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有好几个版本。有什么区别?
甲戌本是“执言斋甲戌本抄审”的简称。这本书第一次被称为徐佳,是因为它有一句独特的“在脂砚斋读徐佳”,还用“石头的故事”。徐佳是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徐佳的初版是最早的,所以一直为红学家所重视。
《徐佳》只有十六本,即一至八本、十三至十六本、二十五至二十八本,都是用竹纸做的。
本书开头有五个“普通案例”和一首诗:
浮生很苦很忙,酒席终于结束了。
悲喜依旧虚幻,古今一梦荒唐。
谈茶叶沉重,更痴情更苦涩。
字字珠玑,十年心血,非比寻常。
这本书第一次比其他书多了429个字,文理全抄,是疏漏。该书中的韵胖批评也是研究红学的重要材料。比如“除夕夜,书未毕,秦泪死。”又如《秦可卿悼念天香楼》...奉命删除西秦。”揭示了这本书最初构思中的重要情节。
《徐佳》最初由晚清藏书家刘全福收藏,上面有刘全福的跋、清涂的跋和春雨的跋。这本书后来被胡适购买,现藏于康奈尔大学图书馆。按照周先生的推断,贾诩很可能是刘全福的妃子马标妹从娘家带来的,因为卷首上有“标妹”的小篆。
耿陈本
耿是《红楼梦》的一个重要版本,因《脂砚斋四读评点》和《耿月定本》而被称为耿。《陈赓》抄自干竹纸,原属许所有,后归燕京大学图书馆所有,现藏北京大学图书馆。陈赓版本的前八十章,除六十四章和六十七章外,基本完整。
学者们对这本书的评价也有争议。吴世昌先生对它评价不高。1963年,吴先生撰写了《关于重评《脂砚斋(石头记)(七十八册)》的成书、时间及评语》一文,认为原是四书抄的,书是“四审”、“定本”,是商人。
鉴于吴世昌的观点,冯其庸撰写专著《论陈赓本》,认为陈赓本的抄本是曹雪芹生前的书,接近原稿,弥足珍贵,比较完整,有78次* * *。
在此之前,冯其庸先生和吴恩裕先生已经考证出《集贸版》是《清漪钦王府》的抄本。这份手稿避免了两代彝族王子云翔和萧泓的匿名。“向”和“小”这两个字都缺最后一笔。令人惊讶的是,缺少最后一笔的“向”字也出现在《更》中。比如78回《芙蓉的女儿》最后一句的“吉祥”二字,缺了最后一笔。集贸和陈赓有许多相似之处,这证明了集贸和陈赓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总之,陈赓版本具有很高的价值,因为它保存了78次,其原始版本是由作者确定的。
齐徐贲
齐本,即开头有《齐国序》的版本。现存七本,包括章开模集、泽存集、正书释印本(分大本和小本)。有时“奇本”也指拥有原作。有些笔记本,虽然不按顺序,但在抄写形式和书写特点上与齐本相似,也纳入齐本的范围。
齐国原名肖贵,浙江德清人。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举人,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进士,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四川乡试副主考,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任江西南康知府,不久升官。56年(公元1791)任福建按察使,57年(公元1792)卒。齐对《红楼梦》很欣赏。他在序言中说:
我听了两首蒋舒的歌,一首在嗓子里,一首在鼻子里。黄华的两个人影,左手腕能开,右手腕能草,很神奇,我也没什么想法。今天有两首不分喉鼻,两首不分地域,两首一次,两首一手。这种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很神奇,却在《石头记》这本书里居然获得了。.....注意,写这个的同时,看着,挥着,好像很狂妄,很正确,又好像很猥琐,比如《春秋》,比如很多史家的歌和笔。试着一个一个读:写闺房极其优雅,叶言却满纸;形阀的阅读极其丰富,但下降的已经是满睫毛;写宝玉的淫行是愚蠢的,但他的情意和理解不减。写黛玉的嫉妒心是尖锐的,但她深爱着可怜的三哥石女。他就像一个玉簪金屋的画家,刻画出一个个瑰丽的人物,让读者心旷神怡,却又想每一个字都低俗恶毒,难以得道。盖止有声,手止一手,而妓静悲乐,亦是双管齐下。.....但是,我说作者有两个意图,读者应该有一个心...如果你抓住了隐藏的月亮,它会像雨天的花朵一样明亮,但你会闻到香味。你明白这本书的含意了吗?还是恨不能窥一斑而知全豹,不知道大起大落是一个循环,命运无非是泡沫。作者眼观六路,心有灵犀,无需另造语言,却有千千万万人懂,有无数善良...
《齐·廖生序》是中国古典小说美学的重要文献。在序言中,他指出了《红楼梦》文体的两重性和多重性,即优秀的文艺作品总能引起许多联想。为什么?其二,齐提出了对人性的深入描写与文化审美规范相契合的问题。《红楼梦》让读者“高兴”,但它是高雅的,满纸的,不可能得到“俗而猥琐的字字珠玑”。此外,徐琪提出了情节发展的预测问题,即他可以从繁荣中写出衰落,从妄想中写出启蒙,从嫉妒中写出情感。这其实就是人物的复杂性。总之,齐太生已经认识到了心理世界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复杂性。他认为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贴近人性的深刻性、复杂性、矛盾性和模糊性,并根据作者的文化传统找到恰当的表达方式。
奇塔
集贸本:
《红楼梦》早期版本之一的集贸版,原由董康收藏,现属北京图书馆。它从下半部到五十九章的五十五章现在都在历史博物馆里。
四十一个循环和两个半循环留在《集贸本》中,即一至二十个循环,三十一至四十个循环,五十五至五十九个循环,六十一至七十个循环。(六十章六十七章由其他书补充)。季茂的书以“只是看花修竹饮诗”开头,在第31至40章的头上,写着“冬月定案”的字样。集贸是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
这本书里的“向”和“萧”这两个字明显是禁忌。吴恩裕先生和冯其庸先生考证,这是秦怡王宓的副本。因为老王子的名字叫云翔,而小王子的名字叫萧泓。别人家是不可能这么害羞的。与逸夫参考书目比较,吻合较好。因为(逸夫书目)也避免了“项”和“萧”的禁忌。
雍正二年(公元1724),雍正在曹福拜谒:
“你奉命付恩亲王传讲你的事,一切都由亲王教导。.....如果有人怕骗你,你不妨去问伊太子。匡亲王很痛苦地可怜你,所以我将你交给了亲王……”
曹福与太子益关系密切,所以太子益抄袭《红楼梦》是很自然的事。
这本书最初是从第五十五个周期的后半部分到第五十九个周期的上半部分从这本书中分离出来的。它在五十年代早期被历史博物馆购买。经考证,是吉茂书的失传部分,因为其中也避开了“吉”字。
王府本:
《清旧集》简称王府本,因其含有“叶琪”字样而被称为王府本,现藏于北京图书馆。
《王宓》共一百二十章,前有程惟元序,前有“石”字。这份手稿有十种笔迹,很明显是十个人一起写的。后四十回的字体和前八十回的字体不一样。据考证,程的序言和后四十回是后加的,原书八十回。五十七到六十二次,也是补充。
王宓本的书写特点与集贸本和陈赓本颇为相似,但也有差异,这是后人所作的改动所致。这些变化有些是好的,有些是坏的。《王府本》中脂砚斋的批语也被整理出来,后人的一些评论也被收入其中。
节目单:
《红楼梦手稿本》原由杨·收藏,书名为《红楼梦》,但已不名《石头记》,共120章,不全,后人为补充。现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收藏。文字记录中有许多更正。曾有人认为这是高鹗的《四十副刊》手稿,所以称之为“梦稿”。经过仔细研究,发现被抹去的文字与程颐的版本相同。程一本,这是第二次印刷。如果是高鹗的手稿,应该和程家本一样。因此,这不是高鹗的手稿。
梦稿是多份的,也是抄的不小心。从写作特点来看,它介于集贸、陈赓和王府本之间,是前者和后者的中间状态。这本书的后四十章基本都是同样的旅程;不过有些还是挺简单的,抄手“偷工减料”做出来的。
《红楼梦》手稿:
徐庶本,即蜀魏源徐贲,又称蜀本。舒,杭州人,写于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这份抄本现在被吴晓灵收藏,也被称为“吴本”或“吴藏残本”
书本只存在第一到第四十次,也是东拼西凑。
郑奔:
郑本是“郑振铎藏书”的简称。这本书只有二十三章和二十四章,书名是《XX石头记》,书口却是《红楼梦》。将文曲的一段话听23遍,比原文少270多个单词。《二十四小时》对小红出场的叙述也与之不同。贾蔷也是贾谊,贾芹、周的母亲,这个是袁,等等。
圭本:
所谓精本,就是“精英古藏本”的简称。60年代初,南京一位读者用笔抄了一些批语,寄给北京的几位红学家。这些评论大多与徐佳等其他书中的评论相同,但有一些特殊的评论可以“解决问题”。大家要原件的时候,就“丢”了。所以有红学家怀疑这本书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批语是根据其他版本拼凑改造的。
《静本》有许多可疑之处:
1.如果抄写员不知道这本书珍贵,又何必去抄批语呢?如果你知道这本书很珍贵,为什么还要“丢失”它?迷路的原因是什么?谁看过这本书?除了藏主和文案还有人能证明吗?
2.脂砚斋和变态砚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一直是红圈争论已久的问题。为什么京本直接解决了这个问题?
3.京本有一些评论,很混乱,让人看不懂。比如四十一回,有个批语说“总有一天我会劝瓜州渡口惩罚你,但我不会难过,我会屈服于美,能守口如瓶(据说我的嘴被虫子吃了)。”周先生的校对是:“我们总有一天会在瓜洲渡口互相劝解,互相惩罚,但不能向尸骨屈服。不难过吗!”在这个程度上,混乱只能解释为人为的混乱。文案再差,也只能倒一两处,绝对不能倒,直到整句不是一句。这种手法只能让人怀疑是在给假文物加青铜锈。
《静本》的真伪,目前当然无法定论。但在它最初出版之前(假设这本书存在),严肃的学者不可能仅凭用笔抄写就把它当成“数据”。
梦想之书:
梦书,即《梦主序书》,所以《序》写于乾隆年间的陈佳,又称《陈佳书》。因为这本书是在山西发现的,所以又叫《胖晋书》。
孟珏的书叫《红楼梦》,八十章,还有少量的胖评。
梦书的正文被删节和简化。有些“叙述者的”语言被抄成了双线小字,与正文不同。这些特点都被程家本继承了。抄成双行小字的叙事词,在程家书里全删了。这证明程家本的基础书是梦想书。
程家本:
程家本,全称“乾隆五十六年(1911)文学馆活字本”,是《红楼梦》的第一个印刷版本。封面的标题是“红楼梦在绣像”,扉页是“红楼梦在绣像,崔雯书店”。全书共120章,从程维远和高鹗开始,后面是24页的人物和场景插图。程家本的人物基本属于脂肪系。
程一本:
继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刊刻《红楼梦》后,崔雯书店于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再次刊刻《红楼梦》。前者叫程家本,后者叫程一本。程一本在程家本的基础上做了很多改动,增加了引言。相比程家本,有好的变化,也有差的。比如尤三姐被改得很“纯洁”,比如王熙凤被改得有些“淫荡”,等等。建国后,《红楼梦》有相当一部分是以程颐为背景出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