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是如何起源的?

关于医学的起源,众说纷纭。一种是源于某些圣人,比如伏羲的九针,神农的尝百草,黄帝和齐伯之《内经》。不可否认,人类文明史上出现过一些杰出人物,但绝不是某些个人就能创造和决定历史。中国医学的创立和发展是许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第二种是“药来自女巫”。有人认为世界各民族的早期医学大多来源于巫师。人类早期,大多经历了漫长的自然崇拜和神权迷信。当时人们相信鬼神的存在,疾病的发生是鬼神的惩罚,所以“巫师”往往以迷信的方式与鬼神交流,以达到为人们驱鬼治病的目的。巫师在为人们驱鬼治病时,除了从事迷信巫术活动外,通常还要进行一些针灸和药物治疗。在人神混杂的时代,人们还不知道到底是什么起到了治病的作用,却被迷信的巫术所迷惑。历史上确实有一个阶段,医疗活动被巫师掌握,医学成为巫术的奴隶。但随着人类认识的进步和医学知识的不断增长,神权逐渐动摇,医生和女巫长期争斗,医学最终摆脱了神权。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公开宣称“信巫不信医”是“六大不治之症”之一。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医学和巫术的本质区别。医学从巫术中解放出来,推动了医学的进步。第三种是“医学源于人的本能”,即无论是治疗技术还是药物,都源于人类与生俱来的某种“本能”。持这种观点的人还以一些动物有本能救助的现象为例,比如水牛会入水退烧,猴子会拔出刺入身体的异物等。他们抓住这些表面现象,提出了所谓的“本能论”。但是动物的这些活动只能停留在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上,而永远不能成为药物。

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医学的建立来源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实践,来源于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恰恰说明了在采集植物作为食物的过程中,对植物进行治疗的做法,然后人们才知道了药物。传说中的神农不可能只有一个。只有通过千千万万“神农”的共同实践,我们才积累了丰富的药理知识。人类文明的进步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人类学会用火后,从“食毛饮血”发展到熟食,对人类的保健和大脑发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用木头筑巢”到学会建造房屋,从用树叶覆盖到学会纺织,人类为自身的健康保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所以,医学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