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湖镇的旅游开发
据长寿湖镇党委书记唐先明介绍,长寿湖镇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先后成功创建“全国文明乡镇”、“重庆市卫生镇”、“重庆市最具活力小城镇”、“长寿区三条街”、“重庆市十佳宜居城镇”,为创建“全国环境优美小城镇”奠定了良好基础。
长寿湖镇“创先争优”办公室主任、镇武装部长吴世华表示,该镇要从实际出发,创新工作思路,突破工作难点,以环保规划为引领,以环保设施建设为重点,以环境综合治理为重点,以环保宣传教育为重点,全力推进重庆市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全镇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进一步提高,环境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城乡环境进一步优化。
三年来,长寿湖镇共投入3500万元用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仅2008年,就有70多公里的村级道路进行了硬化改造;56个水塘、5个水库、54m堰沟、46个灌溉站电站/1301KW、30口抗旱应急井;水库周边绿化1.50亩,公路绿色通道建设68公里,河道绿化1.6公里,退耕还林补植4200亩,封山育林1.40万亩,苗木1万株,周边种植树木9万株;退耕还林6000亩,天然林保护10200亩;新建和改造自来水设施6处,惠及2.7万人;农村地区改造厕所150座,建设沼气池150座,推广节能灶50台。
全镇人均道路面积8.70平方米;排水管网4990米,服务人口比例达到100%;居民电话普及率达到98.6%;全镇街道全面绿化,实施了全镇亮化工程,全镇面貌进一步改善。
为了使村民真正改变生活习惯,形成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长寿湖镇党委、政府把人饮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来抓,* * *投资12万元用于自来水厂的建设、地下水的挖掘、水质的安全保障。镇上建了6个自来水厂,没有自来水的村由政府出资挖20-50米深的地下水。到2012,镇党委政府还将投入800万元,全面普及自来水。
长寿湖景区规模初显: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水、库岸等游乐设施越来越多,初步改变了“只能游不能住”的局面。但由于长寿湖受雨季和发电影响较大,每到枯水期湖岸会形成一个高度约10米的黄色水位波动带,与湖水的蓝色和湖岸的绿色形成对比,影响游客的兴致。
为此,长寿湖景区管委会与长寿湖镇联手,在湖滨打造了“森林长寿湖工程”:通过业主打包、管委会填堵的方式,在西岸泉家垭口至东岸乐山嘴13.5公里的海岸线上,全部种植水杉、枫杨、池杉、油松、柳树等滨水树种,使湖岸长寿湖镇从健全规划、依法管理入手,着力构建管理机制,确保环境保护方向明确。从改造到新建,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
2005年,镇政府投资654.38+0.2万元委托重庆市环境科学学会编制了《重庆市长寿湖镇环境规划(2004-2020)》,详细阐述了长寿湖镇的环境目标、环境管理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明确了长寿湖镇的环境保护方向。
根据规划,长寿湖镇先后实施了污水处理厂建设、垃圾处理场建设、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华山村)和石慧村生态公园建设。
同时,乡镇也层层落实相关管理制度,建立环境管理长效机制。相继成立了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环境保护工作目标任务,制定了岗位责任和目标考核制度,从“制度保障”和“法律保障”两方面建立了环境管理长效机制,严格执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行了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
长寿湖镇近年来一直把建设生态文明新城,创造和谐优美的环境作为重点工作。围绕“创优”活动,把握未来空间发展趋势,通过建设重点项目、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开展环境整治,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建筑与环境的统一,提升了城镇品位,营造了和谐环境。
一批重点工程高标准建成。投资6543.8+0.8亿元,完成罗爽公路拓宽改造、游客接待中心、行政中心、夹墙口至开元酒店公路绿化、湖滨公园及长寿湖景区综合整治工程、长寿湖“美食街”、狮子滩社区服务中心综合楼、环境绿化、路灯工程、退耕还林、天然林管护、水土流失治理等工程。完成了约8公里道路的铺油和各处人行道的整修;南门广场初建面积约17000m2,附属草坪面积约12000 m2;。城镇风貌改造初见成效。数以亿计的高速公路和道路沿线的绿色景观正在建设中。
2010长寿湖镇已启动森林长寿湖建设,计划投资8.8亿元绿化“五境四园”。试点项目的第一阶段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城镇功能日趋完善,城乡环境美化。
长寿湖镇也成立了长寿湖镇环保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副镇长周分管环保工作。区环保局指派的技术干部周丽平被抽调主抓环境管理,负责协助区环保局对辖区内排污企业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先后关闭了污染治理设施不完善的长寿湖船厂和李记食品厂。
调整充实完善长寿湖综合执法大队,负责长寿湖景区的环保、规划、交通、渔业、水利、林业、防疫、旅游等工作,保护和改善长寿湖水环境。建成区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81.21%。油烟治理的实施改善了长寿湖的大气环境。通过限速控制交通噪声、镇中心禁止鸣喇叭、水泥路改柏油路等措施,长寿湖的声环境得到改善。
同时,积极配合区环保局等职能部门开展长寿湖环境综合执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企业违法排污行为,加强环境投诉信访处理,积极协调各部门、各镇尽快解决污染投诉过街问题,环境投诉信访处理率达到100%,维护了社会稳定。严格执行限期治理制度、环境目标责任制等环境管理制度,饮用水源水质、地下水水质、重点行业工业废水达标率均为100%,近三年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重大生态破坏事件。
结合“重庆卫生镇”评审,加强了垃圾车、洒水车、垃圾中转站、垃圾箱等环卫设施设备的管理和维护,设施设备运行正常;加强公厕维护管理,增设保洁设施,水冲式厕所达到100%。保洁员按时清扫,及时消毒,确保所有公厕无粪、无污、无臭、无蝇,全镇环境卫生水平全面提升。
开展对道路沿线违法建筑、不规范招牌、占道经营、占道经营等影响道路畅通和城镇容貌行为的整治。经过半个多月的集中整治,投入20万元清理垃圾20余吨,更换破损预制人行板4000块,疏通下水道、沟渠2000平方米,有效美化了全镇环境。
畜禽养殖污染整治。镇政府会同区畜牧局对辖区内的家禽养殖场进行了大规模的环保整治,要求养殖场建立制度,确保粪便有便清理,旧污清理,污水不排放。由于长寿湖是禁养区,新建的家禽养殖场将受到限制,并引导村民转移到合适的区域。
治理农业非点源污染。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和生产环节投入品使用的监督管理。2009年和2010年,全镇辖区内蔬菜基地、夏橙生产基地、水稻生产基地农药残留合格率为100%,农用化肥施用强度为252.92kg/ha。委托西南大学编制“城乡规划论证——重庆市长寿区鼎龙农业生态园发展规划”,石慧乡村生态园建设初见成效。
全面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发酵畜禽粪便用作果肥和沼气能源。全镇规模化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100%,污水达标率100%。高度重视农作物秸秆无害化处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7.7%。全镇公共绿地面积133462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3平方米;主次干道4.7公里,已全部绿化。切实加强水土流失治理,采取了改坡为梯、种植水土保持林、经济果树、种草、修建水库、沉沙、排灌渠道等一系列措施。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约25.24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率75.2%。
加强对长寿湖镇建设的执法监管,严格控制施工时间,禁止夜间施工;规范施工现场和人员的管理。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废水必须经过处理,严禁直接排入长寿湖。严禁施工车辆超高运输,不设音响,防止施工噪音扰民;采用围栏、洒水车减少扬尘;建筑垃圾运至指定地点,不允许随意倾倒,确保文明施工,有效维护市容环境卫生。施工现场用围墙隔离,车辆洗得干干净净,道路不沾泥,做到了文明施工。
保护湖泊,控制水产养殖污染和船舶污染。镇政府和管委会制定了《长寿湖旅游船舶经营管理实施办法》、《长寿湖旅游船舶经营管理若干规定》、《重庆市长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水上救援应急预案》、《重庆市长寿区港口管理处长寿湖船舶污染防治整治实施方案》。成立“长寿湖船舶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加强流域内船舶管理,新建4个船舶垃圾回收站,安装船舶防油污和生活污水处理器。
为了进行科学养殖,逐步形成“以鱼养水”的养殖模式,政府正在逐步收回养殖承包权,采用科学的自然放养方式,根据水环境的承载能力投放鱼苗。
为了发展循环经济,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坚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坚持严把招商引资关。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我们将全面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并认真执行“三同时”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禁止审批辖区内新建水产养殖、新建奶牛场等家禽养殖项目。
坚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努力实现废物零排放,资源消耗最小化,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资源效益最大化。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重庆长寿区的重庆造船厂、李记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重点污染企业被关闭;对辖区家禽养殖进行综合整治,引导零散家禽养殖向西山等适宜区域发展;大力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突出人文旅游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镇内地表水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等环境指标达到国家标准。为确保长寿湖的可持续发展,保护长寿湖及饮用水源,镇政府投资654.38+0.5万元,委托国家首席湖泊专家编制《重庆市长寿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及人居环境改善规划》,对长寿湖流域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制定水环境承载力计算及总量控制方案, 编制长寿湖地区产业结构现状和主要问题分析报告,提出科学系统的治理方案。
采用了森林长寿湖的方案,并于2009年投资300多万元开展了长寿湖水位消落区管理试点工作,已初见成效。现已纳入森林长寿建设,在湖泊、岛屿上开展大规模防护林建设,减少水土流失面积,保障饮用水源水质安全,改善长寿湖湿地生态系统,全面提升长寿湖生态环境质量。
制定了《长寿区城市饮用水源环境保护规划》、《重庆市长寿湖风景名胜区保护办法》、《长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办法》、《长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重庆市长寿湖风景名胜区西岸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重庆市长寿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规划》、《长寿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长寿湖风景名胜区海岛风貌规划》。
突出自然资源优势,高质量建设环境优美的国家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和重庆十大旅游景区。长寿湖自然资源丰富。湖区岛屿星罗棋布,独具魅力,形成天然的“长寿”岛。有生态湿地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有42种鸟类和28种水禽。温泉、盐泉、天赐首道、碧水、湖枝,景色各异。按照“一心三团”的长寿湖景区发展规划,全面推进长寿湖旅游建设。在抓好各项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突出发展人文自然景区和特色景区,推动体育、娱乐、休闲养生、生态观光、水上运动、餐饮、交通、旅游产品加工等产业发展,建设一批休闲、运动、观赏的景区,成为健康休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优美环境。
突出电力历史人文优势和“长寿”文化特色,营造人文氛围浓厚的社会环境。长寿湖是长寿湖力量的摇篮,留下了周总理、朱德、李先念、刘伯承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足迹。宋代以来,佛教圣地托林寺、白垩纪恐龙化石、红岩小说,让长寿湖的历史变得丰富而深刻。围绕这些历史人文资源,在开发中,加强了对历史文物的保护,着力打造“长寿”文化,营造人文氛围,突出历史人文底蕴。
突出旅游优势,高品质打造长寿湖名镇。长寿湖是重庆最大的湖泊旅游景区,长寿湖景区大部分水域位于长寿湖镇。围绕水乡名镇建设,扎实推进旅游业发展。围绕旅游产业特色,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种植大量特色果林,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发展生态有机鱼、血脐橙、血橙、夏橙、沙田柚等特色农产品,扶持真正的长寿水乡。通过开发建设,吸引了和记黄埔、碧桂园、格力、康普、裕安、威锋等企业落户长寿湖,加快了建设水乡名镇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