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额济纳突厥部回归祖国三百年。
阿拉波·儒勒是居住在伏尔加河流域的阿玉其汗的哥哥纳扎尔玛穆特的儿子,也是图尔库特部始祖翁汉的第13代孙。1698年(康熙三十七年),阿育王汗派阿拉波朱尔斯和500名精兵从伏尔加河流域出发,以泡茶拜佛为名,前往西藏朝拜。次年,他派人去北京见康熙皇帝。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清廷封阿拉波珠尔为孤山之子,赐牧党色尔腾。此后,以阿拉博珠尔的官印为标志,自然成为额济纳土尔扈特部的第一代宗主,额济纳土尔扈特部形成了独立的分支。封后该部与清廷关系日益密切,期间准噶尔汗国扩张侵略,清廷出兵征服。1716年阿拉波珀尔求战。得到批准后,他亲自率领500名精兵配合清军攻克加尔丹。同年,阿拉博·珀尔去世,他的长子钟丹接任。钟丹之后,他带领他的部队与清军合作,再次征服加尔丹。由于该部骁勇善战,战功卓著。1729年(雍正七年),钟丹从贝子升为多洛贝尔。在多次配合清军攻克准噶尔后,又怕其掠夺,乞求内迁。经批准后,该部于1731(雍正九年)在额济纳河流域找到了一处牧场,1740(乾隆五年)钟丹去世,长子达尔扎特被袭。1753年(乾隆十八年),清廷将其编为独立旗,授予扎萨克印(扎萨克为旗帅,清朝《变法通考》:“各旗建其长,说扎萨克治其事”),原名额济纳老土尔扈特旗。因为回归后的特殊地位和战功,不在57旗之列。还有,因为额济纳旗的蒙古族是万里东归土耳其的先行者,所以被称为“老突厥部”(有些去伏尔加河的人被分为新老突厥部,即在1630年,赫勒克率部为老突厥部,在1758年,舍冷率部为新突厥部)。地区行政建制名称与蒙古族部落名称的组合,构成了额济纳老图尔库特的特殊旗帜。
额济纳土尔扈特正式成立后,1767年(乾隆三十二年),罗长子旺扎勒·车灵接任;1783年(乾隆四十八年)下令世袭更替(清朝所有爵位都受到打击,世袭者永远加“世袭更替”字样);1869年(同治八年),扎萨克·贝尔达西·车灵在与闹事的穆斯林的战斗中被杀。1879年(光绪五年),清廷封达西为车灵郡王;1913(民国二年)达西贝勒郡王被授予亲王爵位(这里有六个内扎萨克骑士,分别是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伏国公、太吉塔布);1930年,吐蕃巴雅尔攻为扎萨克郡王,死于1938年3月;同年7月,其弟塔旺加布接替扎萨克,任额济纳旗守备司令,并被授予中将军衔。
9月27日,1949,达旺加布、中将国王和额济纳老图尔库特旗扎萨克县旗防司令部,代表旗内各族人民,致电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表示接受中国和北京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以电气化为标志,额济纳旧图尔库特和平解放,额济纳和全旗各族人民真正获得了新生。
新中国成立后,额济纳土尔扈特部和额济纳旗全旗各族人民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为西北边疆的开发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1958年,我国第一个导弹综合试验基地在额济纳旗建立,旗内各族人民积极支援国防建设,放弃了最好的草原,为国防做出了巨大贡献。
1998是额济纳图尔库部回归祖国300周年。为铭记突厥部先辈万里毅然回归祖国的英雄壮举,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开创额济纳更加辉煌的明天,额济纳旗旗委、旗政府于65438年8月28-30日在达来呼布镇隆重举行“额济纳突厥部回归祖国300周年”纪念活动。
蒙古族吐尔克胡图人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发展史的一个缩影。额济纳·图尔库图回归祖国的300年历史,是中华民族维护祖国统一和团结的爱国历史的一部分。“额济纳突厥部回归祖国300周年”纪念活动必将成为额济纳发展史上的一座历史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