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战国时期唯一突破秦国函谷关的将军是谁吗?
第一次是公元前318年,魏国公孙衍组织除齐国外的五国攻打秦国,但以失败告终。第三次是公元前247年,魏新灵军组织的五国攻打秦国,在关外打败了,但是被关,闭关锁国,五国联军无法突围;第四次是公元前241年,楚高烈王组织六国攻打秦国。实际上,指挥这场战斗的是楚国的淳沈骏。这一次,六国还是没能攻秦。
唯一一次攻破函谷关的战斗发生在公元前298年,也就是战国历史上第二次东方诸侯国联合攻打函谷关。这一次,由齐国的孟尝君组织的齐朝魏三国攻打秦国。后来,宋和赵加入了攻击,最后秦国的函谷关被打破。这次五国联合攻打秦国的统帅是齐国大将张狂。
张狂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低调到史书上没有他的传记。很多人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他确实是战国时期唯一一个攻破函谷关的将军。这一年,秦国的国君是秦王赵翔,国力蒸蒸日上。那么,张狂为什么要攻破函谷关呢?
有两个主要原因:
首先,张狂拥有强大的军事能力。
张狂是孟子的学生。虽然张狂接受的是儒家教育,但他在军事方面也很有天赋,他能够运用语言和技巧。有一次,张狂和惠施为了让齐威能互相承认徐州的王位而发生了争执。张狂在许多战役中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这将在下面讨论。
第二,秦国的军队正在攻打楚国。
当时秦国出武关讨伐楚国,杀了五万楚军,夺取楚国16城,杀了五万楚军,至少有六十七万秦军讨伐楚国。因此,函谷关兵力不足,被张狂攻破。张狂进攻函谷关的详细历史没有记载,只知道结果。
五国联军入侵函谷关后,秦王立即与五国联军媾和,答应把南魏侵占的土地归还给他们。另外,一个叫韩庆的说客解释说,孟尝君放弃灭秦是以释放楚怀王为条件的,所以这次虽然破了函谷关,却失去了一个灭秦的绝佳机会,从此再无灭秦的机会。
所以公元前298年的五国攻秦破函谷关之战是战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但张狂不仅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他一生中还有另外三场大战役:
1,桑丘击败秦军
桑丘之变发生在公元前323年,秦惠文在位十五年。秦国派军队越过韩国、魏国和魏国去攻打齐国。秦军先是佯攻金扬(山东曹县),后又突袭康福(山东济宁),齐威王派张狂去打秦军
虽然在齐国领土上孤军奋战,但仍然采取了非常谨慎的策略。他改了一些齐军的旗帜,伪装成秦军,混入了的阵营。然后,他配合齐军从内部攻击秦军。只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秦军被打败了。这是张狂的策略。
2.伐燕之战,灭燕。
公元前314年,燕王退位给郭襄子,导致燕国内乱,太子平拒不接受子的统治,于是联合将军城被大军攻下。战争持续了几个月,但儿子没有被打败。最后将军城叛变,却联合儿子攻打太子平,两人都死了。
齐国趁燕国内乱之机,派张狂率军干涉燕国内政。张狂只用了50天就攻破了燕国,杀死了燕王和宰相。齐国完全占领了燕国,这是燕国历史上第一次被灭。这是张狂领导的战争。
3.被打败的楚国吹沙
公元前301年,齐宣王派张狂率领齐军联合魏军和韩军攻打楚国,楚国派大将唐梅攻打张狂。双方相互对峙。张狂不敢贸然进攻,因为他不知道河水的深度,但齐宣王不能等待。他多次派人敦促张狂参战,但张狂不予理睬。最后,他从樵夫那里得知,楚军防守较好的地方正是河水较浅的地方,于是张狂集结精锐部队攻打楚军。
在这次战斗中,张狂杀死了楚国的将军唐梅,并斩首了两万多楚军。而且三国联军乘胜入侵楚国腹地。楚只好割地求和,把万割让给韩国和魏军,同时把太子送给齐国做人质,逼得三国联军节节败退。这也是张狂指挥作战取得胜利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所以,你可以看到张狂一生中最著名的四场战役,都赢了,没有一场输了。同时,张狂有两个特点:
第一,战斗中不受上级领导干涉。
桑丘战争期间,齐国总有人诬陷投敌。当时,齐威王不相信,张狂也不在乎后方的汉奸诬陷。如果换了别人,他可能直接逃了。这种事情在战国时期经常发生,比如著名的乐毅,有人在燕陷害乐毅,太子招乐毅回国,乐毅直接逃亡,再也没有回燕。与张狂不同,他不受影响,并试图首先赢得战争。
悬沙战役期间,齐宣王不满张狂在前线对峙,没有进攻,于是派人催促他应战。这是典型的外行指挥内行,非常危险。如果让后方的领导指挥前方的战斗,那前方的将军有什么用?因此,张狂坚决顶住齐王的压力,以军事理性为原则,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第二,善于运用策略。
在桑丘之战中,我军混编从内部破敌,在挖沙之战中,我军利用楚军防守的破绽,出其不意地从较浅的地方渡河。这样就可以不用船直接打了。这些战斗都是靠战略破敌。
张狂可能生活在公元前334年至公元前296年的38年,只比秦国著名的白起早两年,白起于公元前294年作为左书的指挥官开始进攻南朝鲜的新城。我不知道这两个人是否在战场上打过仗。如果有,那一定很好看。
综合起来,的功绩有:两次打败秦国,1次打败楚国,1次消灭燕国。秦国和楚国都是当时的大国,而张狂的齐国也是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然而,张狂这个名字一直很陌生,它的知名度很低,这并不妨碍张狂的记录非常强劲。他是战国时期唯一一个攻破函谷关的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