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文化的形成
但是,东北史前文化的发展并不是一条线。有人指出,辽西的茶海-兴隆洼文化、辽东的新乐文化、松嫩平原的昂昂溪文化和三江平原的刘欣文化可能各有渊源。这就提出了东北考古文化的划分问题。一般认为,东北文化区所涵盖的地理范围要比现在划分行政区划的东北大得多。西过大兴安岭与蒙古草原相连,西南过燕山山脉至华北平原以北。渤海、黄海和日本海分别通往南部和西南部的山东半岛、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向东延伸至俄罗斯远东地区。其地理范围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和东南部,河北省北部,北京、天津,以及广阔的东北亚地区。
东北古文化区山川众多,海岸线漫长,地理环境多变,自然有许多考古文化的分区。大贯静夫分为两个区域[3];张中培分为八个区,即廖燕区、辽东区、吉昌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牡丹江绥芬河区、图们江区、浑江鸭绿江区。以沈哈铁路为界,东北地区一般分为面向大海的东半部和面向大陆的西半部[14]。在张先生划分的基础上,还可分为东与东北、西与西北、南与中。东部和东北有长白山、三江平原和广阔的黑龙江流域,森林茂密,保持了历代渔猎的经济形态,代表了东北固有的文化传统。南部属于以燕山长城为重心的北方植物区系的东端,环渤海地区的北翼,也可称为廖燕文化区。这里的丘陵谷地属于蒙古草原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是东北文化区最早与农业区接触的地区,而农耕出现的更早,也是东北文化区与中原文化接触交流的前沿地带。东北西部和西北部由大草原通往蒙古草原,从而与北方草原游牧部落接触较多,较早发展畜牧业;中部是著名的东北平原,群山为屏障,辽河、松花江等河流贯穿其间。它是经济形态的过渡地区,是古代文化发展和衰落的舞台。特别是东北地区由东北走向西南的山川,是沟通黄河流域的天然通道和枢纽。这种自然地理形势的特点,使得东北古代文化的发展不仅具有地域同质性,而且从这四个区块中分离出几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区系:雁南区、辽西区、下辽河流域、辽东山区、辽南半岛区、昌吉地区,即第二松花江流域、松嫩平原区、三江平原区、鸭绿江和浑江流域右岸、绥芬河牡丹江流域。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发展系列,自成体系,具有相同的文化中心,形成相同的地域特色,并与周边地区,尤其是中原和东北亚地区广泛相连。
当然,东北考古文化群落的形成和区域内外的文化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变化的。比如青铜时代以来,北方的游牧文化和中原的农耕文化极大地影响了东北,或者说东北的渔猎文化从中原的农耕文化和北方的游牧文化中极大地吸收了先进的文化因素,以至于东北出现了南、西、东的农牧渔猎格局, 但东北的文化传统仍在广泛延续,夏家店下层文化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燕文化一样高。 一般认为,农业取代渔猎文化是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主要标志。因此,新石器时代以后仍然保持的渔猎文化被认为是不如农业文化先进的文化。事实上,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史前文化发展过程中,渔猎文化一直与农业并存,在东北文化区的新石器时代乃至青铜时代,渔猎经济甚至长期保持主导地位。与农耕文化相比,渔猎文化在发展中显示出一些优势。对此,苏曾提出渔猎文化的三个特征:是旧石器时代几百万年文化经验的直接延续。苏先生曾说:“人类的智慧是几百万年积累起来的,一万年太短了。名字和姓氏的记载较少,大部分还不为人知。”是指旧石器时代以来的文化积淀和传承。在这方面,渔猎文化由于直接延续了旧石器文化的经济类型,必然会保持和发扬旧石器时代的文化传统,这与农业文化向旧石器时代的革命性变革及其文化传承有着本质的区别,是几百万年现成文化积累及其优势的直接延续。2.渔猎文化虽然也有定居的条件,但仍然是主要的生活方式,与农耕文化中固守故土的习俗有很大不同,从而培养了开放而不封闭的文化心态,突出表现为对各种文化特别是不同经济类型、不同文化传统的先进因素的极大吸收和融合。一些文化人类学家提出,由于获得食物的时间不同,渔民和猎人比农业社会更少墨守成规,并强调独立和自力更生,鼓励个人的创造性活动,这也是一个非常有启发性的观点。
3.渔猎者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本质。以人与神沟通为主要内容的宗教祭祀活动的形成得到发展,导致与神连接的专属权利成为跨人类文明社会的主要道路和特征。满族善于处理民族关系,最终统一全国,源于渔猎民族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与这一认识相关,也有学者提出,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转变也可以通过渔猎经济的改善来实现。甚至有人认为渔猎文化也能产生古代文明。辽西古文化区是否属于东北文化区,是了解东北文化区的一把钥匙。这是因为:1辽西文化区长期以来与中原同步发展,有时比如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红山朱文北”甚至在踏入文明门槛的过程中“先人一步”。如果辽西属于东北,就要重新评价东北的文化和文明发展水平。2.辽西,考古文化区,不同于行政区划,包括燕山以南的海河流域。如果辽西属于东北文化区,可以进一步确认东北的南界达到京津、冀西北以及燕山以南的其他地区。
3.辽西分为与黄河流域相关的燕辽文化区,更多的是位于长城南端,而辽西和辽北是放在一起处理的,着眼于农牧业的关系。如果辽西属于东北,不仅要和中原区分开来,北方长城东西部的区分也有区分不同文化区域的意义。实际上,红山文化和夏家店这两个辽西地区最发达的下层文化,都具有东北文化区的基本特征。如红山文化有浮雕沙质灰褐色陶器圆柱罐和泥红色陶器、彩陶的存在,有磨制石器和制作石器、细石器的存在,有农、牧、渔、猎各种经济的存在等文化内涵。其中,浮雕圆柱罐、细石器甚至玉器的发展。
夏家店下层文化虽然更多地具有龙山时代和夏商文化的特征,并发展了农耕农业,但仍强烈地表现出东北文化的地域特征。比如最具代表性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圆柱扁,就有可信的东北新石器时代圆柱罐的线索,而且遗址中往往有当时其他地区罕见或未见的细石器。有在高山上筑城的习俗,特别是发达的石头建筑。赤峰地区史前至青铜时代的环境考古研究表明,赤峰地区在8000-6000年前是一片暖夏绿色阔叶林区,直到3000年左右才逐渐演变为森林草原区,这也说明了红山文化至夏家店时期辽西与东北地区自然生态的一致性。这样,从红山文化和夏家店下层文化内涵多样性中的主导文化因素可以看出,辽西首先是东北文化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辽西各种古文化发展的广阔背景。同时,辽西是东北文化区最早与中原和北方古文化接触的边疆地区。由于长期吸收周边地区的先进文化因素,辽西长期走在东北前列,但文化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样,北方长城东端的燕山地区,也就是辽西区,既然被视为东北文化区的组成部分,自然应该与同样在长城内的以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为中心的西部有所区别。在处理当时长城地区的民族文化关系上,这是一个指导性的区分。如上所述,由于确认了古代文化发达的辽西地区是东北文化区的组成部分,重新考虑东北在中华文化和文明的起源和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提上了日程,这也是东北文化区的根本意义所在。据我们所知,东北文化区作为与中原文化区、东南沿海文化区经济类型不同、文化传统不同的古文化区之一,与中原文化、东南沿海文化同步发展,交流频繁。它在吸收中原和东南沿海文化区先进因素的同时,也积极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进程。以牛河梁为代表的红山文化中的谭苗家遗址群,既是辽西率先踏入文明门槛的标志,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诸多文化因素的长期延续。近年来对龙和玉形象的研究表明,这两种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东北地区出现较早,并成为一个系列,影响了中原地区。可见,东北文化区并不是一个偏远的文化区,也不是在中原文化影响下进入文明社会的二级文明区,而是与中原区和东南沿海区并行交汇。在一些重要的发展阶段,比如文明的起源,一些重要方面的形成,比如传统文化因素,东北占了先机,从而成为对中华文化和文明起源起主要作用的三大地区之一。
四是关于东北、中原、华北的联系与区别。
东北地区尤其是辽西地区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与渔猎文化能够从不同经济类型和不同文化传统中吸收先进文化因素密切相关。这主要是指与中原农耕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的关系。
东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主要表现在6000年前后红山文化吸收仰韶文化并相互碰撞。早在红山文化发现之初,学术界就注意到了该文化的双重特征,即南北性。近年来的发现和研究证明,红山文化自形成以来,吸收了仰韶文化的许多先进因素,如简化的玫瑰纹彩陶和泥红陶碗、壶等,从而发展了具有自己特色的龙鳞纹彩陶。在它们接触带的桑干河上游,还发现了红山文化晚期彩陶和仰韶文化庙底沟型陶器的* * *诞生现象。正如苏先生所阐述的两种文化接触的主要作用、途径、接触点和后果:“仰韶文化的一支,发源于关中盆地,即以成熟的玫瑰纹彩陶壶为主要特征的庙底沟型,红山文化的一支,发源于燕山北部西辽河、大凌河流域的辽西走廊,即以龙纹彩陶(含鳞)和陶罐为主要特征的红山侯型。”他们最终在河北省西北部相遇,然后在辽西大凌河上游重叠,产生了一个以龙纹花卉图案彩陶为特征的新的文化群体。”他进一步推断这种南北文化交流对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起源的特殊意义:“这是由两种经济类型和两种文化组成的文化集团。这个群体的活动中心既不在北方草原的牧区,也不远离以农业为主的关中盆地,而是在燕山山脉以北与大凌河、老哈河上游的交错地带,适宜农牧业。这里自然条件的优势,大概就像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关于九州第一州冀州的所谓‘错在地,错在田’。也就是说,重要的不是肥沃的土壤,而是各种经济补充带来的繁荣,能够让文明的第一缕曙光照亮华夏大地。祭坛正面像北京天坛的穹顶,背面像北京祈年殿的方形地基。殿内彩塑造像镶嵌玉石,与我国传统彩塑工艺一致,房屋结构与后世帝王陵墓相似。龙和花的结合,自然会让人想起今天自称的‘中国人’和‘龙的传人’,发生在5000年前或者5000-6000年前的一个历史转折点。他们广布光明,持续时间长,这是一个奇迹。
可见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的结合是非常成功的结合,虽然是中原和东北两种不同经济类型,不同文化传统的结合。在红山文化中,具有仰韶文化特色的因素与当地文化因素相融合,成为红山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传播形式由吸收变为碰撞,使红山文化后期社会发生突变,使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中“先行一步”;以花和龙的组合作为南北文化交流的标志,将中国的文化传统追溯到5000年前的文明曙光,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仰韶与红山一旦进一步结合,中国的文化历史将焕然一新”,成为影响5000年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
东北与中原的关系可以追溯到7000-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即在华北平原的磁山文化和裴李岗文化中,经常出现具有东北新石器时代文化特征的圆柱形陶器。这种关系在红山文化之后的延续,说明小河沿文化和夏家店下层文化在燕南地区继续根深蒂固,并分别与拒马河流域的中原文化相接触[23]辽西魏营子文化和商周时期燕南地区的张家源文化有许多文化因素的共同点,它们在周初以前都被视为当地的土著文化[四川],或者说它们包含了“涂妍”文化;东北弯刀青铜短剑这一独特的文化因子也不断地出现在南燕地区燕文化的分布区,并常与典型的燕文化因子共存。尤其是在战国时期,燕虽已成为民族之一,但仍表现出与东北地区千丝万缕的联系。除了上面提到的独一无二的“燕式扁”,与东北青铜时代早期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圆柱形扁不无关系。最有意思的是,战国时期的燕还大量使用当时其他国家已经消失的食味图案作为宫廷瓷砖装饰,当时还有东北辽西的古
关于东北和华北的关系,一直强调两者的区别是基本的:两个地区的分界线大约是大兴安岭,表现为不同的经济类型。东北地区以渔猎为主,北方地区以游牧为主。这种差异,如上所述,自然包括长城东端的燕山地区与西边的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到内蒙古的地区的差异,因为它们属于东北和北方地区。
进一步理解东北和北方之间的差异,可以从他们与中原文化关系的表现形式的差异中得到解释。北方地区与中原地区的文化关系,长期以来都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进退与交替。典型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商文化都曾出现在长城以西的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并已存在或取代了当地文化。而东北则以吸收外来因素为主,并与自身文化相融合,从而强烈地表现出自身文化发展的稳定性。所以辽西地区没有典型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而是在红山文化中大量吸收仰韶文化因素(主要是彩陶的形制和图案)融入自身的文化特色,用仰韶文化彩陶技法绘制龙鳞。同样,辽西也没有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龙山文化。辽西龙山文化是夏家店下层文化最早的时期,它不同于仰韶文化和内蒙古中南部的龙山文化、商文化和游牧文化。区别的原因在于游牧文化和渔猎文化对待先进文化的态度不同。东北在文化关系上的这种优势,也可以从中原仰韶文化与辽西红山文化、大儒口文化的差异中得到说明,这也正是苏先生所分析的:虽然大汉口文化与仰韶文化的距离更接近红山文化,但仰韶文化的彩陶在大汉口文化中是独一无二的,只是“舶来品”,并未生根发芽,而在红山文化中,则融入了本土文化因素之一。
对加深对东北和北方关系的理解很有帮助。因为东北和北方的文化交流极其频繁。比如红山文化彩陶中有三角形和正方形组成的几何图案,内蒙古河套地区也有,也可能与中西亚发达的几何彩陶有关;小河沿文化的装饰绳纹圆柱罐,在圆柱器皿不发达的庙子沟文化中多次出现。认为小河沿文化中绳纹圆柱罐的替代受庙子沟文化的影响。夏家店下层文化“三包脚”的异军突起,应该来自内蒙古中南部地区[27]。从商周前后开始,内蒙古中南部的游牧文化呈现出明显的东扩趋势,魏营子文化的高花边可能与朱开沟文化有关!2“我;”北方青铜器”迅速向东推进,典型的北方青铜器在商周前后出现于辽西乃至辽东,直至鸭绿江口[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