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转自纸网,有兴趣可以看看。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空间最广、人数最多的文字之一。汉字的创造和应用不仅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也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汉字的演变

关于汉字的起源,曾经因为仓颉造字的传说而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大量的考古发现,这个面纱逐渐被揭开,露出了本来面目。大约6000年前,半坡遗址等仰韶文化遗址的陶器外壁上就有50多种雕刻符号。它们规划整齐,有一定的规律性,具有简体字的特点,这可能是汉字的萌芽。

在大约四五千年前的大汉口文化遗址和金良文化遗址晚期的陶器上,发现有比较工整规整的图形描述,是早期的图形文字。

20世纪80年代初,在河南登封夏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发现了更完整的文字。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学者确认的、有确切时间的最早的书面语。商周时期,常用的字是甲骨文。这是一种成熟而系统的文字,为后世汉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之后流行的金文(金文铭文)字数有所增加,但形制变化不大。春秋以后,由于军阀割据,“字形各异”。秦统一后,为巩固统治,始皇帝命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太史令胡武靖等。对文字进行整理,并以秦国的原始文字为基础,制定了篆书作为标准字体,在全国通用。后来,边程根据当时流行的字体,整理出更简单的字体隶书,作为日常用字在全国广为流传。曹魏时代,钟繇创立了真迹(楷书)。至此,汉字的演变已经完善。不仅如此,自东汉末年以来,汉字的书写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即书法。第二,汉字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1.汉字对日本文字的影响。虽然日本民族有着古老的文化,但它自己的文字创造得相当晚。长期以来,它的人民以汉字为载体传播思想,表达感情,称之为“实名”。五世纪初,日本出现了一种借用汉字的拼音字母,叫做“假名”。到了八世纪,用汉字标注日语发音相对固定,其标志是《叶晚集》的编纂,因此被称为“叶晚笔名”。是纯日语语音书写的基础。日本汉字的最终创造是由吉备真备和大师空海完成的。两人都在中国唐朝生活过很长时间,对汉字有很深的研究。前者根据标准拼音汉字的偏旁部首创建日语“片假名”,后者利用汉字创建日语“平假名”。虽然假名从十世纪开始在日本流行,但汉字的使用并没有被废除。时至今日,已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日本文字,仍然保留着1000多个简化字。

2.汉字对韩国文字的影响。朝鲜文字被称为谚语。它的创造和应用是古代朝鲜文化的重要成就。其实中世纪的韩国和日本一样,没有自己的文字,而是使用汉字。新罗统一后,略有改观。当时,薛聪曾经创造了“官读”,即用汉字代表韩文助词和动词,辅助阅读中文书籍。最后因为语言不同,无法普及。李朝初年,世宗在宫中设谚局,令郑林之、程三文等人制定谚文。他们根据中国的音韵学研究朝鲜语音学,创造了11元音和17辅音,并于公元1443年出版。

2008年,《训练人民纠正他们的发音》出版并投入使用。朝鲜从此有了自己的文字。

3.汉字对越南语文字的影响10世纪以前,越南曾是中国的一个郡。秦、汉、隋、唐都有官员在这里统治,所以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越南独立后,汉字一直被用作上层人士交流、学校教育和文学作品的工具。直到13世纪,越南才有了自己的文字“南”。子南是以汉字为基础的新词,以形声字、借字、识字等方式表达越南语发音。到了十五世纪,南字遍布全国,完全取代了汉字。总之,汉字词汇丰富,博大精深。它是中华几千年文明的载体,也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不仅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悠久灿烂的文明,而且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为世界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