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发展研究?

绿色建筑发展研究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仲达咨询为您解答。

根据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定义,绿色建筑是指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能源、土地、水和材料),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筑。因此,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即发展绿色建筑,已成为必然趋势。

1积极推进“绿色生态建筑”的必要性

以美国奥杜邦学会总部为代表的绿色建筑是纽约曼哈顿最节能的建筑,被认为是建筑环保史上新的里程碑。什么是绿色生态建筑?目前在国内肯定是经济型建筑。将是21世纪建筑行业的主旋律,体现在健康、节水、节地、节能、治污、循环利用等方面。

1.1健康

人们对“健康建筑”的关注主要是由于“建筑综合症”的出现,这种综合症是由:

(1)建筑材料。特别是各种现代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和室内电器的存在,使得新装修的房屋中含有大量的甲醛、氡、石棉、氧化物、CO2、CO等,影响人体健康。

(2)厨房等污染。灶具内燃料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和烹饪时产生的油烟的主要成分是焦油、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3.4-焦油中的苯并芘有很强的致癌作用,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容易引起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疾病。

1.2水资源

全球淡水资源短缺。我国北方城市资源型缺水,南方部分城市水型缺水,已经到了经济社会的红灯。城乡居民用水是水资源均衡配置的重要环节,包括水量和水质两个方面,住宅小区用水系统:

(1)在居住区要树立大水循环的理念,自来水、雨水、地下水、污水等。应该以统一的方式加以考虑,以优化系统设计。

(2)资源性缺水和质量性缺水同样严重,应根据不同情况制定强制性措施。分阶段提高水价的,应当淘汰耗水量大的设备和器具,强制推行节水设施。

(3)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管道直饮水进入居民区,形成了第二水厂,达到了提供优质直饮水和节约用水的双重目的。

(4)居住区应建立水回收再利用系统,缺水地区应建立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

1.3节地

众所周知,“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国情,所以节约土地是国家反复强调的政策。近年来,中国的建设用地平均每年减少50万hm。2耕地,从建国后50年人均耕地面积0.2hm?2到0.1hm?2,所以节约土地的政策很重要。

(1)积极推进墙体材料改革,大力发展节能、节地、利废、保温隔热的新型墙体材料,鼓励使用绿色建材。采用各种板材和空心砖块降低墙体厚度,墙体设计合理,增加使用面积,节约土地,建筑结构先进。

(2)旧城区改造要有新模式为了节约土地,严格控制城乡居民建设用地,这是一项长期措施。

1.4节能

中国能源储量不丰富,存在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等问题。

(1)我国部分工业产品能耗是发达国家的4倍,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6倍,美国的3倍,韩国的4.5倍。

(2)能源结构不合理,煤炭占70%。由于洁净煤技术尚未推广,空气污染严重。

(3)我国建筑能耗占全国能耗的25%,每平方米住宅能耗是同等气候能耗国家的3倍。

(4)中国石油储量仅占世界总量的23%,可开采年限仅为206年,远低于428年的世界平均水平。

1.5污染控制

要加强污染物的排放和处理,达到废物利用、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2.建立和完善适应中国国情的绿色标准和政策。

事实表明,为了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绿色建筑在中国刚刚起步,还处于试点阶段。

发展阶段。如何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实施绿色建筑,是未来中国建筑业发展方向的关键。?

我国绿色建筑起步较晚,基础较差,理论研究不足,工程实践较少。虽然建设部已经陆续出台了三个气候带的节能标准,初步形成了完善的民用建筑节能标准,但是工业建筑节能标准还没有出台,公共建筑节能标准也刚刚出台。然而,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的综合标准体系尚未建立。中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技术指南仍处于研究阶段。在制定标准时,要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而不是照搬国外的形式。有必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适应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标准和政策。

加强全过程监管,执行四大板块和环保标准;加强技术研究和材料开发,及时、系统地引进发达国家成熟的技术和体系,并根据我国国情进行创新和发展,少走弯路,采用最低成本的方法,将对加快绿色建筑的进程起到有力的作用。;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合理利用当地资源、能源和自然和谐的绿色建筑;改造旧建筑,推广绿色建筑。

中国建筑业绿色建筑的发展围绕着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生活、工作和活动空间,同时以高效率、利用资源、最小化影响环境的方式进行。受益最多的还是普通大众,所以离不开全民参与。通过我们的智慧、经验和努力,中国建设一定会走上一条资源节约、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光明之路!

更多工程/服务/采购招标信息,提高中标率,可点击官网客服底部免费咨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