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就像一块织锦。

对于江南古镇,我有一种古镇情结,可以说是说不尽的。也许是白花花的瓷砖的婉约与质朴,小桥流水的诗意与闲适,让我的气质贴合了一些宁静、怀旧与浪漫。

我想锦西想了很久。那座长长的廊桥,造型独特,很有水乡的味道,让我很感动。

锦西,如锦缎。金溪,因西溪而得名,是江南一隅的小镇。一条小溪穿镇而过,两岸桃李满枝,纷纷落入英格兰。早晚阳光反射暖意,溪水满金,故名“锦溪”,至今八百余年。

或许周庄、西塘、乌镇是热闹喧嚣的江南,金溪更像是人间少女,半明半静,只留下尘世的烟火。金溪的美,只有停下来慢慢欣赏,才能发现。

古莲桥是我的心上人,我想念了很久,想念了很久。一踏上金喜,远远就能看到她。她独立于五宝湖中央,将荷塘与陈飞水墓隔开。镜面般的湖面上,绵延的古莲桥矗立在天水之间,长长的回廊向两边延伸。像一座镂空的剪纸古莲桥,在阳光的照耀下,像一只凤凰拖着美丽的尾巴,优雅灵动。

这座带有飞檐的古典廊桥虽然是新建的景观桥,却成为了金溪最具标志性的景观。水中荷叶田,荷花盛开,湖岸遍植垂柳,枝头随风摇曳。

被岁月打磨的桥面与进入古镇的石板路无缝衔接。伴着荷叶芬芳的微风,我走在平坦稳定的桥面上,却没有走在桥上的感觉。与精致的古莲桥隔湖相望,湖面上的倒影随着微风轻轻闪烁,动人而宁静,适合每两个人。

水一样的天空,一边是层层荷叶。朱红的柱廊,古典的飞檐,清幽秀丽的栏杆,挂着的红灯笼,岸边的垂柳,都倒映在水中,这是宋词中才有的意境,也是白石老人才能描绘的风景。

面对古莲长滩,是著名的陈飞水墓。提起这个水丘,就会引出一段挥之不去的往事。据记载,宋隆兴元年,金兵入侵,孝宗举家南迁临安,途经金溪镇,宸妃因故去世。孝宗伤心欲绝,将他葬于水冢,并在湖边建莲池庙,为心爱的公主祈福。余弼批准将镇名改为“陈墓”,以示永志不忘。这一改就是800多年。直到1992才把旧名“金喜”改回来。

寺内现存的一株龙柏和一株古松,据说也是孝宗亲自栽种的。在寺庙的东侧,建造了一个莲池,种植了白莲,以表达对宸妃的哀思。所以莲池寺也有皇家地位。千百年来,它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享有很强的香火。许多文人留在了这里,留下了墨宝。

位于五宝湖的宸妃水中,被芦苇环绕。令人惊讶的是,无论涨水还是落水,水丘总是裸露在湖面上,摇曳着一片绿色,仿佛漂浮在湖面上。民间有很多传说,有的说水葬底部蹲着一只乌龟,有的说湖底有一个大洞通向大海。

十眼桥,俗称小宝带桥,横跨湖面,将五宝湖一分为二,桥外是荷花池,桥内是吴鹏船。夕阳映照着湖面,天气不是很明朗,霞光不温不火,水面染上了很淡的胭脂色。在这胭脂色中,有乌篷船的暗映和红灯笼的影子。晚风吹来,景物荡漾,特别迷离。

古镇的布局也是以河为依托,街道依水而建,房屋依水而建,水、路、桥、屋、市巧妙而自然地融为一体。俗话说“晚上睡觉都能看见河。”

金溪街蜿蜒曲折,河道纵横,具有非常浓厚的水乡风情。古镇传统建筑以明、清、民初为主,具有典型的江南建筑风格。

河边湖边都有檐廊,很宽敞。檐廊绵延数英里彼此相接。在檐廊里,可以看到老人摇着蒲扇聊天,孩子在周围玩耍。都是土著居民,吃着太湖,说着吴侬软语,让古镇散发着烟火的气息和活力与灵魂。

当然,水乡泽国桥多,金溪古桥36座。古莲桥、石岩桥、太平桥、南塘桥等等。它们有不同的形状,包括廊桥、拱桥和平桥。所用材料多为花岗岩,简洁美观。

金溪古镇现存的古桥多为明清建筑,桥上题字、挂对联、花卉雕刻精细,形成了水乡独特的“桥文化”。

站在石拱桥上,哼着古人的诗词,看着桥下的风景,确实有一种酩酊大醉的感觉。金溪大桥的密度之高,全国罕见,远超水城苏州。桥的历史,从唐代的穆弘桥,到宋代的蠡河桥、太平桥,以及明清时期的天水桥、普庆桥、石岩桥...从唐、宋、元、明、清一直到现在,桥上的碑文、柱联、图案雕刻精美,栩栩如生。

古镇区普庆桥上镌刻着这样一副对联:“东接薛颠金博园,西接胡成玉郎坪”,描述了古镇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以及当时商业的繁荣和航运贸易的发达。

文化是小镇的灵魂。自古以来,金喜就崇拜尚墨。历代文人墨客都在金溪流连忘返。沈周、文徵明、归有光等吴中名士,世代吟咏晋西。“春风吹刘依依,无数莺唱燕语。红杏桃花烂漫,长堤流水潺潺。”这就是明代高启笔下的美丽锦溪。

金溪流传着一首民歌:“愿上天永远出好人,人永远做好事”。窈窕古风,吹在脸上,唯有江南的静水才能陶冶清心。不管你夏天去不去秋来,金溪人心地善良,静水流深。

金溪不同于江南水乡的另一个方面是博物馆。金溪有篆刻博物馆、古玩博物馆、钱币收藏博物馆、古砖瓦博物馆。

江南的金溪,和周庄一样属于昆山。它的水巷市场,它的弓石桥,它的水边人家,都是周庄的,所以被称为“第二个周庄”。然而,它众多的博物馆是我锦西之行的另一个成就。

美丽典雅的金溪,两千多年的历史,汇聚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元若》是一幅引人入胜的精彩画卷。难怪沈从文称她为“睡女”,冯称她为“淡妆总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