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叙事方法讲授基本史实

历史是由无数的历史事件和现象组成的,错综复杂,包罗万象,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形成历史发展的系统线索,体现历史发展的规律。一个史实是前面一件或几件事的果实,以后成为一件或几件史实的原因,所以历史课的教学要把握知识结构,提纲挈领,突出重点。注重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教材的内在紧密联系和线索体系。

新课改重视学生的探究和活动,但绝不是教师要停止说话。为了达到目标规定的内容,教学方法还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关键是教师如何从当前的实际出发,赋予传统的教学方法新的内容,使之具有启发性。因此,在教学中要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教学。所谓优化,就是不断克服其弱点,吸收其他教学方法的优点,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来说,就是利用新教材本身易学的特点,让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力争做到重点让学生讨论,规律让学生找,总结让学生讲,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善于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师的指导作用也很重要。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疑神疑鬼,多思考多提问,组织学生讨论,变单向的信息传递为师生间的信息交流。

同时,教学也要尽可能利用直观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比如适当展示历史地图、历史图片、文物和模型,利用视频和多媒体技术进行讲解,会有效增强故事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我通过媒体资料展示、学生阅读、画图阅读、总结提问等方式,让学生学习并加深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理解,为理解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的形成打下基础。

当然,教学应该是教与学相统一的过程。如果要在历史课堂上成功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我们应该在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上下功夫。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关键在于教师的创造性发挥和教学技巧的恰当运用。所以老师一定要在“说”上下功夫。讲课时,首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进入最佳心理状态;其次,要重启开发,促进内化,提高监控学生智力活动的有效性;还要赋予教学语言以动态的艺术特征,使教学内容和形式达到完美的统一。如何从这三个方面优化和改进教学方法,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