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白沙庙的风俗习惯
春节有大型传统庙会,敲钟迎新已成为习俗。每年农历新年前夕,人们聚集在鱼台寺,等待新年钟声响起,在头上上香,祈求全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安康。每年从65438年到10月都会举行龙舟比赛。重阳登高,武义人历来重视。这几年这股风特别大。在广江门、惠城及周边地区,每年有数十万人在重阳爬龟峰、投石。
陈白沙寺位于龟峰山景区北部,距体育公园景区仅5分钟车程。陈白沙是明代理学家、教育家、书法家和诗人。他在哲学领域创立了岭南学派,又称江门学派。明代以学为自足,以自然为宗的思想体系开创了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陈白沙生前被尊为大学者、圣人。他死后六十年,皇帝祭孔庙时,追认他为文公公。广东历史上只有白沙先生获此殊荣,故称岭南第一人。
据石刻记载,江门至新会之间至少有三处陈白沙庙遗址。在江门陈白沙乡祠堂,有几块白沙祠堂的碑刻,其中一块是[明]元年(1506)林俊所作,但此碑刻不属于此庙。因为江门白沙乡寺建于万历十二年(1584),所以85年之前没有江门白沙寺。那么(明)元年白沙庙建在哪里呢?碑文无记载,但在《白沙子集》中,发现附录“原在北门,后迁马山”,与江门现存碑文为同寺两碑,应为新会北门碑文。可以证明,第一座陈白沙庙最早建于新会北门。此外,在《白沙子集》的附录中,有一篇题为《马山词集》的碑文,是嘉靖二十八年监黄所作,是重修《白沙词集》的碑文。是白沙逝世49年后,在新会马山修建的第二座陈白沙庙。由于历史久远,时代变迁,这两座神社已经消失,但其碑文依然存在,可以作为资料佐证。第三陈白沙庙(现保存)位于江门市白沙。建于万历十二年(1584),白沙去世后84年由何、陈武德、四人捐建。根据该寺建筑上的铭文,确认该寺并非圣旨所建,可能是其他建筑所建。江门白沙寺历经明朝崇祯十三年和清朝乾隆十三年重建,但其余重建时间已无法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