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悬崖里发现了一个山洞,山洞里造了一架飞机大炮。
同样令人惊喜的是,悬崖顶端是一片美丽和谐的田园风情,一个安静的村庄坐落于此。从高空只能看到乡下的农舍、厨房的烟囱、田野,看不到下面热火朝天的兵工厂。
这个兵工厂的名字叫“海东”,位于重庆万盛丛林镇海东村。海东还有个名字:飞机二厂,最初是作为制造飞机的兵工厂而建的。1937年,国民政府想在重庆找到一个适合存放大量军用物资的山洞,于是找到了海底洞。它很危险,很隐蔽,洞口很宽,足以容纳上万人。因此,它成了第二架飞机。
洞穴幽深曲折,是古代内海的遗迹。它们充满了钟乳石。这些洞穴高18-35米,宽18米,深210米。除了主洞穴,还有许多小洞穴纵横交错,像迷宫一样。
它的洞隐藏在凹陷的岩石裂缝中。这块岩石又高又陡又硬。岩石上覆盖着茂盛的植被和村庄。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人们把岩石涂成黑色,以隐藏海洞。现在你可以看到一些岩石,就像被烟熏过一样。据说日本人飞了四次搜寻海洞,想把它炸掉,但都没找到。
走上一条略显贫瘠的山路,便可到达大海洞平台,几座红砖厂赫然在目。这些红砖房很有时代感,80后90后的人应该很有感触。红砖房后面是裸露的岩壁。岩壁上有许多大小不一的洞。那些洞足够容纳几个人。
岩壁的一侧,镌刻着“豁然开朗”四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雕刻于民国二年,属于文物保护点的一部分。
一扇生锈的铁门锁住了洞口。打开锁,你就可以走进去。这是山洞里的一条长长的隧道,就像防空洞一样。过去,工人们通过这条隧道深入洞穴,在那里制造飞机和大炮。入口不远。抬头望去,可以看到陡峭高耸的岩壁,从岩石缝隙中渗出的水不时滴落,发出“啪嗒”的声音。真是别出心裁。
过了隧道,山洞渐渐变得宽敞,高大空旷的厂房出现了。虽然这些厂房都被破坏了,只留下一个砖框,但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当年的热情。天花板上有粗大的管道,已经生锈,上面挂着旧灯,仿佛昨天有工人经过。
走在山洞里,就像走进了一部谍战或冒险电影。每个角落都是现成的拍摄地。难怪巴别塔在这里拍摄。海底洞的核心部分也是它最宽敞的部分。这里的建筑结构复杂庞大,分上下两层。楼层之间应预留坚固的梁、板和轨道。
然而,如今的海蚀洞已被当地村民租用,用来饲养巨型蝾螈。巨型蝾螈喜欢黑暗,但这里有几十个大池塘。每个池塘都有各种大小的巨型蝾螈。最大的80斤,每斤2000多元,也就是20多万。
我遇到一个阿姨,她说她年轻的时候曾经在这里打零工,但是是保密的。她不能进入洞穴。她没见过山洞里的情节,但她每天都能看到成百上千的人经过海洞的大门,在里面干活,搬运废钢。在那个时候,海底洞穴是一个大工程。高峰时有1200多名工人,每年制造20架飞机。那是一个时代。
80多年前,海东通过制造飞机和大炮完成了历史使命。现在更像是英雄在睡觉。虽残破沧桑,却坚实。
更让人感动的是,岩壁还在,洞穴还在,但在洞穴之外,早已成为美丽的田园风光,和谐的垂钓胜地,随处可见甜蜜温馨的画面。这正是当年人们拼命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