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的内涵主要有哪四个方面?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悠久的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母体和基础。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发现了数千处新石器时代的原始农业遗址,最早的距今已有一万年。考古证明,五六千年前,我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许多地区都有相当发达的农耕文明。在漫长的传统农业经济和社会中,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化。灿烂的农耕文化不仅决定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也描述了中国人的伟大和骄傲,它仍然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尤其是农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农耕文化受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冲击,在今天的全球化浪潮中,它更受到传统中断和特色丧失的威胁。因此,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的内涵和当代价值,并对其进行保护、传承和利用,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1.主要内涵
农耕文化曾经覆盖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那么,农耕文化的内涵是什么?西北师范大学彭金山教授将其概括为“适时、适度、守纪、和谐”。
(1)“适时”农业生产最直接的联系就是时间和节气。在中国古代,人们基本上生活在按照自然节奏和农业生产周期安排的时间框架里。在《夏郑潇》中,夏朝的历法、天象、物候、气象以及相应的农耕活动都被罗列在一起,以方便民众。后来,一年被分为24个节气,人们
根据节气安排农事活动。直到今天,节气仍然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依据。农业生产是根据节气、物候、气象等条件进行的一种季节性很强的劳动活动,时效性很强。所以,它是千百年来人们恪守的原则,“不违反农时”是一代又一代农民心中的“圣经”。“富而耕者也,生也,地也,养也,天也”;“是时不我待,是时不我待”(《吕春秋·时评》)。“一切修炼的根本在于乐趣”;“时间之和,天时地利人和。”及时,体现了前人对自然规律的重新重视。
(2)“宜”主要是针对“地”,即适宜、适合。中国传统农业强调因时、因地、因事制宜,把“三适宜”作为一切农业措施必须遵守的原则。种庄稼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选适”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我们的祖先早在农业活动中就懂得了“择其善”的道理。周祖农耕文化中的"地权相合"、"阴阳相合"等观念是"择地"实践经验的总结,对人们认识自然、从事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准则”,即规范、准则和秩序,是人与自然长期互动形成的实践原则。农耕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蕴含着“以农为本、以和为贵、以德为重、以礼为重”的优秀文化品格。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对中华民族坚忍不拔、崇尚和谐、顺应自然、因地制宜、勇于创新等优秀品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