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逃兵
1867年,15岁的方伯谦考入福建船政学堂,从此开始学习海军。在洋务运动的浪潮下,清政府于1876年派出船政学堂的第一批留学生赴欧洲学习考察,方伯谦是其中之一。回国后编入北洋舰队,任远航船管带。
1894是方伯谦命运的转折点,也是清朝命运的转折点。朝鲜东学党起义爆发,日本增兵朝鲜,战争一触即发。方伯谦率领“济源”号和“广益”号等船只护送运兵船,在丰岛沿海遭到日本船只袭击,引发了丰岛海战。
战后?济源?、?广益?第二艘沉着应战,多次击中日船。激战中,广益?舵毁,伤亡惨重,无力回天。先撤退,剩下的济源舰孤军奋战。双方实力悬殊,济源舰败于日舰?吉野?方伯谦说,从后方追击,下令先挂白旗,然后再挂日本海军旗,但是呢?济源?没有停火,掉头从西北方向离开。
方伯谦的行为真的是胆怯和懦弱的表现吗?
第一,整个交战过程中,日军三舰围攻济源舰,敌情悬殊。
其次,济源的航速为15节,吉野的航速为23节。
济源装备1克虏伯前主炮210mm,1克虏伯后主炮150mm,2门47mm客家单管速射炮,9门37mm客家单管炮,4门金陵机器局制造的青铜炮,4门15寸鱼雷发射管。该舰装备有大量大口径速射炮。主炮是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生产的4门6英寸40口径速射炮。火炮内膛长6096 mm,战斗部重45.4 kg,初速671 m/s,有效射程8600 m,射速7发/分钟。
第三,根据甲午海战系列中的记载,济源虽然悬挂了白旗和日本海军旗,但并没有停船。当吉野正要追上齐远时,齐远突然停止了射击。日舰逼近济源后,济源突然开火,一颗子弹击中日舰平台,第二颗子弹击毁舰首,三颗子弹击中舰身,吉野只好撤退。济源号虽然挂了白旗,但是并没有停火,说明并没有真正投降的意思。士兵是奸诈的,但这只是战场上的一种战术。
这样实力悬殊,以1对3,哪里来的胜算?所以,光挂白旗不足以说明方伯谦临阵脱逃,反而证明他审时度势,保存了北洋舰队的实力。
黄海海战地图
在黄海海战中,丁说:?首先,撤退,带领队伍陷入混乱,而广佳会逃走。真的是怕死吗?
根据日清战争的记载,双方交战后,丁双腿受伤,刘接任统帅。北洋舰队虽然遭到日舰攻击,但仍能保持队形。只有朝勇和杨威在左翼舰艇的配置外犹豫不决,济源被日军舰艇攻击,躲出行列,在舰队右舷后方约3公里处,然后向旅顺方向逃去,广佳紧随其后。
电影《甲午战争》中的方伯谦(剧照)
济远舰二副阿天德写《不义海的故事》,说:?广佳在参战后大约一点钟退出了战斗?。根据这种说法,方伯谦领导了一艘长途轮船?先逃?不成立,但作者是济源舰的,有为他开脱的嫌疑,不能完全相信。然后呢。扰乱船阵?这个指控又是真的吗?
首先:北洋水师各舰速度不一,但编成一队。结果如何呢?超级勇敢?、?杨威?这样一艘旧船脱离了队伍,遭到了第一批日军游击队的袭击。
第二:北洋舰队在他进入射程前提前开火。而是走上舰桥,指挥旗帜降落。指挥官倒下了,北洋水师失去了统一指挥,所以阵型混乱。
第三,日军组织吉野等四艘快舰作为游击队,猛烈攻击北洋舰队最薄弱的右翼,击沉?超级勇敢?揍?杨威?后来,火被设置为攻击致远舰和远处的船只。北洋水师的舰艇各自为战。在日军的攻击下,前后顾不上,造成混乱。
所以就算齐远临阵脱逃,也不至于乱了阵形,这应该是丁指挥不当的结果。
至于姬塬,他逃跑的时候撞上了受伤的阳尾舰,导致阳尾舰被毁。济源逃往旅顺,杨威却向大鹿岛方向撤退,两船反方向而行。他们怎么会打起来呢?所以壶养胃不宜背在船上。
济源舰与扬威撤离方向
然而,方伯谦声称该船严重受伤,电池被摧毁,没有防御,船头漏水,所以它被送回整修。这种说法也是不成立的。负责济源舰炮务的德国驻外军官哈弗门说:济源舰只有两门炮受损,并非全部不能使用,也没有漏水,没有严重到无法继续战斗。
战斗结束后,8月24日,清政府下令罢免方伯谦,并于8月25日凌晨5时将其处决。方伯谦甚至没有机会为自己辩护。所以很多人认为被处死,是因为李鸿章为了挽救丁和他自己的权力,把北洋水师的败局归罪于,把许多莫须有的罪名加在他身上。
黄海海战不会因为方伯谦一个人退缩而影响战斗的结果。但作为北洋舰队装备第三强的舰长,在战后仅三小时就退出战斗,是一种怕死的行为。如果他是无辜的,他永远不会被说服,也很难原谅他。
参考《甲午战争》
日清战争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