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三山两塔一街一湖一河”分别是什么意思?
-通过7103
900多年前的宋代,榕树遍布福州,故又称“榕城”。福州又名“三山”,分为三座山,分别是五山、五石山、屏山。白塔、乌塔塔雄踞城中,岷江穿城而过,形成“三山双塔一河”的独特城市格局。
福州三山
玉山:又名九日山,位于福州市中心。整座山形似一个巨大的鳌,因此有六个景点:兰鳌亭,傲艺轩,英鳌石,界鳌门,布鳌坡和松鳌峰。汉代临川何家九兄弟在此炼丹修仙,故又称九仙山。现在山上有相关的历史遗迹,包括24个场景,如九仙洞,九仙道观和炼丹井。玉山,又名“九日山”,相传是因闽越王吴主于九月九日在此设宴而得名。“文革”时期改名为红岩山,山内名胜古迹众多。主要景点有平原台和七公庙,九仙道观和天君庙,大石殿,还有许多报恩的佛塔(即白塔)。自宋代以来,山上有100多处摩崖石刻。
巫山:自唐代以来,就是荣成的著名景点。三山之中,巫山风景最好,被称为三山之首。巫山景区自东向西大致可分为乌石塔、古刹、道山亭、石林花园、石壁观音、凌霄台。唐代的李、宋代的、赵如玉、朱、李刚、蔡襄、元代的萨都拉、明代的叶等都留下了手迹。号称三十六奇的巫山,从山东南麓爬到天香台,再向西拐到“冲天台”。相传唐代刺史崔淦出山旅游,与他同行的青田白鹤在此飞上天空,后人建有“鹤亭”。亭后崖石上刻有“古鹤亭”四字,台侧还刻有程师孟篆书“崇天台”,气势磅礴。冲天台岸边有两边夹着的巨大悬崖,悬崖顶端飞过一块天然岩石,叫做天台桥。这座桥非常危险,据说只有愿意献出生命的人才能爬上它。
屏山:又名屏山,俗称样楼山。其山遮屏,守城,故名福州屏山,海拔62米,占地50公顷。福州屏山,又名屏山,俗称样楼山。。据史书记载,汉代闽越王吴主于前脚建“冶城”,故又称“越山”、“越王山”。至今,在该市平山脚下的华大路一带,还遗留着许多历史遗迹。山的北面也叫“隆尧山”。在开平二年,闽王在南北之间修建“夹心城”,将屏山南段围入城内。
福州双塔
白塔:原名报恩定光宝塔,由闽王推荐其父母在福建修建,建于唐天佑元年(904)。传说在碧鸡发现了一颗光芒四射的宝珠,所以取名定光塔。塔初建时为七层砖芯木塔,高66.7米,塔内有砖轴,外环有木亭。每层楼的斗、过梁、横梁、栏杆都经过精心雕琢,塔壁和门上还绘有佛像。明嘉靖十三年(1534),塔毁于雷火。嘉靖二十七年(1548),改建为七层八角砖楼,高41米。嘉靖二十七年重修时,改为七层八角砖塔。因为上面涂了一层白灰,所以叫白塔。半山腰有一方万象亭,亭边山石耸立,重叠成趣。椅栏朝西,巫山苍翠,古塔险峻。南宋诗人辛弃疾任福州周知、福建安福使时,重阳登九仙山,有词《西江月》:“中秋过后不知能得几多愁,只剩黄花。”
五塔:原名“崇庙宝生建仓塔”。其前身是唐贞元十五年修建的“净光塔”。唐乾福六年灭。福建永隆三年,闽王的第七子王,准备在旧址上重修九层宝塔,结果只修到了第七层。王被他的诸侯杀死,这个工程也就结束了。塔身八角七层,塔身每层有46尊浮雕佛像。有四层、五层、七层,嵌有塔碑、建塔录、祈福碑文。它矗立在福州武当山脚下,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山东侧的“白塔”共同构成福州著名的“三山双塔”中的“双塔”,是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乌塔所在的乌山也是福州著名景点,有石塔会馆、慈善堂、邓拓故居、林志春故居等。
福州的“两塔”是乌塔和白塔。
胡艺
俗话说“天下有三十六个西湖”,也就是说不仅杭州有一个西湖,福州也有一个西湖,历史也很悠久。福州西湖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西晋太康三年(282)。当时福州被福州知府高燕设立副城时,从西北的山上注入水,变成湖泊灌溉农田。
一条河
应该是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