南海一号沉船简介

南海一号沉船事件发生在南宋时期。简要介绍如下:

“南海一号”是南宋初年从福建泉州出发,在海上丝绸之路运送瓷器时沉没的古代木质沉船。沉没地点位于中国广东省。从1987发现到全船打捞,移至广东阳江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先后产出18万件文物。

“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沉船中最古老、最大、保存最完好的远洋商船。它将为恢复海上丝绸之路和陶瓷的历史提供极其罕见的实物资料,甚至获得文献和陆地考古无法提供的信息。之后发现船上有6万到8万件文物,很多都是价值连城的国宝。

南海一号打捞上来的文物

“南海一号”被形容为“满身金甲”,专家估计古船文物价值连城。船上出土铜钱17000枚,其中金镯、带、环151套,银器124套。当然最多的还是瓷器,已经发掘了13000多件。

在“南海一号”沉船上,植物考古学家发掘鉴定了我国出土的最早的31胡椒遗存。这次在“南海一号”上发现的辣椒遗存表明,中国人最迟在13世纪中前期就已经用它来烹饪食物了。

由于隔离了海水和沉积物中的氧气,南海一号还保存了非常丰富的植物遗迹,包括李子、槟榔、橄榄、荔枝、葡萄和锥栗等。考古学家利用先进技术,从甲板上找到并提取了3105种植物种子和果实,分为水果、坚果、瓜类、谷物和香料,大部分可以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