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坝口纪事报

题记:夏季巢湖百年一遇洪水,西坝口是巢湖市防汛抗洪的前哨。

六月份下了几场大雨,我看了看巢湖西坝口的水情,发现水位很低,甚至比枯水期还低。

这时,其他地方传来“狼来了”的叫声。

巢湖汛期的舒适局面归功于那一朵神奇的牡丹花?

巢湖南岸,背靠银屏山,山上有一个仙人洞,长达数十里。据说能藏65438+万兵。洞口上方的山崖上,有一株千年牡丹,原副省长、书法家张手书“银屏花”四个大字。

你能在没有人工保护的情况下,在悬崖的缝隙中生存下来,而且上下都够不着,想管也管不着,真的很神奇。牡丹花每年围绕谷雨开放,颜色纯白,更显高贵。

仙洞前有一座牡丹亭。借助双筒望远镜,游客可以一瞥白牡丹。从1997开始,巢湖市每年4月都会举办牡丹节,南京、上海的游客络绎不绝。

为牡丹花举办观赏节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这真的是“山不高,仙不出名。”仙者,牡丹也。

一处有利一方。既然仙女牡丹落户了巢湖,那就要给巢湖的村民带来一些实惠。这个福利就是预报当年的丰枯雨水,让大家早做准备,未雨绸缪。这是她的另一个独特之处。

五朵花开的时候,那一年风调雨顺;花少于五朵就有干旱,花越少干旱越重;另一方面,如果有五朵以上的花,就会有更多的雨。到了七八朵的时候,就预示着会有洪水。

今年,谷雨牡丹开花了,数量达到创纪录的20多朵。市民们争相告诉对方:“太好了!今年要发洪水了!”

如此高风险的预警,自然会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于是巢湖闸早早开闸放水,去库容。

所以,到了汛期,各地都是频频告急,而巢湖却安然无恙。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进入7月后,形势急转直下...

仙女牡丹照顾了巢湖,却照顾不了别处。

7月以后,长江流域雨水持续不减,河水大幅上涨。

巢湖通过玉溪流入长江。本来巢湖的水位就比玉溪河入海口的凤凰颈河高很多,这样湖水就可以流入河流本身。

然而,目前的情况是相反的。长江水位暴涨,很快就超过了,河水开始倒灌巢湖。

以前出现这种情况,只需关闭河面凤凰颈排灌站的水闸,就能阻断河水倒灌。或者关闭另一端的巢湖闸,也可以防止河水入湖,但玉溪河两岸的压力要大得多。

今年,情况有所不同。长江已经超过巢湖水位10米。为了减轻芜湖、马鞍山等下游城市的压力,巢湖从7月中旬开始担负起为长江引水蓄洪的重任。

这是中国的抗洪游戏。

7月17日,巢湖西坝口第二平台被淹没,西侧水上走道栏杆仅高出水面一尺左右。

一般情况下栈桥离水面一米多,桥上栏杆一米多。这意味着此时的巢湖水位已经超过正常水位约1.7米。

天还在下雨。

暴风雨中,几名女子翻越一处站台的临时护栏,在台阶上洗衣服。有的人穿雨衣,有的人不穿雨衣,有的随从打伞。

生命就是这么顽强,洪水来了,日子还得过,衣服还得洗。

担心是难免的。一个女人一边穿衣服一边喃喃自语:“天啊,什么时候会下雨?”

7月18,栈桥栏杆只露出一条线,水位上涨一尺,离坝堤只剩四步。

在雨中短暂休息时,一名女子穿着高统靴和塑料马扎,坐在水中的平台上洗衣服,看起来很安全。

她大概习惯了这种水上生活。

下午,官方宣布7月8日城市防二级应急响应由15升级为1级。

一场战斗开始了。

晚上,儿子下班回来说,我要去防汛了。

10岁的孙子马上拜道:“爹,你也要防汛吗?”

“当然。”儿子回答说:“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跟着爷爷去巢湖大堤,值班防汛。”

生在水乡,防汛抗洪是几代人的事。

原巢湖市委常委胡同志是外地人。他在巢湖工作了近两年,曾感慨地说:“巢湖人不擅长经济,但擅长防洪。”

这胡也有一套创造的办法。他用一年时间,把巢湖打造成国家卫生城市,城里的公厕达到国家一流水平,比很多人的厨房都干净,吸引了外地人来窝里看厕所。那时我才知道世界上还有一个“世界厕所日”。

胡同志是一个务实的领导人。虽然不太擅长防洪,但他认可巢湖人的防洪能力。作为领导,这就够了。

今年是20多株牡丹花的洪水预报年,有一套防洪措施的巢湖人将面临新的考验...

官方消息:截至7月11日上午,巢湖中庙站水位达到12.82米,巢湖西站达到12.77米,均超过历史最高水位。

19早上8点多到达西坝口的时候,湖水已经漫过最后一级台阶,到达大堤。在我的记忆中,这应该是巢湖的最高水位了。

这个时间点比官方发布时间早了两个多小时。

堤面上已经竖起了1米多高的沙袋。

沙袋,已经长大了巢湖大堤,守着湖中的湖。

市民纷纷来到西坝口。他们都和我一样关注巢湖水情,西坝口是了解巢湖水情的最近窗口。

在坝口东侧,遇到一位刚从巢湖闸过来的老同志。他动情地告诉大家,巢湖闸开了16口,河水汹涌入湖。

巢湖门有24个开口,其中16已经是三分之二了。

还在下雨,河水还在倒流,水位还在上涨。

自昨天下午3点进入一级应急响应后,抗洪战役正式打响,各界群众紧张有序地奔向大堤各段。

西坝口段是城防的重中之重!

这是通往市区的门户,如果失守,就难逃一死。

这里的大堤也是最脆弱的,比其他地方低近1米,更容易垮。

这里需要一个强壮的士兵。

党员突击队上去了。

青年突击队一个接一个地上去了。

武汉的疫情是这样,巢湖的洪水情况也是这样。

这就是中国的力量!这就是巢湖的力量!

专业救援队“安能”首次入驻巢湖,在西坝口安营扎寨。他们带来了专业的救援队和高效的机械。

晚上8点,再次来到西坝口,只见灯火通明,运沙的大卡车来来往往,挖掘机轰鸣着往卡车里灌沙。

西坝路已经临时封闭,临时栏杆已经放置。除工作车辆外,其他车辆不得进入。

交警密集执勤,对试图进入的车辆和行人进行阻拦和劝导。

警戒线外,现场人头攒动,人们都在密切关注。大家都很安静,自觉服从交警。那些骑电动车来的,被交警拦下,笑嘻嘻地转过身去。

站在我旁边的一个人,看着对面帐篷上的大横标,突然说:“这个名字有问题!”"

其实我早就注意到那个横幅,是安能集团救援队的简称,红底黄字:“中国安能救援”。

这个缩写字面上有歧义。“安能”在意义上是个疑问词,表示“怎么能”。安能与救援有关联,救援被否定。最好用全称——中国安能集团救援队,这样就不会有歧义了。

相信现场很多人都会注意到这个名字,但大家都不会说,也不想碰倒霉。这家伙嘴快,脱口而出,但只说了一句,后面也没解释。也许他意识到了,不能再说什么了。

其实唯物主义者并不关注这些。物质第一,效果最大。

大哥从农村打来电话,问我窝城现在怎么样了。并告诉我,高哲已经被洪水淹没了,侄子马丽的家已经被淹了半个人。

他关心我家人在巢城的安全。

我跟他说,巢城这边防洪很紧,现在市区很安全。

大哥说,这样好。

我问他村子现在怎么样了,他说村子很安全,水再大也淹不到。我觉得是对的。这个村庄建在一座地势很高的小山上。

大哥还说,高哲镇被淹了,没法卖菜。

去年的这个季节,大哥每天都去高哲镇卖冬瓜。

不过大哥觉得这些都是小事。反正家里的冬瓜一时半会儿坏不了。

放大看,这其实不是小事。卖菜的进不了城,城里的居民也买不到菜。这是洪水形势下的围困。

7月20日早晨,雨过天晴后,我的精神为之一振。

事实上,这种好天气只持续了一天,当天晚上就开始下雨了。

但我还是抓住了这个机会,骑车去了巢湖门。我想亲眼看看河水是如何倒流的。雨天打伞走,只能去西坝口,去巢湖门需要自行车辅助。

8点半,很多人站在桥的两边看水。

我把自行车停在人行道上,匆匆走向闸口湖边。如果河水倒流,这就是出口,出口应该比入口看得更清楚。

穿过人群,下了几步,就到了理想的观测地点。抬头一看,吓了一跳:湖水翻滚着浪花,冲向大门。

这不是河水倒灌,而是巢湖开闸放水!

很奇怪。昨天说巢湖闸开16口引水入湖。今天怎么逆转?

奇怪归奇怪,心里还是高兴的。既然正在放水,巢湖就有希望了。

立即返身,过了马路,踏上玉溪河大堤,来到巢湖闸对岸。

透过垂柳之间的缝隙,我看到波浪沿着大门汹涌而下。可惜距离有点远,手机无法显示滚滚波涛。

大堤上有个帐篷,是某单位防汛用的。我转身进去了。我看到里面坐着一男一女,就问了。那位女士告诉我,巢湖水闸昨天晚上开始放水,因为开闸前管理处的喇叭要反复广播,所以她记得很清楚。

前几天她还跟我说,真的是倒灌。

水势变化真的很快。19早上还在倒灌,晚上就变成下游了。中间发生了什么?

无非两种情况。一个是长江水位下降,玉溪河可以流入江中。另一个是巢湖告急,凤凰颈站开机排水。

无论哪种情况,巢湖开闸放水都是不争的事实。说明在这场“棋局”中,巢湖没有成为“弃卒”,是幸运的!

虽然开闸放水,但由于上游压力不减,巢湖水位仍在上涨。

回来的路上,经过了西坝口。我下车一看,沙袋堤后面,湖水已经溢出了原来的堤面2寸左右。在沙袋堤前,沿着垂柳拉起了长长的警戒线,每隔十米就有一名交警站岗。

这个水位要拍下来。我拿出手机,拉起警戒线,钻进去。还没站稳,旁边的小女警惊叫一声:

“哎!你为什么进来?”

“我拍张照就走。”

“不,不!你一进来,其他人都进来了。”

你说得对。愤怒地走出来。退而求其次,我站在路边的一个小沙堆上,高高举起手机勉强拍了一张照片(见下图)。

第二天中午,官方发布了最新消息:

7月21日10: 24,巢湖中庙站水位已达到13.36米,为巢湖防洪百年一遇标准。

百年一遇,也就是说今年的洪水超过了我之前见过的历次洪水的标准。

令人震惊!

1991,城东安城围决堤,洪水几乎淹没城区。危急关头,附近油泵厂的一名工人自告奋勇带路堵口重修大堤,取得了成功。当时我在宣传部,坐船到现场采访,赶着写了报道《突发的指挥官》,发表在安徽工人头条头条。这篇报道后来获得了工人报纸的全国优秀作品奖。

1998年,巢湖中窑段大堤决口,万亩圩田、村庄被淹。

痛定思痛后,巢湖大堤加固工程被提上重要日程,最终将巢湖大堤建成集交通、观光、防洪为一体的巢湖观光大道。

从去年开始,大堤内侧已经石化,用岩石搭建了第二个挡浪平台。正是这个项目已经初步完成的时候。

目前巢湖大堤的基础可以说是固若金汤,不会再发生洪水了。防汛的主要任务是垒沙袋,加高大堤,大堤也会涨。

还是那句老话:敌人会挡住你,水会淹没你!

百年一遇的水位继续刷新。

7月22日6时,巢湖中庙站水位达到13.45438+0米,较昨日上涨5厘米。

10: 48,水位13.43米,上涨2厘米。

这时候,巢湖水位按下了暂停键。然而,抗洪战役进入了新的高潮。

西坝口增加了许多新帐篷。公安、城管、医疗、志愿者、雷锋车队都在这里扎营。

帐篷是前线指挥所。

在此期间,巢湖闸继续从16孔放水,流量为每秒970立方米。

22日14时,水位开始回落。至22时,中庙站水位13.40米,比最高水位13.43低3厘米。

可喜可贺,但不是恭喜。

历史经验值得注意,此时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

7月23日下午,省一号领导来到巢湖大堤监督检查,提出“坚决保护巢湖,保护大堤,确保汛期安全。”

这是新的动员令!

这也是一个警示,凝聚力不会放松。

前方在战斗,后方来支援。

不断有市民自发给抗洪一线送去牛奶、矿泉水、方便面等慰问品,整箱整箱搬到西坝口,都不留姓名。

但是他们都很骄傲。某单位开三轮车送慰问品。他们把三轮车停在帐篷对面的路边。几个人轮流站在吊唁台前拍照,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拍照后,吊唁被搬到对面的帐篷里(见下图)。

大孙子前两天带了一捆矿泉水,和同学去了西坝口。小家伙抖得厉害,就是不让奶奶陪。

矿泉水那天刚卖完,因为负责供水的市第三水厂前一天晚上被淹了,导致停水,只好买了几捆矿泉水备用。家里没用,孙子已经先当安慰奖了。停水只停了半天,第二天早上10恢复供水。

战时,所有部门都很有效率。

我儿子还在大堤上值班。昨天,他值夜班。等他回到家,已经快11了。我问他是否吃过晚饭。他说他有。那是一家饭店送到大堤上的吊唁饭和饺子。

说着说着,他拿了一个盘子,用微波炉把没吃完的饺子加热,端给我,说:“尝尝”。

这个时候我是绝对不会吃东西的,但是看到儿子激动的表情,知道他还在为有人给他们送慰问金而骄傲,我就随着他的炫耀吃了两口。

别说,饺子味道真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