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海平原的起源
当然,海水退去后的海底平原要适合人类和其他陆地或淡水生物生存还需要一段时间,大概是1000年以上。那么,东海平原与黄海、渤海平原共存多久呢?由于我国海洋学界对这一问题尚缺乏整体研究,我们可以用日本学者高宝良(1976)对这一时期日本周边海面变化的研究成果来说明,因为日本周边的海面变化应该与东海、渤海、黄海的海面变化基本同步。高宝良认为,海平面从654.38+万年前开始下降,7.2万年前突然跌破-60米,3万年前又跌破-654.38+000米,2.5万年前继续跌破-654.38+040米;17000年前海平面上升至100米左右,12000年前上升至60米左右,约8000年前达到今天海平面的高度。
海平面保持在60米以下约6万年,也就是说,60米以上地区的三海平原存在了6万年,海平面保持在100米以下13千年。一个海拔100米的三海平原也存在了约13000年。此时的三海平原已经可以囊括今天三海的大部分。海平面保持在-140米以下约7000年。这时,亚洲大陆与日本和台湾省岛屿相连。
在这样一个大陆上,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长的六万年,短的七千年),三海平原能是一片空白吗?要知道,七千年等于从仰韶文化到太空时代的所有岁月!更何况大陆有相当一部分存在了6万年,1.3万年!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这一时期的大陆原貌。古气候学研究表明,在大理冰期的高峰期,也就是距今30000 ~ 1000年前,寒冷和干旱是中国大陆的主要气候特征。南部湖南西部、贵州东部降温值为10-13℃,其中浙江约为12℃,渭南、北京约为14℃。多年来,在华北和中原地区发现了许多生活在寒冷气候下的哺乳动物化石,而毛犀化石的发生点分布在中原地区,这当然不是偶然的,而是取决于冰冻边界的南移。中国现代冻土区南界在北纬48°以北,而大理冰期冻土区南界在北纬34°左右,相差14°纬度。如果中纬度冰冻地区气温下降0.6-65,438+0.0℃,中国气温将比现在大理冰期低9-65,438+04℃。
这是一个结论,冰河期必定伴随着严重的干旱。在大理冰河时期的高峰期,由于气温骤降,冰缘线和永冻土带的南移,加上严重的干旱,温暖地带的大量植物和树木必然死亡,温带动物将离开家园,寻求新的天堂。我们的人类祖先会固执地留在原地吗?我不这么认为。它们大多会像其他动物一样离开陌生的环境,寻求新的天堂。当然,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人类会留在原地,与寒冷和干旱作斗争。
新天堂在哪里?我们的祖先有相当一部分会沿着自己熟悉的河流前行,最后到达相对温暖湿润、河网密布的海边。渤海平原、黄海平原、东海平原逐渐成为理想选择。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选择过程。
大家可能还记得一个神话。是麻姑的故事。晋代葛洪的《神仙传》中写道:神仙王元来到蔡京家,叫神仙麻姑。麻姑道:“我接手以来,见东海是桑田,到了蓬莱,水比以前略浅。会恢复到土地上吗?”这也是“沧桑”一词的由来。麻姑说东海是桑田还是陵地,是否包含了我们民族对过去的模糊记忆?我不这么认为!
《山海经》是我国最早的古代传说集成著作,目前国内外的历史学家、地理学家和地质学家对它都很感兴趣,因为其中记载的许多古代传说已经或正在得到证实。《山海经》研究专家何友琦先生提出《海经》中所描述的昆仑遗址就是今天的泰山,并在《海经新探》一文中作了严谨的考证。我很赞同这个观点。从这个角度看《海经》,很多原本难以解释的地方和部落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在《海经》中,昆仑山遗址是西方的一座高山,往往是人们可望而不可及的,有很强的神秘感。比如《海经》是这样描述昆仑的:“海上昆仑的集市是西北帝的都城,昆仑城,八百里见方,高在万仞。地上有木有草,长五搜,面上有九井,以玉为门槛。表面上有九扇门,门由开门的动物守护。神在哪里?八角岩赤水之际,不仁者不登岗岗岩。”留下昆仑传说的部落,一定是住在离这里很远的东方,否则,不会有这么强的神秘感。具体位置应该是在黄海平原。《山海经·海内经》的许多难解之谜,恐怕在三海平原都能找到。当然,随着海平面的上升,北方古人的活动集中在黄河流域,泰山已经失去了神秘感。因此,在人们的心目中,昆仑的市场被移到了更远的西部。
中国早期文明的重心是否曾经移向过三海平原,还有待海洋考古来确定,但根据陆地上现有的考古成果,仍然可以发现这种移动。众所周知。中国旧石器时代遗址很多,东北、华北、华东、关中、江南都有很多新发现。中国也有丰富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如仰韶文化、北新-大汶口文化始于七千年前的华北,河姆渡文化、大坑坑文化则是华南地区的代表。这些文化发展了农业种植技术和手工艺技术,畜牧业和艺术木的审美观念也很发达。
但是中国的考古发掘有一个缺失的环节,就是新石器时代之交的中石器遗址非常稀少,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址也比较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撰的《新中国考古发现与研究》一书指出:“中石器时代的研究一直是中国考古工作的薄弱环节。20世纪70年代以前,黄河流域能初步确定为中石器时代遗存的只有陕西沙源。1974年许昌荆灵信息正式公布,1976-1978年山西沁水夏川遗址发掘。发现了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中石器时代的遗迹,层位清晰。今后这批资料的公布,将对黄河流域中石器时代的研究起到推动作用。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也发现了一些线索,但信息是零星的。只有在最近几年,磁山、裴李岗和北首岭三个遗址才被发现和进一步揭露。……"。但需要指出的是,磁山、裴李岗、北首岭等下层遗址仅略早或相当于仰韶文化,并不早于8000年前。而且裴李岗和磁山文化也有相对成熟的农业生产和精神生活,显然不是最早的新石器文化。这一现象发人深省,因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到8000年前的过渡期大致相当于大理冰期的高峰期,这绝非偶然。
这么大的一块大陆上有很多旧石器文化和发达的新石器文化。为什么中石器时代文化的遗址如此难找?为什么很少发现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比较可信的答案是,这些遗址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渤海、黄海、东海之下,这里曾经是我们祖先当时的活动中心。到了8000年前,随着大理冰河期的结束,海水上升到今天的海平面,我们幸存下来的祖先分布在今天大陆的东、西、北、南,带回了三海平原发展起来的新石器文化,使得今天的新石器文化遗址遍布黄河和大江南北。
如前所述,大理冰期大约在654.38+0.9万年前开始脱落马蜂,大约在0.2万年前逐渐结束。气温迅速上升,海平面不断上升。到大约8000年前,中国的气温比今天略高,海平面基本相当于今天的海平面。在这四千年间,战争和洪水是当时的两大社会主题。晚冰的温暖不仅让海水奔流,还带来了暴雨和河水泛滥。暴涨的海水和泛滥的河流不断袭击着我们生活在三海平原的祖先,这种袭击有时是毁灭性的。残存的部落和幸存下来的人们涌向高地,离开他们生活繁衍了几千年甚至几万年的故土,回到他们远祖的土地。部落之间,先来者和后来者之间爆发了激烈的战争。我们历史上的英雄时代开始了,我们祖先的一些信息也开始在我们古代不完整的文字记载中显露出来。
甲骨文中把“过去”二字写成“声”或“卷”,说明过去发生的、给我们祖先印象最深的事件就是洪水,以至于把太阳底下肆虐的洪水当成了“过去”的同义词或象征,这真是一种可怕的记忆。这应该就是我们刚刚谈到的大洪水,姚舜禹与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尚书·尧典》中说,尧帝在世时,“汤被洪水切割,胡爱山香菱摇曳,浩浩滔天”。《孟子·滕文公上》也说“尧在位时,洪水横流,下处泛滥...谷物没有收获,动物也受到威胁”。尧时期的洪水主要是指海水的上涨。孟子夏曰:“尧时,水逆行,溢于中国,蛇龙之居,民不举。下面的是窝,上面的是洞。”水的“逆行”是指洪水向西流动。中国西高东低,河流一般由西向东流,只有海水上涨时。
由于此时主要的洪水威胁来自上涨的海水,姚派出的水利官炮采取了封堵的方法。在我国古代史书中经常可以看到“炮洪”、“炮障洪”等记载。在海水缓慢上升的时期,“堵”是防止海洋入侵的唯一有效方法。但枪面对的是海水的上涨,难以阻挡,最终以失败告终。
禹的时代是后来,据《吕氏春秋》记载。"于时,神不杀秋冬植物,于曰"木胜"。木气胜,故其色为尚青,其商为木。”植物秋冬不杀”说明此时黄河下游的气温已接近亚热带水平,从史料中可以看出这种气温变化始于禹。根据地质部地质力学研究所段万雕撰写的《中国东部晚冰期气候变化表》,中国东部从8000年前开始就处于相对高温期,比现在高2-3℃。比一万年前高7-8℃。基于此,可以认为传说中的大禹时代跨越了这个冷暖交替的时期。在此期间,海水大规模上涨基本停止,河水泛滥略有缓解。我们的祖先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到处都是死水和沼泽,在高温下散发恶臭,农业生产无法进行。”《山海经·黄达北经》曾写道:“* * *工部尚书,名为香瑶,九片,蛇身,自环。九土之食,食之为泽之源。不是苦而是苦。所有的动物都不会做任何事。如果你们互相残杀,那将是血腥和恶臭的,它的土地将无法居住。"
面对这种情况,大禹主要采取了“疏”的方法,《国语·鲁豫》中提到的“疏川导滞”就是对大禹治水的很好总结。大禹治水成功。从此,我们的祖先再也没有经历过这么大的洪水灾害,大禹成了中华民族的英雄。
与此同时,姚舜禹的部落联盟体系与* * *工、三苗等部落联盟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 *公是中国古代一个很有特色的部落。许先生在《中国古史传奇性时代》一书中指出:“通过流传* * *龚在古籍中的事迹,上至古代,下至,可以指出* * *龚是古代一个显赫的宗族,是* * *的一个地名,不为龚所知。.....但其创始在今,古无传。”徐先生的话很对。工作和水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甚至被奉为水神。但是,我们也可以仔细研究一下事实,看看* * *和它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它没有给后人留下一点开国之地的影子。
《淮南子天文训》说* * *工“怒而触不思山,天破,地绝失。天向西北倾斜,敌日月星移,地向东南不满,敌水尘归。”其实这是古人把地上的河水和远处的海水倒入东南低地的解释。《淮南子·本·景讯》更明确地认为* * *工是洪水的罪魁祸首:“舜时,* * *工撼洪水,桑树稀稀落落...全世界的人都去了秋凌,去了树那里。”
为什么人们把工人视为洪水的罪魁祸首?为什么要和工人打无休止的战争?
合理的解释应该是这样的:在大理冰期结束之前,工人等部落居住在三海平原深处,而姚舜禹居住在高处,或者跨越了今天毗邻的海陆。在冰河期结束后的洪水上涨中,* * *龚等部落联盟步步后退,与居于高处的部落必然发生战争。住在高处的人看到* * *龚去了那里,洪水也跟着去了那里,于是认为“* * *龚震动了洪水。”正因为* * *工人的家完全隐藏在海底,所以,“今天它的创始地在哪里?古无传说。”
山海经黄达Xi经说:“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不相让,谓之坏...还有余攻击* * *龚山”。坏山在哪里?《山海经》也说:‘有山不相让,名不正言不顺,山不相让,海入。清楚地表明,* * *工作者的根据地并不是群山环抱的大海。《鲁氏春秋乞人》也记载:‘豫东在榉树之地,日出九津...青山的故乡。注:“青丘,东海地名”的残存传说向我们表明,尧舜禹联盟在今天的海底与* * *工人发生了战争,* * *工人的家园也在海底的某个位置。
三苗的情况和* * *工差不多。据《山海经》记载,它生活在赤水以东。按照何友启先生的解释,赤水就是现在的山东沂水,沂水距离黄海不到100公里。因此,生活在赤水以东的三苗部落应该生活在黄海平原。
尧、舜、禹部落与* * *工、三苗等部落的战争,最终以前者的胜利而告终。尧、舜、禹部落巩固和扩大了在东方的统治,“流* * *工于幽州,逃三苗于三危。”把这些洪水的幸存者赶到周边地区。
长期以来,中国神话发展史上有一个难以解开的谜团,那就是为什么在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特大洪水的传说和创世纪的史诗广为流传,而在中原和东部沿海地区,只有零星的防洪记载?现在看来,原因已经很清楚了。由于姚舜禹的部落联盟居住在高地,洪水并没有对他们造成灾难性的打击,遭受洪水的幸存者被姚舜禹驱赶到偏远地区。因此,灾难性洪水的蔓延集中在这些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