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视觉的产生和发展

机器视觉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Gilson提出了“光流”的概念,并在相关统计模型的基础上发展了逐像素计算模型,标志着2D图像统计模型的发展。

1960年,美国学者Roberts提出了从2D图像中提取三维结构的思想,引起了MIT人工智能实验室等机构对机器视觉的关注,标志着三维机器视觉研究的开始。

20世纪70年代中期,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正式开设了“机器视觉”的课程,研究人员开始大力研究“物体与视觉”的相关课题。

在1978中,David Marr发起了一种“自下而上”的方法,通过计算机视觉来捕捉物体的图像。该方法从2D轮廓草图开始,逐步完成三维图像的捕获,标志着机器视觉研究的重大突破。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机器视觉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研究热潮,方法和理论的迭代更新,OCR和智能相机的出现,逐渐引发了机器视觉相关技术更广泛的传播和应用。20世纪90年代初,成立了一家视觉公司,开发图像处理产品。接着,机器视觉相关技术被不断投入到制造过程中,使得机器视觉领域迅速扩大,上百家企业开始大量销售机器视觉系统,一个完整的机器视觉产业逐渐形成。在这个阶段,LED灯、传感器和控制结构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快了机器视觉产业的进步,并逐渐降低了产业的生产成本。

从2000年开始,更高速的3D视觉扫描系统和热成像系统逐渐问世,机器视觉的软硬件产品已经普及到制造业的各个阶段,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目前,机器视觉作为人工智能和电子、汽车等行业的底层产业,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发展前景良好。

欢迎来到机器视觉产品信息查询平台,超全的机器视觉系统产品线和海量的文档软件资源,满足您对机器视觉系统的一站式查询和下载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