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业的发展变化(1851至今)
中国会展业真正步入发展轨道是在新中国成立后。1950 ~ 1977是中国会展业的初创期,当时会展业的计划经济特征明显,不能称之为现代会展业;1978 ~ 1999为发展期,会展业走向市场化,基本具备现代会展业特征;2000 ~ 2005年是飞跃期,现代会展业呈现高度专业化;自2005年以来,是现代会展业的突破期。
中国展(1951 ~ 1949九月)
(1) 1851 ~ 1936展览
主要形式:市场。
特色:展示农副产品和土特产品。
会展业的形成和发展与经济活动活跃与否密切相关。近代中国,经济非常落后,尤其是工业非常不发达,主流是农耕经济和农耕文明。小农经济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自给自足,财富少。作为在流通领域承接服务的会展行业,在当时几乎没有用武之地。
旧中国的展览活动主要以集市的形式进行。在固定地点定期举办的交易会已基本具备了展览的性质和形式。一般认为,展览起源于欧美的博览会。这个市场在中国有很长的历史。在古代,市场是城市、集市、庙会等形式的总称。市场上交易的主要产品是农副产品和土特产品。
市场名称有多种形式,如中国北方的“市场”,广东、福建的“市场”,四川、贵州的“市场”。不管怎么叫,本质都是一样的。参与者主要是农民和小手工业者。它们是生产者对消费者的直接销售和生产者之间的产品流通。
但旧中国除了参加一些国际大型展览外,还尝试在中国举办商业博览会,揭开了中国展览史的第一页。1851年,首届世博会在英国伦敦水晶宫举行。来自中国的商人徐荣存和一些在中国做生意的外商,将丝绸、茶叶、中药材等中国传统出口商品运到世博会,一举夺得金银奖。
此后的每一届世博会,中国官方和民间商人都组团参加。65438年至0904年的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清政府派出以北子普伦为首的代表团,在圣路易斯修建了中国馆和中国村,被外媒称为“中国政府正式进入世博会舞台的开始”。
此后,国内对展览活动的探索和尝试逐渐增多。1905年,清政府正式颁布国际比赛总则二十条,鼓励各省商贾“精挑细选”,积极参赛,同时在京设立“史静劝展中心”;1909年,武昌设立“武汉劝导奖”;1910南京成立“南洋劝导会”;1921,南京设商品展。
1926,上海开“国货展”;1929,杭州开“西湖博览会”。据说本届博览会约有15万件展品。10月1935至3月165438,中国首次出国办展。中国艺术国际展在英国伦敦举行,展出3000多件展品,观众达42万人。当时中国的瓷器、绸缎、茶叶风行一时,中餐馆食客爆满,在英国乃至欧洲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这些展览活动是中国展览的先驱。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10年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现代展览理念的商业博览会,其组织形式、规模和水平可与同期的世界大型博览会相媲美。除内蒙古、西藏、新疆以外的全国各地共提供展品1万余件,分为24个部分,420个类别。有来自东南亚国家、英国、日本、美国和德国的展品。
共有32个展馆,博览会历时近半年,参观人数超过30万。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举办的国家级博览会,起到了“开一时风气之先,开未来风气之先”的作用。
旧中国前后80多年的展览期间,包括历届中国世博会和国内展览,基本都是展出中国的传统手工业产品和土特产,如丝绸、茶叶、绸缎、器皿和漂亮但不实用的手工艺品,没有展出现代工业产品。
与同期世界强国展出的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发明和工业产品相比,中国在近代工业革命的历史潮流中已经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这是不争的事实。同样,旧中国的会展业也非常落后。
(2)9月1937至1949展会
主要形式:展览。
特点:“官方”,主要是政治宣传。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新发展起来的民族工业遭到极大破坏,各行业经济萧条。政局动荡,战乱不断,人民流离失所,生活十分艰难。当时整个社会的主基调是反日,分别举办了很多展览。
这些展览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刺激相关产业的发展,繁荣经济,也是为了配合当时的政局,展示成果,鼓舞士气,抵抗日本侵略。所以当时的展览主要不是体现经济功能,而是用展览来增强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和决心。这一时期展览的主要特点是“官办”,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宣传意义。
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政府把“抗战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外援上,“人民军队必须被外国包围”。国民党政府低效腐败。这时,漫画家们出其不意地举办了一场“漫画联展”。许多作品揭露了统治者的罪恶,传达了人民的心声,因而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欢迎。
这类展览先后在重庆、成都、昆明举办,一直延续到抗战胜利后,其中以《猫国春秋》漫画展最为突出。同时,大后方的木刻工作者结合延安的作品,举办国际展览。中国人民英勇的战斗生活通过木刻艺术传到了美国、英国和印度,赢得了这些国家广大人民的同情。
1943、1946分别举办“第二届全国双十节木刻展”和“抗战八年木刻展”。
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人民贫困,基本没有经济展,只办了几个文化展,比如摄影展。1945年9月,北平摄影学会举办了庆祝学会成立的电影展映会。张荫泉、蒋汉成、张卓人、刘光华都参加了展览,这次图片展在全国起到了引领作用。
上海摄影学会在1947举办了一次摄影展,共展出300多幅作品,其中包括北平摄影家张荫泉和香港摄影家吴的作品。1948 165438+10月22日,中国摄影学会举办摄影作品展,展出作品382件,观众数万人。1949年2月,昆明摄影家杨春洲在香港举办杨春洲教授摄影展,展出作品80余件。据统计,从1937到1949,陕甘宁解放区共举办展览74场。
邓小平在参观“成果与生产展(1944)”后评价说:我们太行军区这几年的成果都在这个展厅里宣传了,真了不起。像华北、华中、华南等抗日民主根据地一样,干出了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英雄事业。
当然,这些会展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在流通领域的作用不大,会展活动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还是非常有限的。但这一时期政府的努力,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振奋了民族精神。
第二届新中国展览会(1949 10至今)
会展业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全球经济技术发展的历程和特点。同样,政治、经济和技术因素也影响着展览业的进步。新中国成立以来,从65438年到0950年,会展业经历了起步、发展、跨越、突破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体现了当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特点,承载了中国政治经济的变迁。
(1)起步阶段:计划经济特征明显(1950 ~ 1977)。
1951 3月,新中国成立不到一年半,中国首次参加“莱比锡春季博览会”,这标志着新中国展览业发展的开始。1953年,刚刚成立一年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受政府委托,接待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工业展”,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举办的第一个展览会。从1950到1977的时期将近30年,是中国会展业的初创期。
因为这一时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经济贸易不发达,产品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都靠计划分配。经贸类展会在国内市场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土壤,只有少数展会是贸易性质的,如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
这一时期的展览也带有浓厚的“官营”性质,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代表国家承办海外展览。当时的展览包括在中国接待展览和参加国际博览会。在起步阶段,中国会展业的经济功能有所弱化,主要是为政治提供服务,旨在宣传经济建设的成就和大好形势,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谊。
从1951到1985这34年间,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共举办了427次海外展会。
从1953到1978的25年间,中国共接待了112个外国在华个人展览。总之,这一时期的展览会数量少,组织化、专业化水平很低,国家还没有把展览会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会展业及相关产业的管理意识还没有形成。严格地说,当时的大多数展览都不具备现代商展的特征。
(2)发展期:快速发展和市场化(1978 ~ 1999)
1978到1999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加快,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会展业迎来了第二个阶段:发展期。现阶段,会展业发展迅速,走向市场化。
1978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新中国成立后举办的第一个国际博览会在北京举行,即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的“十二国农业机械展览会”。此次展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会展业从初创阶段的“单一国家展时期”向发展阶段的“国际展时期”过渡。
1985年,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原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下属展览部和技术交流部)落成,成为80年代北京十大名楼之一。同年,第四届亚太国际博览会,第一个成功开幕的展览会,在10举行。
这一阶段,北京、上海、大连、珠海等城市的会展业脱颖而出,出现了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博览会、国际机床博览会、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大连服装博览会、珠海航空博览会等一批有影响力的知名专业展会。
与此同时,中外合作举办展览会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继中国国际展览公司与法兰克福展览公司在北京成功合作举办中国卫浴、采暖空调设备展览会(ISHChina)和中国汽车零部件展览会(Autome chanikaChina)之后,双方又与上海市贸促会合作举办上海国际消费品博览会(AmbienteShanghai)。
而且国外的展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标志性事件就是中国贸促会参加了1986瑞士“巴塞尔样品博览会”。
在本届博览会上,中国一改以往展贸分离、以宣传成果为主的办展模式。它首次采用了展位展览模式,以展览为手段,以贸易交易和销售为主要目的,因此展览的贸易性和专业性大大加强,这也标志着我国展览业开始与现代国际展览业接轨。1999期间,中国政府独立举办了20世纪最后一届A1专业世界博览会——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共有69个国家、地区和26个国际组织参展。
在中国会展业的发展过程中,展览组织者的数量从最初的几个发展到数百个。据不完全统计,仅1988一项,中国就有90多个展会主办方在50多个国家举办了经贸展会,参加了400多个国际博览会,相当于1950到1977的出国展览次数之和。65438至0998年在中国举办的大型经贸展会超过600个,是65438至65438至0977年中国展会总数的3倍。
(三)跃进时期:专业化程度高,外资进入展览业(2000 ~ 2005年)
在这个阶段,展览的主题是细分和专业化的。从2000年开始,中国的会展业渗透到各个行业,包括机械、电子、汽车、建筑、纺织、花卉、食品、家具等,并有自己的国际性专业展会。北京、上海、广州、大连等城市已经成为国内知名的会展中心城市。
从展会规模来看,北京位居全国第一;从展会数量来看,上海是全国最多的。2000年北京展览数量超过100,2006年再次增长,5438+0,展览面积不断增加。位于国贸商圈的北京国贸中心,每年接待50个展会。在这个展厅举办展览需要提前一年预约。
此外,越来越多的国际会议将在中国举行,这也有力地促进了主办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展览水平。国际商会年会、亚太法官会议、环太平洋论坛年会、国际飞行员会议、APEC会议等700多个国际会议在上海举行,使上海赢得了“国际会议中心”的美誉。
为适应快速发展和细分的会展市场,自2002年以来,许多大型展馆进行了改建或扩建,将展馆的建设规模、城市的功能定位和会展的辐射范围联系起来,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发展格局。例如,为满足珠三角(广交会)会展市场的需求,广州新建了国际会展中心;大连星海会展中心二期扩建体现了大连在东北会展经济带的龙头地位。
近年来,中国的展览面积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到2005年,中国共有展览场馆160多个,展览面积300多万平方米,已超过有“世界展览大国”之称的德国的展览面积,拥有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现代化展览场馆。外资纷纷涉足中国会展市场,在新的市场寻求新的机会,低成本扩张。
通过资本运作,德国、英国、美国、新加坡等国际会展巨头相继找到中国合作伙伴合作或独资经营,在发展中国家会展市场发力。2001德国三大会展巨头与上海浦东土地开发(控股)公司共同投资建设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运营后大获成功。
这种效果有很强的榜样作用。2022年,法兰克福(上海)展览有限公司、慕尼黑(上海)展览有限公司等外商独资展览公司相继成立。2005年6月5438+10月,看好中国市场的德国法兰克福展览公司与广州光亚展览贸易公司合作成立“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公司”,是中国展览业最大的中外合作公司之一。
一些跨国公司通过购买中国展会或移植海外知名展会来参与竞争,抢占中国展会的市场份额。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直接收购了上海一家著名的地板装饰展,将国际最大的信息通信技术展览会CeBIT展直接移植到上海。
5438年6月+065438+2005年10月,继法兰克福登陆广州成功后,德国另一著名展会美莎展览集团也跃跃欲试,与广州魏震展览公司举办的GIMT(广州国际机床展)合作,引进德国顶级金属加工展(AMB)。
总的来说,现阶段会展业的主办单位已经从单一的政府或政府色彩的部门发展到政府、协会/商会、国有和民营展览公司、合资展览公司、外资展览公司,形成了多主体、多渠道、多层次的会展新格局。从2000年到2005年,中国会展业实现了质和量的飞跃。全国平均每年举办展览会达到3000个左右,2004年会展业总收入6543.8+0.08亿元。
(D)突破期:新思想和新技术交织在一起(2005-2020年)
经国务院批准,2005年6月5438+10月,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与国际展览业协会(UFI)、美国国际展览管理协会(IAEM)、独立参展商协会(SISO)共同主办了首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会展业要向法制化、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为蓬勃发展的会展业指明了方向。
本次论坛也为中国与国际展览业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桥梁,为双方的沟通与了解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国内外展览业引起了很大反响。在随后召开的全国境外经贸展览会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阐述了中国展览业的“四化”意义,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展览业发展的新理念。
“法制化”是指规范会展市场秩序,尽快完善会展业的法律法规;“市场化”是指会展业走向市场,按市场规则办事;“产业化”是指逐步完善会展业的服务体系,提高其产业拉动功能;“国际化”是指积极融入国际会展市场,提升中国会展业的国际竞争力。
新的会展业理念也要求中国会展业研究新的办展模式,“两条腿走路”,真正重视专业观众和有实力的买家,打造展会的平台功能。新技术是会展业发展中必然会接触和采用的辅助手段。一些最新的技术或软件将用于会展项目,提高会展业的管理水平,如场地规划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射频识别技术等,将进一步提高会展业的服务水平。
在此期间,中国开启了一系列重大的国际国内活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世界园博会、中国-阿拉伯博览会、中国-东盟博览会、世界机器人大会、数字博览会、智力博览会、产业博览会等等。
(五)过渡期:会展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2020年至今)
2020年,百年一遇的新冠肺炎疫情重创全球经济,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冲击多边贸易体制,国际总需求大幅下降,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受阻,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经济下滑。受此影响,全球展览业进入“黑暗时刻”。据全球展览业协会(UFI)估计,2020年全球展览业将比2019年萎缩68%,行业收入损失近2000亿欧元。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2020年,我国外贸稳中好于预期,贸易规模和国际市场份额提升,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商业模式持续创新,服务发展新格局有力有效,为推动世界经济和全球贸易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境外展会受到疫情严重冲击的背景下,中国会展行业齐心协力,迎接挑战,克服不利影响,加快会展服务、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培育行业发展新动能,通过国内会展活动安全有序恢复,促进会展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为加快构建以国内宏观周期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周期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提振世界经济信心,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全国抗击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释放出“各种会议展览都可以办”等经济复苏信号。
2020年4月30日,“湖南车展”在湖南国际展览中心开幕,这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后首次线下举办的实体展会,在中国乃至世界展览业引起巨大反响。5月底至6月初,全国各地开始推动各项会展活动的恢复。
6月10日,广州国际防疫物资展览会开幕,展览面积36000平方米。设有防疫产品展区、设备展区、综合服务展区、原辅材料展区等四大展区,参展企业600余家,专业观众6000人。8月2日,第23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落幕。为期十天的展会汇聚了120多个国内外知名汽车品牌,参展车辆超过1.5万辆,展会规模达到1.6万平方米,规模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9月初,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拉开了北京会展业复兴的序幕,随后是科博会、车展、家博会等展会。9月15 -19日,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中博会)在沪举行,展览规模达24.5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超过2000家,展示了IOT、数联、智联三位一体的制造业产业链全貌。
调查发现,截至10,全国主要会展城市基本全面恢复办展,进度不一,南方城市发展较快。据广州日报8月11报道,从7月初至8月11,在广州琶洲各展馆举办了36场展览,展览面积达88万平方米,参观人数超过70万。
据成都市博览局初步统计,2020年7-9月,成都共举办展览77场,展览面积654.38+0.27万平方米,接待观众388.5万人次,直接收入20.7亿人民币。从调查经验来看,到9月份,各大城市举办的展会数量基本达到往年正常水平。但受境外疫情影响,国际化参与程度较低,国际化水平与展会规模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疫情爆发、线下展会暂停后,线上展会迅速发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无法举办实体展会的窘境。调查显示,44%的被调查参展商举办或参与了网上对接或网上展览活动。
但线上对接、线上展示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实物展览相比,他们的活动并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一是平台技术不成熟,体验不好;二是国外买家接受度低,邀请难度大;第三,买卖双方缺乏信心,对网上展会持怀疑态度。买家往往咨询多,下单少。第四,展商和买家缺乏培训,仅依靠实体展会的经验参加网上展会。
随着AR、VR、5G技术、云计算技术、AI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虚拟展览已经成为线下展览在互联网上的延伸,在有限的空间内展示无限的内容。
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对会展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参观虚拟展览就像走进一个真实的展览中心。参观者可以随意徜徉在各个专业展馆的展厅中,在导游的带领下沿着特定路线浏览,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组织个性化的智能展馆。
虚拟展示系统还可以提供数据打印、提交电子名片、电子邮件、在线咨询等功能,为供需双方的沟通提供了多种互动手段。同时,虚拟展会系统还可以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帮助参展商和商家匹配交易,提供交易支持和服务。
线上展览有很多优势,可以在短时间内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资源和信息,但线下展览仍然是不可替代的,线上线下结合是会展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线下展会为参展商提供与客户面对面交流的平台,满足贸易交流中必不可少的信息传递和情感体验;举办线下展会的成本更高,体现了参展商的实力、信誉、合作诚意和服务意愿。相比线上展会的虚拟化、层层包装,客户能感受到安全系数的提升。
会展经济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应。举办大型会展活动会促进酒店、餐饮、旅游、装饰、广告、传媒等行业的繁荣发展,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因此也受到政策和财政的支持。所以单一的发展模式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复合模式才是会展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览场馆的智能化建设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方向。场馆智能化主要体现在智能运营、智能管理、智能服务、智能基础设施、数据挖掘等方面。通过一流的运营、管理、服务和体验,配合智慧生态平台的应用和建设,最终实现世界级智慧展馆的目标。
智慧场馆不仅涵盖了场馆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的全过程,还能全面对接主办方、展商、观众、员工、政府、服务商等诸多相关方。目前各大展会已经逐渐淘汰纸质入场券,开始使用二维码等电子入场码。附加服务行业更加完善,智能化成为会展场馆未来的发展方向。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将给会展业带来无限的发展机遇。
数字会展信息平台建设潜力无限。传统展会前期筹备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效率不高。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会展相关企业开始搭建自己的数字化平台,通过网络信息管理平台收集、分析和管理会展参与者周围的信息,更高效地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有效信息,充分发挥会展企业的服务功能。
展会数字平台的建立将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客户带来更多的便利,帮助观众了解展会信息,吸引更多的观众参与展会。受众的主动性和选择性更强,展会信息的推广效果更好,辐射范围更广,带来了营销载体和营销策略的创新。会展企业在搭建大数据平台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充分利用数据挖掘、室内定位、机器仿生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驱动现代会展产业体系的发展。
跨界融合为会展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会展业的价值主要通过会展的技术化、专业化和商业化来实现,其价值链的整合也应以会展为基础,以营销、体验和创意为重点,加速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会展业有望与以下相关产业融合,延伸国内产业链。
第一,利用会展业的营销功能,加速与一般行业的融合发展。比如通过举办专业的产品展会,实现产业融合;通过举办地方行业展会,提升城市和行业的知名度。
二是推动会展技术发展,实现与传播、传媒、出版等行业的融合发展。比如借助技术融合路径,实现线上线下展会的协同发展;借助数字技术(如VR技术、3D技术等。),提升客户体验,提升显示技术。
三是发挥会展的体验路径优势,增强与旅游、休闲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会展业与这些产业的融合,形成会展旅游和会展休闲,既能促进这些产业的发展,又能丰富人们的旅游休闲体验。
四是探索会展业创意路径,加快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创意本身需要通过展示得到认可,通过活动交流形成创意碰撞。推动创意文化与会展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创意园区、创意展览、创意俱乐部等会展文化产业,已成为未来会展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