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北碚下坝旧址复旦大学信息
抗战时期,复旦大学从上海西迁,师生行程五千里。1938年2月,选择了重庆北碚东阳镇下坝。在困难的条件下,它坚持教学,勤奋学习。五院现有22个系,2个专科,2400多名师生。以张之让、陈望道、、洪深、孙、张锦仪、曹禺等著名教授为代表的广大进步师生,紧密团结在中国周围,高举抗战、团结、进步的旗帜,积极开展各种救国运动,使复旦成为大后方坚强的民主堡垒。1938年7月,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党支部在北碚成立,1944年2月,中国学生指导会也在这里成立。复旦大学6月迁回上海后,1946,在重庆的校友在此创办私立湘惠法学院,直至解放。
复旦大学旧址有两个完整的部分:一是登慧堂,是复旦大学西迁后新建的第一个小礼堂,以老校长李登辉命名,是当时复旦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在邓辉会堂前,于1987年4月建造了“抗战时期复旦大学旧址”纪念碑。周古城题写了纪念碑的名字,背面的题词由复旦大学校长谢希德题写。第二,冰墓位于邓辉大厅的右后方。孙教授是当时复旦大学的院长和法学院院长。五四以来,他投身爱国运动,一生追求真理。1937年,他创办了中国第一期《文摘》杂志,并在其中发表了斯诺撰写的《毛泽东传》,第一次向国民党统治区民众公开介绍这本书。1940年5月27日,日军飞机轰炸北碚,6名复旦师生遇难,韩冰教授也不幸遇难,时年37岁。文化界名人发表文章悼念“缺少一个讲真话的人”,李登辉校长等人刻上“复旦大学师生之死题词”。1987 65438+2月11,北碚区人民政府将韩冰教授墓从下坝后山移至邓辉堂右后侧,并新建了墓地。周古城为孙教授题写墓志铭并迁坟。
1992 3月19,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复旦大学旧址为抗战时期重庆市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2月,65438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6月复旦大学105校庆期间,在市政府、区政府、上海复旦大学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更新了展馆,并邀请市领导于4月6日重新开馆。(充分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主义精神、执着创造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展现了北碚为保存民族文化做出的杰出贡献。北碚在保存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民族文化构成了北碚历史文化的特定内涵,成为北碚历史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