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后现代哲学博士

后现代主义哲学的社会历史根源

后现代主义及其哲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它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首先,从经济和政治上看,随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更加突出,国际垄断资产阶级的竞争日益尖锐。20世纪以来,帝国主义在短时间内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铁一般的事实彻底揭穿了资本主义是理性王国,是人类天堂的神话。这在逻辑上不可避免地积累了人们对资本主义的负面感受。后结构主义作为后现代主义哲学理论的源头,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法国。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使阶级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原有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产生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即中产阶级,包括白领和从事生产管理的技术人员。他们的社会地位介于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他们不仅不满垄断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和意识形态控制,而且厌恶传统价值观。此外,现实生活中的竞争压力和快节奏的生活使他们在思想上倾向于多元主义、相对主义和自由主义。它们是后现代主义的重要社会基础。

其次,从科技发展来看,新科技革命的兴起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加强了人们对自然的控制,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人口爆炸、生态平衡破坏、军备竞赛加剧、人文精神丧失等等。正是这些问题对人类中心主义和工具理性主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助长了人们对现代社会和现代观念的怀疑、厌倦和否定。科技发展进入信息时代后,出现了两个容易使人们认识出现偏差的新问题:

首先,高度发达的计算机技术可以用于虚拟现实。由于虚拟技术的发展,客观现实的认知地位似乎大大降低,甚至可以说客观现实不值得像以前那样认真对待。人们似乎只是在处理一些信息或符号。从感知真实的角度来看,虚拟现实和客观现实似乎没有什么区别。在这种似是而非的理解偏差中,有一种对现实世界的怀疑和否定。

二是知识的性质发生了变化,表现为:一方面,知识越来越只是信息,不再强调自身与现实的关系;另一方面,知识的获取、整理、控制和利用越来越脱离其传统定义,成为简单的商品交换过程。这两个方面是二合一、一分为二的,即知识的生产只是为了销售,消费是为了在新的生产中增殖。为此,知识必须能够转化为有用的信息。依赖于信息技术的知识,只有能够进入网络流通过程,才能称之为知识。网络正越来越广泛地支撑着人们的生活、思想甚至情感。这样很容易使人认为知识的发现和传播似乎与真假无关,科学不再与一种崇高的目的联系在一起,真理和正义具有了语言游戏的性质。在这种屈从于信息霸权而陷入偏差的似是而非的认识中,也包含着对真理和客观性的怀疑和否定。

以上两点,* * *共同构成了后现代主义哲学陷入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崇尚主体性和相对性的重要认识论根源。此外,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由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变,文化被广泛纳入商品生产范畴,消费文化出现,使精神文化的生产由贵族地位、高雅格调降为普通商品生产。然而,商品的供求关系促使文化生产不断变换形式,于是文学、艺术、影视等领域的作品变得五花八门,没有主体性、权威性、历史性和深度的文化成为当代西方文化的重要形式,这也孕育了一种不同于现代主义的、以宣扬不确定性、易逝性、深度和碎片化为特征的后现代主义思潮。

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二重性

一切都一分为二。后现代主义哲学在西方哲学发展中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需要辩证分析。

自尼采以来,大多数后现代哲学家都揭露和批判了现代西方哲学的内在矛盾和缺陷。比如他们指出,尼采、弗洛伊德、海德格尔虽然摧毁了传统的形而上学(本体论),但他们仍然没有摆脱形而上学。他们的意志、本能、存在也被确立为世界的本体,存在明显的逻辑矛盾。再比如,他们指出,传统理性主义不仅忽视和否定了非理性因素的作用,而且极大地夸大了理性的作用,导致了理性的泛化、绝对化和神秘化,最终使哲学变成了理性的宗教。这等等无疑是积极的,有启发性的。

西方传统文化具有重视中心、维护结构、尊重历史等特点。,而后现代主义则反其道而行之,极力鼓吹边缘、低俗、解构、非理性、历史断裂等。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分析。虽然片面、偏激,但也提醒我们社会生活、文化生活的非主流方面。建议在分析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时,辩证地看待理性与非理性、中心与边缘、崇高与低俗、结构与解构、延续与断裂的关系,有利于我们辩证地吸收西方传统文化和后现代主义可取的方面,扬弃各自的缺陷。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资本全球扩张的加强,战后西方社会在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统治下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近年来,特别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在意识形态领域赞美、美化资本主义,以资本主义为方向、为榜样,似乎成了一种时尚。后现代主义作为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揭示了主体死亡、幻灭、传统失落、文化虚无、舞蹈学院等观念和心态,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西方社会的理想危机、信仰危机和文化危机。此外,后现代哲学作为一种社会批判理论,也从不同角度揭露和批判了当代西方社会的各种矛盾。比如德里达的《马克思的幽灵》中,为了用事实反驳福山对历史的最终结论,他一下子列出了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十大弊端。例如,日益严重的失业、无家可归的公民参与国家民主生活的权利被大规模剥夺、外债和其他相关机制的恶化,使大多数人类处于饥饿或绝望的状态,黑手党和贩毒集团日益蔓延,国际机构受到各种限制。国际法的实施主要由特定的民族和国家控制,这一事实对我们全面认识西方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趋势有一定的启示。

当然,后现代哲学也有消极的一面,突出表现在其人文精神的价值取向上。具体来说,就是其反基础主义、反本质主义、反理性主义的倾向,导致了放逐理想、回避崇高、消解责任、不义、不道德、进取、享乐的态度,是消极的、颓废的、危害极大的。总的来说,后现代哲学本身的积极因素并没有改变其固有的思想倾向和理论本质。后现代哲学,尤其是激进的和消极的哲学流派,借助于逆向思维分析的方法,拒绝了现代哲学中的唯物主义传统,以拒绝形而上学(本体论)和反对基础主义、本质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形式继承了唯心主义传统。它消解了思维与存在的对立统一原则,否定一切真理知识的存在,认为现象背后没有本质,历史上没有规律,所以在世界观上是以崇尚主体性和相对性为特征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聪明人通过别人的错误来纠正自己的错误。后现代主义哲学对进入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西方社会的矛盾和文化现状的分析和批判,对正在走向现代化的中国人民也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