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课程与传统历史课程有哪些变化?教学要求有什么不同?
传统历史课程的弊端:(老课程)从来不敢删减太多复杂的知识点。固化的“纪律体系”几乎成了诅咒。有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四大板块,事件、人物、法规四种风格。什么都不能缺,以至于琐碎,这不仅让中学课本成为大学课本的“压缩饼干”,也必然是肤浅的、模糊的,比大学课本更概念化、更模糊。.....结果就是每节课知识点那么多,概念比史实还多,老师都上不去,更别说讲的生动透彻了。至于学生,因为难记,不知所措,所以产生逆反心理是有道理的。可以说(旧课程)其实就是让老师和学生戴着镣铐跳舞,以单调的节奏练习。他们怎么会觉得幸福呢?
新课程体现了普遍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特点。所谓普及,就是初中历史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所有适龄学生都要学习这门课,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所谓基础,就是初中历史课程既不能与高中历史课程混为一谈,也不能成为大学历史课程的“压缩版”,更不能成为历史的“百科全书”。所谓发展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初中历史课程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第二,初中历史课程要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选择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传统的历史课线索太多,知识点密集,难度很大。构建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课程体系是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新课程有几个变化:一是既考虑到历史学科的特点,又注重时间安排和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第二,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现代社会的联系。比如增加近代史的内容比重;我选择了很多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比如交通、服装、电影、音乐等等。三、课程内容选取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最具影响力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第四,减少艰深、枯燥、抽象的历史内容。比如大量关于农民起义、朝代更迭、法律法规的知识被删除。初中历史新课程以主题学习的方式呈现历史内容。在新的历史课程体系中,大量“繁”、“难”、“偏”、“旧”的知识点被剔除,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能力。
传统的历史学习以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为主要方式。学生被动接受历史事实和现成结论,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很少。这样的历史学习必然会被学生拒绝。国外也经历过同样的困惑。例如,20世纪中期英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历史“非常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