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赵括是对的。兵种构成决定了赵国军队必须进攻

长平之战,赵括

核心提示:根据赵军的特点,他是战国七雄中最具攻击性的。从赵武灵王开始,他打的仗主要是进攻战和野战。赵括带了20万援军,相当一部分骑在北境。换句话说,他们是因公而来,北方战线的压力同样巨大。让骑兵下马自卫不符合他们的特点。

公元前230年,一支来自西北的军队开始横扫天下。十年间,他们吞并了国内所有的国家,征服了所有的部落,在中国第一次建立了统一的国家:秦帝国。

战国时期,魏是第一个霸主。魏军身穿重甲,作风硬朗。然而,这样一支骁勇的军队却成了秦帝国军团的第一个牺牲品。公元前293年,打败魏军,魏国从此衰落。

秦军团为什么这么厉害?或许,从长平之战,我们可以知道这支恐怖军队的秘密。

公元前262年,秦军占领了南朝鲜的大片领土。韩国地方长官没有投降,而是把上党郡让给了赵。赵国平阳君赵保认为,在上党问题上,容易造成“秦服其劳,赵得利”的大祸。他不赞成接受入党。

平原君的赵胜提出了相反的意见。在他看来,派出百万大军,接管韩国上党郡17座城市,并不一定能拿下一座城市,这是巨大利益的大好机会,不容错过。

赵浩棋接受了赵胜的建议,派他去接管上党。

这是一个极其错误的决定,为赵的最终灭亡埋下了伏笔。

上党,位于太行山西侧,是韩、赵、魏的交界地带,居高临下,威胁着秦国的南阳,长期以来是秦国的一大灾难。所以秦国夺取上党势在必行。

赵在上党防守不稳,乘胜追击。赵败于,退守长平。

昌平,即今天的山西省高平市昌平村。在这个地方,秦和赵集结了654.38+0多万兵力,一场大战即将爆发。这是古代战争史上最大的战役,将决定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

这里,有一个问题。根据司马迁的记载,秦军曾在长平战役中投入约60万大军。昌平距离秦国首都咸阳近500公里。两千多年前,秦国总人口只有500万。远在他乡的秦国60万大军,连续打了两年。秦军是如何完成后勤供应任务的?如此庞大的军队,粮草和武器装备的消耗是惊人的。秦国的国力是如何支撑如此巨大的消耗的?

秦一定有庞大的财政收入。

帮助秦国达到这个目的的人就是商鞅。他告诉秦人,人生只有两件事:耕田和打仗。只有强大的农业才能支撑不断扩大的战争。

于是,商鞅为秦国制定了长达135年的国策:“农战”。其核心是:强兵是富国,富国必须重视农业,强兵必须学会打仗。由此可见,财富与实力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强者必富,富者必强。

商鞅引诱三晋人民开垦秦国土地,使秦人抗敌。秦人是勇士,晋人是佃户。秦人可以集中精力追求战功,晋人不仅可以得到一间农房,还可以免服三代兵役。这种安排对双方都有利,大家都很高兴。

可见,在自耕农占主导地位的时代,秦通过严格的法律实现了对农业的有效宏观管理。即使在今天,这种管理也是相当先进的。先进的管理最终造就了秦人发达的农业。当时秦国的农业建设是六国中最好的。没几年,国富民强。论财富,只有齐能比得上。

然而,尽管农业发达,秦国有限的土地面积仍然无法支撑日益庞大的军队。国家的决策者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在咸阳宫里,秦国宰相张仪和大将军司马错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西进夺取巴蜀还是东进攻打韩国。当时秦王支持司马错的建议,攻占了巴蜀。后来的历史证明,这一高瞻远瞩的决策为秦国最终赢得统一战争铺平了道路。

巴蜀,也就是今天的四川盆地,两千年前是天然粮仓。秦拥有巴蜀后,军粮储备有了很大的发展。据史书记载,几十年后司马错攻楚,秦军顺长江而下,万船载米六百万吨。

然而,2000多年前,成都平原无法为秦军提供稳定的粮食和牧草。岷江经常洪水泛滥,干旱时有发生。司马错之后,李冰来到巴蜀,当上了行政长官。就是这个人,让成都平原终于富甲天下。

李冰在最合适的地方把岷江一分为二。汛期,河水漫过大坝,从远处干涸的河道泄洪。枯水期,岷江水由李冰的大坝送入宝井口狭窄的河道,灌溉成都平原的万亩良田。这是古代水利史上最伟大的工程,都江堰。

都江堰建成后,将无荒年,天下称丰。四川被称为“天府之国”,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秦人天才的水利工程技术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粮食生产。都江堰之后,秦国的粮食产量一直远高于其他国家。

在当时的西方,伟大的亚历山大有一支5万人的军队;罗马军团最强大的时候也就几十万人。在农业文明时代,军队规模有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无法生产足够的粮食。所以在那个遥远的年代,只有秦国才有能力年复一年的百万大军作战。

而且农业发展只是让秦富起来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贸易。今天,四川的一些运输卤水的遗址是秦国井盐贸易留下的。这个生意挺大的,几乎垄断到四川云南。

相比有强大经济实力支撑和保障的秦国军团,赵国是怎样一种情况?

当时赵国的粮食产量和财政收入只有秦国的三分之一。常备军数量是秦国的一半。产量最丰富的地区基本上是兵家必争之地,根本不可能生产。

对赵来说,当时最好的策略就是不入党,可惜赵没有这样做。这是赵的战略失误。

当占领上党时,害怕秦国强兵压边,想和秦国讲和。这时博士青有了主意:“现在,决定战争是和平的权力在秦手里。秦重兵集结上党,目的是为了打败赵,所以不同意讲和。不如派人用重礼贿赂楚、魏。若楚、魏肯收,则秦疑诸侯并,与我等可谈。”

小听后,不同意,但还是派人去讲和。

这个求和正好给了秦一个机会。为了麻痹赵国,防止各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争取时间加强军事准备,以沉重打击赵国,赵国前来求和,秦国有意宣传秦赵已经和解,但事实并非如此。楚、魏、齐本来是怕秦的,现在被秦的外交手腕迷惑了,疏远了赵。

因此,占领上党后,继续攻击赵。攻势异常猛烈。那么他们是如何战斗的呢?

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恐怖!

的战术,按照秦兵马俑的推测,站在主力部队的最前方,三排士兵,配备的武器全都是远程弩,面对着赵。那么,为什么要站成三排?

原因很简单:弩的射击是有规律的,因为敌人只有三发,敌人往前冲。这支箭上膛发射后,你再上膛,敌人向前冲。射出三支箭后,敌人向前冲去。这就是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所以古代拍摄时必须轮流拍摄。

所以第一排弓箭手射箭时,后两排弓箭手拉弦取箭,第三排弓弩手就可以轮流射箭了。在战场上,形成密集致命的强大杀伤力。千弩齐发,蝗虫雨点般落在赵军身上,刺穿了他们身体的各个部位。

这种经典的连续射击方法很可能是秦军首创的。因为在秦军之后的近两千年,欧洲人以类似的方式组织火枪手。

此外,秦军弩中使用的箭与战国时期其他国家使用的箭不同。当时为了增加杀伤力,一般的箭都有倒刺和血槽,而秦弩的箭没有。它们都是三角形的,具有完美的流线型。它们有三个锋利的棱角。流线型的轮廓减少了空气的摩擦,提高了速度,增加了射程,锋利的棱角可以穿透装甲和衣服进入皮肤!

面对秦军弓弩手,赵根本无法前进,只好自卫反击。他们迈出的每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然而,这只是秦军的第一波攻击,更可怕的还在后面。

弓弩手后面,是秦军的长枪兵。他们拿的不是普通的长矛。据考古证实,秦军手中的长矛接近7米。今天一层楼有多高?很难握住这么长的暗杀武器。秦军是如何在战斗中使用它的?

如果单打独斗,7米的长矛显然是打不起来的。但在古希腊,亚历山大的军队以长矛闻名,长矛组成的方阵一度让他们战无不胜。

秦军可能是一个长矛方阵。秦国士兵经过严格训练,手持长矛,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不管前面发生什么,前排倒下后排马上补上,方阵不变,形成千人、万人方阵。枪头如林,方阵如山,巨大的冲击力势不可挡。

除了秦国长矛步兵,还有装备戟铍的秦国步兵。戟长约100米.这种武器在葛的前面配有矛,可以用钩砍,也可以直接刺。因为兵器不长,拿戟的士兵可以做单兵作战,发挥自由搏击的技能;铍,长柄兵器,形似插在长杆上的匕首,长度介于戟和矛之间,约米。从杀伤距离的不同来看,矛、铍、戟的长短既有专业分工,又能互相保护。

那么,秦如何能制造出如此强大的武器呢?这就要提到战国时期的兵器锻造业了。当时战国盛产优质矿的地方只有两个,一个是齐国,一个是秦国。关中盛产优质铜矿,山东盛产优质煤矿。特别是在山东兖州,有一种兰火煤,温度比普通煤高一倍。所以秦国和齐国在武器上优于其他诸侯国。

情况就是这样。根据兵马俑的布局推测,在2000多年前的长平战场,赵军首先面对的是秦国弓弩手,随后是秦国步兵的冲击。步兵是秦军中真正的主力。

另外,在兵马俑坑里,有一群很特别的军人。他们装备有白色刀刃的刺伤武器,但他们穿着盔甲。在整个地下军团中,他们的形象非常特别。这些士兵到底是干什么的?据推测,战斗中很可能有一些极其危险的任务。基本上是有去无回。在奖励下,这些没有考虑生死的人都站了出来。军功封爵制度为一支特殊的部队提供了丰厚的奖励,商鞅称之为“困于队中之人”。

商鞅制定的军衔从低到高有20级,“困人”就是砍下脑袋,晋升一级衔。因此,秦军士兵一上战场,就立刻变成了饥肠辘辘、咆哮不止的老虎和狼。当他们看到敌人时,他们变得红眼,勇敢地撕咬和杀戮。把敌人的头砍下来,或者别在腰间,或者左手提着人头,右臂夹着俘虏,继续追杀对手,绝不退缩,绝不手软,除非死。

然而,令这支恐怖的军队吃惊的是,他们遇到了赵总司令廉颇的顽强抵抗。

当两军第一次交锋时,赵损失惨重。赵总司令廉颇立即改变了策略。他对秦军的作战特点有着深刻的理解,知道如何作战。廉颇认为,秦军远道而来,有利于速战速决。如果持续时间长了,后备补给就无法继续,就会进退两难,最终撤退。

于是,廉颇率领大军全线撤退,依托有利地形构筑壁垒坚守。

在赵国的坚持下,四个多月来,秦军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毁灭性的沸浪,一波又一波,席卷而来,都被赵国顽强地抵抗住了。他们没有被淹没。不管死伤多少人,长平谷毕竟是他们的阵地。无论秦魔兽军团的攻击有多凶猛,他们都会坚守到最后一兵一卒。

廉颇的坚持多次挫败了秦军的攻势,使其无法再向前推进。秦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进攻,而且远离这个国家。战争反而开始对秦军不利。

无数次重大战役告诉我们,在战场上两军对峙、僵持不下、无法进攻的时候,往往是一种或多种策略改变了局面。

这一次,秦军使用了双重间谍的策略。反间谍的关键是“以假乱真”。伪造要巧妙逼真,让敌人上当受骗,信以为真,做出错误的判断,采取错误的行动。

据史书记载,秦人欺骗了赵王。事实上,秦人可以使用这种策略,这是赵浩棋程潇给他们的机会。由于赵的顽强坚持,伤亡惨重。程潇国王认为廉颇害怕打仗是因为他胆小。这时候,秦国派了带着大量黄金的奸细去疏远赵,声称廉颇好对付,秦国最怕赵派赵奢的儿子赵括当将军。

提出这个计划的人是秦朝的范雎。

范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最早,范雎作为一名低级官员被派往齐国担任魏国特使,受到齐国君主的高度赏识。国君暗中答应范雎去齐国做官,但范雎拒绝了。然而,齐国设宴款待他的消息传到了中国,丞相认为他一定是背叛了魏,所以受到了齐国的盛情款待。所以他把范雎绑在官员身上并折磨他。范雎的肋骨断了,牙齿也掉了,所以他假死以避免折磨。齐威下令将他拖到厕所,并命令所有官员和追随者在血腥的“尸体”上撒尿,以显示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叛徒的仇恨。

范雎恳求狱卒救他,伤愈后逃到秦国,并向当时的秦王嬴稷提出了“远交近攻”的外交政策。嬴稷对这样一个计划非常满意,他立即崇拜范雎为首相。

这种外交政策非常可怕,让东方六国陷入了无可奈何的境地,让秦国一个个破掉。秦国对一些遥远的国家,如齐国、燕国、腐朽的楚国等国进行补书,却对与秦国接壤的魏国、韩国、赵国进行打击。

现在,攻打赵,使用双重间谍。孝成王,本来就对廉颇军队伤亡过大感到愤怒,听到秦的离间之言,决定派赵括代替廉颇去指挥。

赵括是个什么样的人?《史记》中有一段对他的简单介绍:赵括小时候学过兵法,他讲军事。和父亲谈军事不难,但是不好。阔的母亲问她为什么,她说:“将士将死,却易列入,使赵不列入。如有必要,破赵者必包括之!”

这段话的意思是:赵括年轻时熟读兵法,经常在别人面前谈论军事,认为天下无能,弄巧成拙。大家都对他的才华百依百顺,而他的父亲赵奢却认为他好大喜功,难以委以重任。他甚至说:“如果我的儿子将来没有成为赵国的将军,那将是赵国的福气。如果他不幸成为赵的将军,他将是一个失败的将军。因为他没上过战场,只会纸上谈兵。一旦他真的领兵打仗,肯定有问题!”

所以,在小做出让赵括代替廉颇出任赵国军队统帅的决定后,蔺相如对小说:“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兵书,不会适应形势。不能派他当将军。”然而,赵王对蔺相如的劝告充耳不闻。

赵括的母亲也写了一封信给赵王,要求小王乘不要送她的儿子。程潇国王把她叫来,问她原因是什么。母亲赵说:“他父亲临终前反复跟我说,‘赵括这孩子,把跟兵打仗当儿戏,说到兵法,就狂妄自大。以后国王不需要他也没关系。如果用他当将军,恐怕赵军就要被他给毁了。“所以我请求陛下不要封他为将军。”

小王乘听后,只随便扔出一句:“我已经决定了,你就别管了。”

公元前260年7月,赵括领兵至长平,请廉颇考军典。廉颇拱手,回邯郸去了。

赵括会给赵带来怎样的命运?

赵括统率40万大军,声势浩大。到达前线后,赵括立即改变廉颇的防御部署,甚至改变各级干部主动进攻秦军。

然而,赵括没有想到的是,秦军得到了赵换将的消息,马上换了教练。白起,战国时期最杰出的军事天才,被任命为秦军统帅,为大将,王为副将,并严格保密。军中泄密者斩首。

黑粉出现,赵放弃防守,大举进攻。经过深思熟虑和讨论,和秦国的将军们想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他们对敌人的进攻战略采取防御姿态,在昌平东南的有利地形上建立障碍,与赵作战的军队根据的命令假装撤退。秦筠连打了几场败仗。

这让赵括信心大增。他率领大军离开大本营,毫不犹豫地扑向秦军的营地。

看到诱敌策略成功,田雷立即启动迂回计划,派出两架“奇兵”。这两支部队,三万人,悄悄地离开了营地。一支25000人的队伍,可能是步兵,也可能是战车兵,切断了赵军后面的交通线。另一支是5000骑兵直奔赵的大本营。

如果拍摄一部电视电影,你会看到这样的画面:在模拟的长平谷战略地图上,秦军的两支“突袭者”部队是两支粗大而鲜艳的红色箭头,呈弧形无声无息地包抄着赵军,将赵军一分为二。

对秦军来说,这实际上是一个相当冒险的举动。秦军将穿过一条把整个平谷一分为二的河。时至今日,河水依然汩汩流淌。对于当时的秦军来说,这次突然袭击要么是全军覆没,要么是彻底改变了僵局。

那么,这两位“夺宝奇兵”是怎么打的呢?

我们知道,秦军有一支5000人的骑兵。他们装备如何?众所周知,骑兵的装备只有到了秦朝才有所改进,配备了完整的马鞍。主要武器装备是弓箭,长兵器如矛、戟,短兵器如剑。汉代骑兵增加了环柄长铁刀的武器装备。

但在兵马俑坑的考古研究中,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秦骑兵的马是没有马蹬的。这意味着骑士必须双脚悬空,不便于冲锋和战斗,极大影响骑兵的战斗力。

其次,骑马作战,长矛和战刀都合适。考古学家发现了弓箭和弩等远程武器。这确实有些出乎意料。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骑兵在其发展阶段的形象。由此可以推断,在长平战场上,直奔赵大本营而去的5000骑兵,并不是拿着刀枪向敌人进攻。他们的任务很可能是监视赵大本营的动静,打击赵运送粮草的后勤部队。

这对骑士的骑术和马匹要求非常高。

秦骑兵纵队用的是什么战马?2000多年后,在兵马俑坑中,考古学家测量了100多匹兵马俑的高度,惊讶地发现所有的马都是133厘米高。史书上说,秦军选择战马的首要条件是马的身高必须达到5英尺8英寸,也就是今天的1.33厘米。可见秦人对战马的选择是非常严格的。

别忘了秦国的历史。三千年前,秦人的祖先就生活在今天的陇东高原,这里草原肥沃,最适合养马。秦人是靠养马起家的。早期秦人与游牧部落杂居在一起。为了对抗凶猛的牧民骑士,秦人组建了自己的骑兵。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骑兵部队。

所以秦国的好马数不胜数。有多好?“探前探后,蹄间无数二寻”,“探前探后”,前蹄向前拉探前,后蹄向后推,即前蹄与后蹄之间,一竖足六,一竖足六。

有了这样的战马,秦国骑兵是以什么阵型作战的?

考古证实,秦国骑兵部队秩序良好。他们四人一组,三人一组,九人一列***108,形成一个纵队。这是中国已知最早的骑兵队形。

可想而知,秦军的两次包抄会给赵国一个打击。此时,赵主力已进入预设阵地,向秦军发起进攻,由于防御工事坚固,赵进攻无效,节节败退,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这时候,赵意识到自己已经钻进了的口袋阵中。然而,真正的毁灭性打击还没有开始;真正悲惨的一幕还远没有到来。

赵军被围后,立即构筑工事,等待救援。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当时秦军的统帅白起并没有立即发动总攻。他准备用更残酷的方式削弱对手的战斗意志,白起不战而围。他只派遣轻兵反复进攻,折磨被围的赵军。

赵成功的消息传到了咸阳,秦襄王非常高兴。他亲自去了河内,也就是现在的河南沁阳县。他把当地15以上的男子全部收编为军队,分派到长平东北的高地,切断了赵的援军和粮道。

赵军所有退路被切断,长平之战进入最惨烈阶段。赵的40万大军被包围了,他们已经断粮46天。四十六个悲惨的日日夜夜,一批批又饿又累的赵战士遭受着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战士们互相残杀,活人吞噬着伤员和死去的战友。秦军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恐慌。绝望像瘟疫一样蔓延。这正是田雷所期望的。

赵括组织四支部队轮番突围,企图杀出一条血路,都被铜墙铁壁的秦军击退。合乎逻辑的推测应该是,赵的主力应该是向自己的大本营方向突围。如果是这样,赵就必须突破一个关口,那就是两万五千人的奇兵,关闭了赵括与大本营守军相遇的铁门。

这是什么法宝?

让我们回到兵马俑坑——一个固化的地下军队。6000多件兵马俑组成了一个活生生的秦军阵。排在军阵最前面的是三排弓弩手,他们是整个军阵的前锋。阵的后面还有三排弓弩手,防止敌人从后面进攻。

在军队的右翼,有两排士兵,一排面向前方,一排靠墙站着。左边还有一排士兵向外张望,虎视眈眈。这种安排是为了防止军队的左右两侧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边墙上的这些士兵是整个军团两翼的守卫。

有前锋,有后卫,有边锋。这四面包围,中间是一个庞大的军阵的主体。这是由38个纵队组成的主力部队,步兵和战车交错,气势磅礴,气势磅礴。

这是一个集合的战斗队形。它没有打开。艺术书上说,这种坚如磐石的阵法,一旦展开,锋利如弧,如刀。

这是古代战争史上军队布阵的一个极其经典的例子。它能攻,所向披靡。退可守,固若金汤。在这样的军队面前,赵灿难逃厄运。

再来说说两万五千人的印第安纳琼斯。在兵马俑的第二个坑中,在骑兵部队旁边,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战车残骸。在秦朝,车步配合是最典型的战斗方式。庞大的战车后面,总有步兵跟随,进攻时,战车和步兵总是一起前进。飞奔和狂奔的战斗模式已经流行了一千多年。

但是,对兵马俑的检测结果却完全不同。厚厚的黄土下,有一支由64辆战车组成的军队。

这些战车车身较窄,仍由四匹马牵引。可以推断,他们能跟上骑兵的速度,是因为没有步兵跟随。战车上的士兵配有剑、矛等暗杀武器,正好弥补了骑兵无法近距离攻击的不足。

由此可以推断,袭击被困赵军的轻兵应该就是这样的独立战车,将赵军一分为二,最终挡住了两万五千的奇兵突围。

对于赵军来说,死亡和失败的结局是不可逆转的。

赵括只能做最后的绝望,他亲率精兵,穿上厚厚的盔甲,强行突围。然而,当他出现在众人面前时,的弓弩手,数千弓弩手,赵的士兵一个个倒下了。总司令赵传·郭在最后一次突破中被击毙。当剩下的士兵惊魂未定的时候,秦军铜矛的方阵已经像一座城市一样被压了过来。绝望的赵最终被秦军彻底消灭。

赵被灭都是赵括的错吗?不完全是。

从赵军的特点来看,他是战国七雄中攻击力最强的。从赵武灵王开始,他打的仗主要是进攻战和野战。赵括带了20万援军,相当一部分骑在北境。换句话说,他们是因公而来,北方战线的压力同样巨大。让骑兵下马自卫不符合他们的特点。

赵括在错误的时间和地点被推到了错误的位置,做出了任何一个有才华的将军都可能做出的选择,仅此而已。绝不是纸上谈兵。这一仗,孙子就得这么打。主动是一场输中有赢的赌局,赌的只是输。

赵最大的错误,其实是从入党那一刻就种下的。

这一失误导致了长平战役的失败,历经磨难投降的40万赵军队被活埋在。

40万赵军的哀求和哀号都无济于事,在强烈的饥饿和呜咽中深埋地下。

为什么田雷如此残忍?

有三点必须说明:

第一,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杀俘陷阱,而是一种战略需要,即最大化消耗对手人口。

自秦孝公以来,人口就是秦国重要的掠夺对象。包括对楚魏的战争,都是他们为之努力。杀俘虏意味着消灭他们的人口,使他们无法生产,他们的国力将会削弱,最终面临灭亡。

第二,去秦国的四十万赵国军队基本都是恐怖组织,不可能放回去。

第三,秦国之所以要屠杀四十万人,也是有前科的。长平之战之前,已经有过三次大规模杀俘的记录。

历代文人,提起白起杀过俘虏,都觉得残忍,却不知“残忍”背后的真相。

考古学家在昌平古战场遗址上发现了成堆的白骨。士兵的武器和硬币被留在了尸骨的旁边。这是古代战争史上最惨烈的一页。

这场史无前例的战争震惊了山东六国。从此,赵国一蹶不振,其他诸侯也没有力量阻止秦国统一中国。

这场* *规模的歼灭战,导致无数生命被毁灭,新的生命诞生。长平之战后的一年,一个婴儿出生了。他是未来的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