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服务企业如何激励和惩罚员工

物业服务企业如何激励和惩罚员工

物业服务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其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员工激励与惩罚明显不同于其他类型的企业。以下是我对物业服务企业如何激励和惩罚员工的认识。欢迎阅读。

一、如何激励员工

从物业服务企业的特点出发,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励的及时性

一般来说,奖励都有有效期。如果员工取得了很好的工作绩效,却没有得到奖励,或者奖励时间被过度拖延,那么这种奖励就失去了激发员工在未来创造工作绩效的潜力。换句话说,迟到的激励有时是无效的。

物业服务企业的员工基本都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者,有相当一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离职率很高。有时候50元到100元的工资差距,可能会让一个技术工人毫不犹豫的跳槽。

记得在北京一家物业公司工作的时候,有一次去世邦魏理仕主办的安联广场参加行业交流活动。参观过程中,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这是一个在我服务的物业公司工作了几年的清洁工,印象很深,技术很全面,性格也很好。另外,前几天我好像在大楼里见过他。

仔细清洁地毯。他为什么在这里?

“x忠诚。”我给他打了电话。

“你好,经理。”他看起来非常尴尬。

“这是你的公司吗?技术真好!”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我同事的话。

这种情况在国内很多物业服务企业普遍存在。对于相当一部分优秀的员工来说,当他们为企业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本该马上得到的回报却没有出现的时候,只要有任何来自外界的诱惑,他们就会迅速选择离开。

事后证实,这位叫X钟的员工就是因为这件事离职的。

(二)激励的广度

由于物业服务企业具有工作内容难以量化的特点,对员工的激励主要以集体奖励的形式,如优秀的团队和部门。即使是“优秀员工”的评选,也大多流于形式,缺乏客观性,差异明显。现实中很多人还是“轮流坐庄”。

而“大锅饭”形式的激励机制,已经让员工轻视了奖励的价值,因为它只能起到赫茨伯格所说的“保健因子”的作用,而不能达到真正的“激励”作用。所以有时候企业花了钱,得到的是负面效果。

对于激励的宽度,物业服务企业需要认真考虑三个问题:

(1)你调动了真正优秀的人的积极性了吗?

(2)能否调动大多数成员的积极性?

(3)有没有让那些没有得到奖励的人泄气?

如果物业服务企业的激励效果只达到一个方面,甚至没有,那么这个企业的激励是无效的,甚至是失败的;如果达到其中两个效果,激励目标基本实现;并且达到了以上三种效果,可以说物业服务的激励机制是非常成功的。

(三)激励方式

激励员工通常有三种方式: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情感激励。这三种方式的具体应用需要物业服务企业合理有效的组织实施。

(1)由于物业服务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个人收入在社会各个阶层都没有优势,物质激励永远是最有效的基本手段。

(2)当一个人的经济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就会转向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成就感。对于这类人来说,成就感往往比金钱更有吸引力,更有价值。因此,对于管理人员或特殊人才的激励,既要考虑物质激励,也要考虑精神激励。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高薪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为了留住最优秀的员工和最有价值的人才,企业通常要考虑对不同的绩效支付不同的薪酬,而这种差异必须足够明显,才能真正达到激励的效果。

(3)情感激励的四个关键词:赞美、宽容、舞台、感恩。

一、赞美

要形成赞美员工的习惯,同时赞美的语言要具体、真诚、有艺术性、发自内心。

刘备投子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它体现了一个很深的含义:真挚的感情用艺术的手段表现出来,从而达到管理的目的。注意这三个关键点:真诚、艺术、目的,最重要的是真诚。

B.容忍

在一定程度上,宽容是管理中最好的良药,也是激励的重要方式。

管理者要对每个下属的能力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然后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和工作量,不要总是以自己的工作能力来衡量和要求下属。这是物业服务企业管理者经常犯的错误。我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严厉地教训了自己。

c,舞台

给员工一个充分表现的舞台。

有时候,面对一些员工,管理者只需要告诉他们需要达到的标准和操作流程,而不是把所有员工都变成“听话的机器”。

过度管理会弄巧成拙。如果能给有创造力的下属一个自由呼吸的世界,让他们发挥自己最大的才能,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实现工作目标,他们会有很强的成就感。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对创作者来说,唯一最好的刺激是决定做什么和怎么做的自由。”

D.感谢

情感建设一直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应积极倡导以“企业与员工双感恩”为主题的企业文化建设。

首先,企业要感谢员工为企业带来长期稳定健康高效发展的付出;同时,员工也要感谢企业给他们带来了个人职业发展的平台,从而实现企业和员工的成长与发展。

企业的激励机制是员工对企业贡献率的决定因素。管理者在使用激励手段时,最重要的是“头脑”。

雨果曾说:“世界上最宽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的是人类的心灵。”

有时候,天气转冷时的一句问候,生日时的一句祝福,疲惫时的一句提醒,都是最好的情感激励。

第二,如何惩罚犯错的员工

如何惩罚犯错的员工,是很多管理者的困惑。没有惩罚,错误就会自由传播;惩罚过度会导致员工离开德国。我该怎么办?

注意两个基本原则:

(一)员工的过错不容忽视。

“员工没有错。所有的错误都是我的管理问题造成的。我一个人承担所有的票。”

一个项目经理曾经跟我说过这个,也这么做了,结果一个月收到2000多块的罚款,员工的错误还是屡禁不止。

原因是对员工无原则的宽容只会适得其反。一个和蔼、友善、从不与员工脸红的领导,只会被员工视为朋友,而不是发自内心的领导。在企业中,一个朋友是不可能管理好一个朋友的。

(二)不能对所有的错误进行严格的惩罚。

如果员工的所有过错都受到严格的、滴水不漏的惩罚,尤其是在标准化流程建立的初期,员工在从一个极端向另一个极端过渡的过程中会严重水土不服。处理和处罚不当,可能会对企业整个服务体系的稳定运行产生重大影响。这不是清水无鱼的道理,而是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

同样,一个项目经理在惩罚员工的错误时对我说:“惩罚那些从未被要求达标的人,对员工是不公平的。对于员工第一次已经习以为常的错误进行严厉惩罚也是不可取的。”

有效地惩罚员工的过错是一种管理艺术。员工是否应该因为自己的过错而受到惩罚,要看具体情况。

1,主观误差还是客观误差。

例如,当工程部的员工进行维修工作时,客户会因为机器噪音过大而投诉。

分析:如果员工设备操作不当;施工前准备不充分;对于设备状态不清等原因,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但如果是因为操作标准的制定不切实际;设备本身的故障已经提前向有关部门汇报,但管理层迟迟没有及时解决。因此,此时对运营员工进行处罚是很牵强的,不仅达不到处罚效果,还会引起员工的强烈不满。

2.故意的过失或疏忽。

比如清洁工的清洁操作有瑕疵,引起客人投诉。

分析:如果清洁人员没有遵循标准操作程序;操作人员缺乏个人责任感;手术前的准备工作不当,要从严处罚,以儆效尤。但如果是因为上一班刚结束连续高强度加班,后期相关管理没有及时有效的调整;清洗设备严重老化,出现严重故障无法正常工作。但管理层长期忽视,没有一线操作人员解决实际操作困难。所以应该考虑的是管理问题,而不是对经营者的处罚。

3.过程故障或人员故障。

比如收费员收不到费,导致经营业绩下滑。

分析:如果收费员没有基本的服务意识;收费工作缺乏技巧;责任心不强,就应该受到惩罚,甚至在评价综合表现的时候,也要有所体现和表现。但如果是因为企业自身的制度缺陷,比如收费工作时间安排不合理;岗位技能培训不到位;新员工根本不知道如何完成收费工作,你有什么理由惩罚员工?

4.第一次犯错或者重复犯错。

比如一个新员工第一次值班,忘记招呼客人。

分析:如果是员工第一次犯的错误,错误的影响不大,范围不广,属于无意或过失的错误,可以考虑警告和提示,不予处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同一个员工屡次犯错,就必须受到惩罚。

对于企业中的每一个人来说,应该牢记的一条规则就是: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一个管理者不敢惩罚员工的故意错误,是懦弱;但是,无论不分青红皂白,任意处罚,都是一种失序。

国际酒店业之王希尔顿过去总是对犯错误的下属说:“别难过,这点小错误不算什么。我年轻时犯过比这更大的错误。在我看来,犯错意味着进步,意味着你在努力。只有什么都不做的人才能完全避免错误。”

美国心理学家鲍勃·特克内特(Bob Turknett)说:企业家把惩罚员工视为辛苦的工作,他们更愿意逃避,希望问题自动解决。很多时候,这样只会让问题越来越严重。在企业中,丰富的经验能圆满解决纪律问题,对企业和员工都有很好的影响。

无论哪种智慧,管理者都应该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明澈的心,因为惩罚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有效服务管理的手段,并且应该善于运用,合理运用,有效运用。这其中,要重点把握一个“度”。因为把正确推向极端是错误的;榨干甜橙的汁会变苦;奶挤多了,最后挤出血来。

本文最后,我就讲两个关于物业公司处罚的小故事。

在一个实行绿色服务的小区,有一个规定,任何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都必须在公共区域随时随地捡烟头。

有一天,物业管理公司的质量部在检查时发出了一道特别的命令。所有工作人员在一小时内收集完留在地上的烟头,公司给予每根烟1元奖励。结果被* * *计收了近两千块。

月底发工资时,小区项目经理被告知当月工资被罚款近两千元。

我这里不去争论这个处罚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但是接下来,员工表现出来的质量维护的惰性确实非常明显。一位员工告诉我,经常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我对地上的烟头有一种特殊的“感觉”,所以我要赶紧捡起来。

而且这家公司还对员工迟到采取了特殊的惩罚措施。

每次有员工迟到,迟到员工所在团队的所有成员都要在公司门口排队欢迎。对后来者的个人惩罚是:当天不需要参加任何一线操作,对当前公司的优秀团队进行为期一天的跟踪质检。

从此,这家物业公司基本没有员工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