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十朝元老”是谁?比三朝元老还厉害

我们常说“三朝元老”,来表达一个古代官员的贵族身份。历经三代皇帝,并不是每个官员都有这样的资历和经历。但历史上出现过一个“十朝元老”,前后有十个皇帝,真的是绝无仅有。新皇帝登基后,还能站在朝廷上当大臣,每个皇帝都认为他值得重用。他是谁,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

冯道是我国大型官刻的创始人。话可说,自号长乐老。汉族,五代时颍州靖城人。历经唐朝、晋朝、汉朝和末后四朝,十帝朝拜二十余年,在官场上被称为“不倒翁”。他爱好文学,主持九经校勘,刻书印书。他在国际上被称为“五代蓝图”,这是中国政府正式印刷书籍的开始。

中国历史上有三个乱世:春秋战国,晋南北朝,五代十国。那时候真的是“你唱完我就上台”。中国56个民族的精英全部黑粉登场。乱世不知出了多少智者和英雄。冯导是唯一见证五代历史的人。有人称他为“十朝元老”,官场不倒翁;有人说他脊梁骨软,是中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汉奸”;有人说他深谙“无为”之道,深谙老子官场之道。有人说他政绩虚,他没有政绩,他不在坑里拉屎;也有人说他个人造诣很高,是个大圣人。甚至有人说他理解人的感受,是个善良的人。

冯导有六大突出成就:

奇数历五代十帝,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上一部戏里经常说一个人老了就叫“三朝元老”。冯道泽已经超过他三次了,还有一次。先后经历了刘寿光、后唐李、后唐李思远、后汉李从元、李从科、石敬瑭、叶律德光、刘知远、后周郭等皇帝。第二,齐总是改“民主”,却不被视为“汉奸”。冯导的脾气现在看起来有点像墙头草。他已渐行渐远。谁强硬,谁有权,他就去找谁。他无耻至极,丧失诚信。特别是去契丹的时候,他说:“南朝是儿子,北朝是父亲,两朝是大臣。没有区别!”所以在鲁当老师叶德光很意外,也有点惭愧。奇怪的是,汉高祖刘知远和周太祖郭威并没有因此而看不起他,反而封他为现王朝的一个姓。

冯导,没有气节,就是个书呆子。虽然冯导这么桀骜不驯,但你千万不要把他当老粗。冯导是一个著名的书呆子。他读圣贤的书,几乎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他出身卑微,祖上时而种田,时而教书,影响了他。冯导从小爱读书,对衣食从不挑剔。即使大雪封门,他也总是记得看书。结果他满口文章,隔着门缝吹喇叭,名声大噪。他成了这个国家的第一个名人。无论哪一代,他都以被聘为官为荣。他在南朝做官的时候,北朝的契丹听说了冯导的名字,想出其不意地把他偷走。只是因为边防军戒备森严,这才没有得逞。

陶虽不知廉耻,但不是贪官。不要以为冯导是贪官。相反,冯导严于律己,了解民间疾苦。他应该是个很好的人。家乡闹饥荒时,冯导毫不犹豫地把所有家当都给了乡亲们,自己却住在茅草屋里。在老家为父守丧期间,他没有在乡亲们面前摆官架子,而是自己下地干活,上山砍柴,尽力帮助一些缺少劳动力的家庭。内战频繁,冯导从北方逃回。他不忍心看到中原被掳掠的女人,于是变卖东西赎回,然后派人把她们一个个送回家。他完全是菩萨心肠。

更何况冯导也不是什么好女人。后唐侯亮打仗的时候,一些武将把掠夺来的美女送给他。冯导在“黄金屋”找了个房间住下,回家后送了回来。他在遗嘱中说,希望死后选择一个无用的地方安葬。他没有像别人一样口含珍珠玉石下葬,也不用穿豪华的寿衣,只用一张普通的厚席子。冯道在劝谏后唐的明太祖、李思远时说:“富者饿死,贫者伤农,这是常识。我还记得现代举人聂的一首诗,名为《伤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割秋粮。我现在很痛苦,但我会把它挖出来。愿国王的心变成明亮的蜡烛。这不是一个聚会,而是一个避难所。”“劝明宗在后唐做个君主。

五绝前路官位为中国历史之最。冯道历任中央和地方官职有幽州节度使、河东节度使、张、佘参军、大理考核、翰林学士、端明寺学士、集贤寺学士、尚书祖布阆中和室、吏部阆中和御史成、、通钟书、太史和室、钟。冯导之前的阶是施琅、一郎、朝三大夫、银鹭大夫、光禄大夫、特金、开福一、同三司。他的等级是从支柱国到最高支柱国。之前的封号都是开国男爵、开国公爵、鲁国公爵、秦国公爵、梁国公爵、燕国公爵、齐国公爵。美食城300转11000,美食城100转1800。

冯其道虽然官职很多,但他的功绩没有一个是传世的。冯导虽然读了很多诗和书,但他既不是乱世平定国家的精兵,也不是帮助任何一个国王治理国家的良臣。他虽然身居高位,但很难指出他在五代乱世的政治变动中起了什么具体作用,与一些重大事件有什么具体联系。他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官员,但不是一个有成就的政治家。甚至后来欧阳修在编《新五代史》的时候,把所有的《旧五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