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的历史演变

1.5-0.2万年前,长沙地区开始有人类活动。大约7000年前,长沙开始形成村落。大约2400年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在长沙建城。直到今天,城址仍未改变,有些古道甚至与今天所在的街巷重叠。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长沙曾被称为“临湘”和“潭州”。唐宋时期和明清时期是长沙经济和文化最繁荣的时期。“长沙”这个有据可查的名字,最早见于3000多年前王辉《逸周书》中的贡品“长沙龟”。宁乡县潭河里遗址出土的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反映出当时的长沙与中原有一定的联系。长沙有大约2400年的历史。它创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属于楚国。"长沙,楚苏志也."楚称王后,设黔中县,以长沙为辖地。秦始皇统一中国,长沙郡为秦三十六郡之一,是中国行政区划名称上长沙历史的开端。汉朝时,长沙是长沙的首府。东汉初年,“长沙国”废,改“长沙郡”。

三国西晋时期,长沙为郡治,属古荆州。西晋末年南北朝时,长沙为郡治,属湖南国控制。

隋初撤县,长沙为潭州总督。后来州改为县,长沙归长沙县管辖。唐代设立坦洲院,曾隶属江南路、江南西路。唐五代长沙窑一度繁荣,成为釉下彩的发源地。五代十国时期,长沙是楚国的都城,楚国是唯一一个以长沙为都城建立的国家。

长沙在宋代由潭州统治。北宋时期岳麓书院的建立,将长沙的文化教育推向了顶峰。元朝1274,改为潭州道,湖广兴归省管。1281年仍为湖南路宣威办事处坦洲路,属湖广兴省;元文宗田丽二年,因“天子吉祥”更名为田林路,元末改潭州府。明初改为长沙府,隶属湖广政务院。清康熙三年,设立湖南省,长沙归长沙政府和湖南省管辖。明清时期,长沙被称为四大米市、四大茶市,是中国最重要的米市之一。

清末,曾国藩成为“湖南第一人”。当时,中国历史上出现了曾国荃、左、胡林翼等重要人物,他们剿灭太平天国,发动洋务运动,收复新疆,对晚清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清末民初,长沙成为重要的政治和革命活动场所。戊戌变法的陈宝桢、谭嗣同在长沙创办了时事学校。后来的自卫军起义、华兴会、陈天华、姚宏业公祭、刘萍村起义、抢米风潮,都是很有影响的活动。黄兴在清末进行了一系列反清活动,为中华民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1911 10年10月22日,焦大丰、陈领导的新起义军收复长沙。1915年,曾就读于时务派的蔡锷发起了保家卫国运动。

1919年,长沙派出大批五四青年赴法勤工俭学,长沙也是* * *制作组成立的地方之一。、何叔衡、任、蔡和森、向警予等中国早期领导人都曾在长沙求学或从事政治活动。

1927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试图攻打长沙;失败后,他转向“农村包围城市”的现实政策。

1933年,长沙县市划分,设立长沙市为湖南省所辖市,长沙自此为湖南省会。

6月1938 165438+10月13,闻喜大火,长沙城春秋战国以来的文化积淀和地面文物几乎被毁。

从1941到1943,长沙成为战场,成为国民革命军第九战区司令部。日军曾经为了长沙不惜代价发动了三次长沙会战和恒昌会战,可见长沙的重要性。

1949年8月5日,长沙正式建立* * *产党政权,长沙在建国后开始重建发展。长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也是毛泽东早期学习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被认为是革命圣地。

从8月1949到8月1958,只管辖城市和郊区,不管辖县城;

1959以后是管县时期,有县管辖;

1949年8月,长沙市辖城东区、城南区、城西区、城北区、文怡区、金盆区、岳麓区、回春区八个区,辖82宝、1838A。

1950年八月,废除保甲制度。

195510,东、南、西、北四区建有306个居委会、2909个居民小组,区名去掉了“市”。

1957内,四区辖26个街道(东6、南5、西8、北7),275个居委会,2766个居民小组;郊区辖7个乡,1个镇,44个村。

1958年9月,撤销村镇,建立人民公社。郊区建立了万年红、东风、岳麓公社和18旅。市区辖4个区,25个街道,233个居委会,2731个居民小组。

1958 65438+2月,长沙县、望城县划归长沙市管辖。

1959年2月,郊区裁撤。3月,王昌、旺旺两县合并,称长沙县,隶属长沙市领导。长沙辖25个街道、5个镇、26个公社、227个居委会、2489个居民小组。

1977 65438+2月,恢复望城县建制,长沙县分为长沙、望城两县。

截止1978年底,长沙辖5区2县,16县,84个公社,6个镇,29个街道,1132大队,308个居委会。

1983年2月,浏阳、宁乡、湘阴划归长沙管辖,湘阴县随即划归岳阳管辖。

1984年2月,辖长沙四县的1郊区人民公社相继改为同名乡(镇)。

1993 65438+10月,浏阳由县改为市。1995年7月,撤县(市),建乡。长沙辖5区3县1市38街道67镇53乡648居委会3091村。

1996,调整辖区划分,撤销郊区,设立芙蓉、天心、岳麓、开福、雨花五区。

截至2002年底,长沙市辖5区3县1市,54个街道,79个镇,39个乡,568个居委会,2727个村。

2007年,长沙市辖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5个区,长沙县、望城县、宁乡县、浏阳市4个县(市)。各区县(市)辖83个镇,比2006年增加3个。2007年有31个乡镇,53个街道。乡镇、街道有1258个村,566个社区,与2006年持平。

2008年,望城县平塘、含浦、莲花、鱼场坪划归岳麓区,雷锋镇由望城县委托长沙高新开发区管理。同年8月,长沙县榔梨镇韶光社区居委会正式划归芙蓉区东安乡管辖。至此,长沙市区面积由573平方公里变为975平方公里。

2011年7月,望城撤县设区成为长沙市区,长沙市区面积由975平方公里增加到1938平方公里。

2015 65438+10月14、长沙县暮云街、南沱街划入天心区,长沙县跳马镇划入雨花区。至此,长沙市区增加到2185km。

1980改革开放初期,长沙经济与沿海城市的差距逐渐加大;1990后期,长沙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