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定县敌塔是什么结构?

众所周知的杨家将的故事让无数中国人兴奋不已。这些故事中只有几个是真实的。例如,杨业(又名,即杨)和杨在历史上确实存在,但许多情节甚至人物都是后人的艺术虚构。但无论如何,既不去评论是非曲直,也不去探究真假。这个故事仍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900多年前宋辽之间激烈而残酷的军事政治斗争。随着时间的推移,伴随着民族文化的大融合,除了历史和文学作品中留下的记载,实物和地域上的痕迹已经很少了。在这一件稀世遗物中,有一件脱颖而出,那就是河北定县开元寺敌塔。中国第一高塔是在宋辽国尖锐斗争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

定县位于保定以南的京广线上,预期敌塔位于定县南门。开元寺的寺庙早已被毁,不复存在,但这座高塔依然屹立在这片土地上。该塔为楼阁式砖塔,平面八角形,***11层,底部直径24米,面积差不多有四个排球场。塔高84.2米,相当于20层楼高。比山西应县高大的佛宫寺塔高出近17米,30里外都能看到。

据《定县志》记载,北宋时有开元寺,此塔为该寺僧人慧能所建。因此,这座塔又叫开元寺塔。当时,慧能到天竺(今印度)取经并带回舍利子,开始筹钱建塔朝拜。这符合佛教的传统做法。佛教徒以静为本,不与世争,可以置身于宋辽之争之外。但敌塔是在北宋统治集团的大力支持下修建的,它成为宋辽两国军事对抗的产物。此塔建于北宋成平四年(1001)宋真宗,至宋仁宗二年(1055)宣告竣工,历时55年。民谣曰:“伐尽嘉善树,建定仙塔。”可见工程之艰巨。因为宋代定县毗邻辽,是军事重镇,所以修建此塔作为敌塔,以观敌情。人登上塔顶,冀中平原的山川尽收眼底,数百平方英里内的情况一览无余,其克敌制胜的效果十分明显。

当时在河北、山西一带,宋辽国战线犬牙交错,战事频繁,而定县地区则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兵家必争之地。在如此紧张的战争环境下,将塔建到如此高的高度,并称敌塔,可见其作为军事观察哨的明确目的。对于军事需求,设计也不同于套路。一般塔顶的窗户数量比下部少,但这座塔的十层和十一层有八个窗户,下部只有四个窗户。塔顶的屋檐比较宽,可以在凸起的平台上绕塔走一圈。“每次爬到穹顶的顶端,你都会发现自己置身于蓝天之中。”这是前人赞美定县城楼的诗句,也是这座城楼雄伟高大形象的真实写照。

各层边长与塔高比例适中,各部分协调对称,外观高大美观。一楼塔身较高,上面有塔檐和平座。以上楼层只有塔檐,没有平座。塔檐的形式是用层层砖挑出短檐。其断面呈现明显的凹曲线,区别于江南地区完全用砖石仿制的柱、梁、拱的亭式塔。塔刹在刹座上是巨大的金银花镶嵌图案的形式,刹座上有盖碗,盖碗上有铁相轮和外露的圆盘,顶部有两颗青铜珍珠。塔的四面都设有门,另外四面则装饰有假窗,窗户上用砖块雕刻着各种几何图案。门票外层绘有五彩火焰图案,装饰至腰檐外口。

塔的内部结构是一个直通心脏的楼梯到达每个楼层,每个楼层都有一个回廊。廊顶为砖拱,上施砖顶,雕有各种精美图案。四楼到七楼的天花板是木头做的,画在木板上。八楼以上,没有斗拱,而是砖砌拱顶。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这个塔的建造时间比较长,可能是因为材料的准备以及与辽国军事对抗的关系等等。,而且后来继续施工的时候,一些地方的设计也发生了变化。

塔上还有一些碑文,字迹模糊,但立碑的多是军人。比如纪念碑二楼,署名:王超部署在平定莱文路上,杨司由定州副司令员马步部署驻扎在消失营进行神州训练。这让人仿佛看到了当年来来往往的旗帜和远处的战争硝烟...事实上,定县以北就是当年的杨,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驻防之地。杨曾在这一带伏击辽兵。杨死于1014年,当时这座塔还没有建成。虽然未能登塔观察敌情,但或许他对塔的建造发表过意见。

辽帝塔自建成以来,经历了近一年的干旱,明清时期有过小修,但塔的结构和主体部分并没有改变。光绪十年(1884),塔东北外墙突然坍塌掉落,可能是多次地震造成这部分塔基础损坏,上部结构开裂,游客无法再登塔。这次局部坍塌意外地让人了解了这座砖塔的内部结构:塔的中心似乎是一根上下贯通的砖柱,砖柱的形状也是塔的形状,称为塔内塔。塔内的回廊、斗拱等结构也一览无余。

因为塔的高度很高,所以塔的第一层分为两层。上面的穹顶,用8块砖骨来承受一层一层挑出来的砖,结构独特。不久前,在二楼的夹层里,发现了五颜六色的北宋绘画和壁画,颜色焕然一新。因为这个夹层在建塔后不久就被封闭,与外界隔绝,所以能保存得如此完好生动,难能可贵。塔内嵌有数十幅北宋碑刻,是珍贵的书法文物和史料,也是研究宋代彩画和装饰的珍贵资料。

敌楼自建成以来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数千年的风雨侵蚀中,这座塔经历了十几次地震,但古塔依然巍然屹立。从1986开始,国家文物部门投入巨资对其进行整体处理和维修,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文物修复工程之一。65438年至0986年,来自全国各地的古建筑、力学、设计等方面的专家齐聚定州,开始对定州塔进行全面维修。修复定州塔,用了110000根杉木杆,巧妙地搭起了84米高的脚手架。就算整个框架在十级大风里,也不会动。搭建这个框架是一个漂亮的建筑。

经过17年的维护,辽帝大厦主体工程于2002年底竣工。我国著名建筑学家罗·曾多次到定州考察塔的建筑,并为其题词“中华第一塔”。在修复敌塔的过程中,在80多米高的塔体内发现了一盒用金属密封的金刚经。专家认为是清朝雍正元年修古塔时放进去的。同时发现三尊铜佛和一面锋利的铜镜,其中一面有明代弘治时期的字样。

寺塔建成后,每逢节日开放,形成习俗,吸引众多游客。登高望远已经成为当地引以为豪的活动。俯瞰,远远望去,北方的唐河如带,南方的沙河碧波荡漾,华北平原一望无际。令人耳目一新,赏心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