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失去信心了吗?”微课教案
学习目标:1。学习这篇文章结构严谨、跌宕起伏的艺术特色。
2.学习鲁迅的唯物史观,增强民族自信心。
重点和难点:
1,重点:反驳论点的方法(间接反驳)
2.难点:对鲁迅思想感情的理解带有文章中表达的明显的爱恨情仇。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过程
1.基础知识
(1)了解背景本文写于1934年9月25日,九一八事变三周年刚过。当时,一些人散布对抗战前途的悲观看法,指责中国人民丧失信心。鲁迅的文章就是为了驳斥这种错误论调,激发民族自信心而写的。
熟悉文本,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刻理解文本中某些句子、段落的深层含义和隐含的具体内容。
⑵掌握以下词语:神秘模糊,欺古伤今,为民请命。
2.技能培训
(1)讨论和分析
(1)找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讨论他们的关系是否成立?
鲁迅是如何反驳敌人的论点和论据的?
作者的论点是什么?是如何建立的?
④文章中“中国人”的内涵是否相同?
⑤谁可以被称为“中国的脊梁”?为什么被称为“中国的脊梁”?
(2)阅读理解
试着理解课文的前两段,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从公开的文字看,似乎在两年前,我们一直吹嘘“地大物博”是事实;也确实很快就会停止吹嘘,只寄希望于国联。现在事实是,我们既不自吹自擂,也不相信国联,只是求神拜佛。所以有人感叹中国人已经失去了信心。
①?这两段揭示了哪些谬误的论点?什么争论?哪些句子最讽刺?
(2)文章反复承认“这是事实”“这也是事实”“这也是事实”。和后来的批判有什么关系?
第二,写反驳的时候,要善于找到反驳的“突破口”。所谓“突破”,就是对方谬误的薄弱环节。抓住了,就能击中要害。
考虑到全文,为什么这篇文章要反驳对方的论点,即指出其论点不能证明其论点为“突破”?
⑶正文按照揭露对方谬误、直接反驳、间接反驳(进行正面论证)、下结论的递进,分为四个部分。
⑷讨论:鲁迅为什么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