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个人简介和主要思想

荀子的个人简介和主要思想

荀子,字卿,又名,战国末期赵国人。他的生卒年不详,比孟子晚一百年左右。荀子五十岁的时候,开始在齐国读书。齐襄王年间,三祭饮酒,后遭齐人谗言,投奔齐国,楚襄春封他为兰陵(今山东苍山西南兰陵镇)。春被害后,弃居兰陵。晚年“死于万言”(《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李斯和韩非都是荀子的学生。

荀子是继孔孟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精通诗、礼、易、春秋。荀子的思想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战国末期,封建生产关系已经基本确立。经过长期的吞并战争,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成为时代的要求。这时,学术思想也趋向于从百家争鸣中互相吸收和融合。荀子适应时代的要求,批判地吸收各家之长,兼收儒、道、墨、法的思想,成为战国末期的综合型思想家。纵观荀子,其思想博大精深,内容极其丰富,涵盖了自然、社会、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文学等方方面面。堪称中国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

荀子是一位杰出的进步思想家,这突出地表现在他对宇宙本质的看法上。在先秦时代的哲学中,儒家认为“天”是宇宙万物具有意志和精神的主宰,人的命运由天决定。孔孟都认为“有生死,富贵在天”。荀子在尖锐批判这种唯心主义的“天人合一”的“天命论”的基础上,吸收了道家的天人观,但抛弃了老庄的消极无为思想,大胆提出了“明天人之别”(天论)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他相信“天空永远在那里,不为姚村,不为吴杰。”治宜善,乱宜凶”(同上)。天是一个没有意志和目的的自然,它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不考虑个人意志。社会的混乱,国家的兴衰,都是政治造成的,与天理无关。因此,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口号,认为人只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就可以改造和利用自然。他说:“你在大天空中想一想,哪一个是由物和动物构成的?从天而降的赞美它,比控制命运和利用它更好?期待一下,及时制作?”(同上)荀子提出的“人定胜天”这一光辉命题,在中国思想史上无疑具有划时代的革命意义。

荀子的自然观反映在人性论中,形成了他的“性恶论”,这是荀子哲学思想的重要基石。荀子批判了孟子先天道德观的“性善论”,在“天人之分”的基础上提出了“性与伪之分”。他认为人性“固而粗”(“性恶”),并非孟子所说的性本善,而是恶,对物欲充满欲望。人的良好行为是后天人为努力的结果。“人性本恶,善者虚妄”(同上)。人性虽然不能改变,但可以改变。荀子主张“化自然为虚假”。他说:“同样是人的人,什么都做不了,但是可以改变”(儒家效应),这就需要人们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来改变自己恶的人性,实现“假合自然”(《礼记》)。基于此,荀子提出了著名的“作画之人可以为虞”(《性恶论》),认为人只要不断“积伪”,就可以成为虞那样的人。荀子的性恶论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了人性问题,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但他脱离了人的社会属性,只从自然生物学的角度谈人性,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性的本质问题,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

荀子以性恶论为基础,提出了自己的政治学说。荀子的政治理想是建立一个“四海为家”(知望)、“天下一家”(王霸)的中央集权国家。“隆礼”和“重法”是其政治理论的核心内容。荀子认为,礼仪可以约束人的情欲,有意识地约束人的行为。它不仅是使“贵贱地位平等,老少有别,贫富有名”(富国)的伦理等级制度,也是治国的基础和最高的政治纲领。“礼极辨,强国之本,威之道。”(论兵)“民命在天,国命在礼”(《强国》)。礼举足轻重,关乎国家存亡。唯有长礼,才能治国。礼是治国安民的基础,法律是不可或缺的手段。荀子主张礼法并重治理国家,允许尚贤为所欲为,重赏重罚。在治国方法上,荀子没有像孟子那样注重王道、刻薄和霸道,而是对王霸一视同仁。“隆礼尊贤尊王,重法爱民独霸”(天论),认为两者只是处于不同的层面。同时,荀子批判了孟子“法先于王”、言必称“三王”的复古思想,明确提出“法终究要为王”、“王之道终究要为王”(“无微不至”)和“法终究要为王”(“儒家效应”),强调要从现实生活中去审视过去的历史,而不是盲目崇古。在经济上,荀子主张“以农为本,开源节流,节用富民,自上而下致富”的思想。

荀子的认识论以进步的自然观为基础,在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反对孟子的“良知”、“德性”、“万事俱备”的思想,继承了孔子“学而知之”的认识论思想。荀子首先肯定了人有认识事物的能力,客观事物是可以认识的。“任何知道的人都是人;可知事物之理也”(《揭秘》)。他认为,人可以通过不断的刻苦学习和实践,依靠外部客观条件,获得丰富的知识。那么人是如何认识事物的呢?荀子认为,人的认识过程要经历天官对事物的认识和心灵的求知(正名)两个阶段,即人(天官)的各种感觉器官先与外界事物进行广泛接触,再经过心灵的求知,即对所获得的各种现象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得到全面的认识。他告诫人们在认识过程中要防止各种片面性,克服“一曲盖尽,大理黑”(“揭盖”)。荀子特别重视“行为”的作用,强调人只知道“知识”是不够的,“行为”是知识的归宿和终点。“知之则不为”和“学而优则仕”(儒家效应),荀子的知行合一观在哲学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与荀子认识论相关的是他的正名逻辑思想。战国末期,社会上出现了一股思潮,各派都加入到这场大讨论中,荀子也积极参与到这场争论中。针对“无圣君,而名缓,名为怪字所惑”(《正名》)和“擅正名”(同上)的情况,荀子在孔子“名不正而字不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正名思想:“故王名要节制,名要定辨,道要一致。(同上)他认为统治者可以通过使名副其实来统一人民的思想,使人民遵守法度。荀子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起名的原因是“起名以指实”,“上层起名明,下层辨异”(同上),起名是关系到国家治乱的大事,“在此一举成名”(同上);异名是在“天注定官”的基础上制定的,天注定官必须与各自的对象相接触,然后用心求证,“此天注定也是基于同异”(同上);名称的命名是“约定俗成”,但要“由事实决定”,“这个系统的支点也很重要”(同上)。荀子创立的一整套逻辑理论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文学艺术方面,荀子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荀子首先是一个优秀的散文家。他主张文章要文学化,讲究语言的锤炼,“语言之类,牧牧黄煌”(《提纲》),讲究文质结合,“文理并用,相得其貌”(《礼记》)。荀子强调“言必有理”(儒家思想的影响),语言文字必须符合礼法义理,开创了后世“以明道为文”的文学批评。荀子散文既继承了墨子散文逻辑性强、结构严密的特点,又在体系和技巧上进行新的探索,将孔孟散文中的语录发展成为独立的长篇专著,为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荀子的散文脉络清晰,善于论证,论证严谨,气势磅礴,善用比喻,文字优美。善于比较是他散文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比如《鼓励学习》一文,开头就用了五个比喻来论证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形象生动,逻辑性强。后面论述了学习中专注和一致的重要性,用了八个比喻并结合对比,从两面反复论证,层层剖析,很有感染力。像这样的比附和类比,引子链接,在《荀文》中比比皆是。此外,荀子还经常运用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气势磅礴,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关于荀子文章的特点,郭沫若作了很高的评价:“荀子的文章相当丰富...他是一个思想家,擅长文学艺术,先秦诸子中,蒙克、庄周可以排第三,据说是他弟子的韩非也可以称为四柱。蒙文的犀利,文庄的嚣张,荀文的深刻,韩文的严谨,单就文章而言,真是天壤之别。”(《十批判书·荀子批判》)

荀子也是一个优秀的作词家。他的《香香》和《赋》是严格意义上的纯文学作品,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相城》是以民间通俗文学的形式表达荀子政治思想的韵文,是表达其内心怨恨的政治抒情诗。所谓“响”是指一种古老的打击乐器,“响”是一种边打边唱的文学文体。其句式工整多样,主要由三句、四句、七句构成,每句韵文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后人有人认为它是弹词的始祖(称陆)。文章《相城》直接影响了后世七言诗的出现,其长短句式也对后世散文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荀子的《赋》是最早以“赋”为名的文章,在赋体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全文以五首诗、一首诗、一首小曲的形式表达了荀子的政治理想和社会不满,如《李》、《直》、《云》、《蚕》、《真》。这五篇作文都是问答的形式。第一部分是对事物的描述,类似于谜语,第二部分是修辞排比的句式,陈述这类事物的功效和原因,最后揭示其中的奥秘。赋的语言朴实、平实、典雅,描写形象生动,是后人第一次赞美事物和小赋。他以物表志,以物讽世的写作风格,对后世有很大的启发。

作为杰出的哲学家,荀子的思想对后世进步思想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东汉王充的“天地相和”、“万物自生”(《论自然》)思想,唐代柳宗元的“建功者当建功,遭灾者当自作”(田硕),刘禹锡的“天人相胜”(天论),清初王夫之的“圣人之志,胜于天”思想。此外,后世一大批作家也从荀子的散文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汉初政论家贾谊、晁错的政论文章明显受到荀文的影响,唐代柳宗元、刘禹锡、宋代王安石的文章也有荀子散文的风格。

然而,荀子在历史上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本来荀子站在时代的高度,对各派观点进行批判和总结。他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儒学虽为宗,但他对儒学进行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发展和改造,具有明显的进步性。但在当时,荀子“名闻遐迩,弟子无公,才华横溢”(文瑶语),并不被人们重视。他对孟思学派的批判和性恶论也引起了后儒家的不满,甚至有人把他归为法家。所以,荀子和孟子虽然都是大学者,但远没有被当作孟子来对待,后人对他的评价也不尽相同。

西汉时期,荀子的影响力不如孟子,但地位与孟子不相上下,总体上荀子与孟子是互相尊重的。司马迁在《史记》中将荀子和孟子合为《孟子》、《荀卿列传》,认为两人都继承了孔子的事业。刘向在的新书《叙录》中说,董仲舒曾经“在写出了漂亮的书”,认为同时代人中只有荀、孟二人尊孔。司马迁和刘向对荀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到了东汉,荀子的地位还不如孟子。杨雄特别推崇孟子,对荀子的“异家”(《法言君子》)只是轻描淡写。虽然没有贬损,但他对荀子和孟子的态度已经不一样了。到王充写《论衡》的时候,荀子的地位已经低于孟子了。自唐代以来,荀子就吸引了世人的目光。韩愈在读《荀子》时,认为荀子“满醇而缺瑕”,“异于孔子者鲜”。虽然不如“满嘴酒气”的孟子,但基本上是肯定荀子的。杨戬第一次对《荀子》作了注释,认为它“羽化六经,荣耀孔子”,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同时,柳宗元、刘禹锡、杜牧等人都对荀学的推广功不可没。宋明之际,由于荀子的思想与理学家的学说格格不入,理学家对他大加排斥,认为他丢了“大书”(程颐的话)、“都申请朝鲜”(朱的话),荀子被打入冷宫。明朝中后期,随着思想的解放,荀子被放出冷宫,翻案。比如归有光,充分肯定了荀子。他说:“战国如火如荼的时候,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天下大乱。荀卿是唯一知道仲尼之道并与孟子并驾齐驱的人。考虑到是书法家体,文字丰富,引物链接,夸张之处多,不可能毫无瑕疵。当其精,孟子不能生。”(《荀子·叙录》)思想大师李贽也对荀子大加赞赏:“荀子和孟子都是才学之美,文笔更为出众,故更易通达而不迂腐。”(《荀卿传》)两人都认为荀子的成就不逊于孟子,甚至在某些地方超过了孟子,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在他们的努力下,荀子逐渐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到了清代,理学衰落,荀子逐渐受到世人的关注。特别是到了乾嘉时期,荀子的校勘、校勘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荀子作为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进入了繁盛期。清末,由于政治原因,有人对荀子进行批判,甚至有“荀学两千年,皆是思乡”(谭嗣同《仁学》)之说,但荀子研究从未停止。

关于《荀子》的作者争议不大。一般认为《荀子》的大部分篇章是荀子所写,只有少部分篇章是荀子的学生或弟子所编。梁启超、郭沫若认为《荀子》中的君子、纲目、左左、子道、法行、丧公、文瑶、仲尼等八篇文章不是荀子所写,而是其弟子或后人所写。至于《荀子》篇数,今无考。西汉时期,刘向校对孙青的著作有322篇,被命名为《孙青新书》。唐·杨旭把这三十二篇文章分成二十卷,略作调整了顺序,并为之作了注释,命名为《荀卿子》。此后,杨注本《荀子》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成为终本。清代荀学研究成果众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陆的《荀学》、的《荀注》、的《荀通说》、的《荀补》和王念孙的《读荀杂志》。清末王先谦的《荀子集注》是清代对儒家学说最完善、最详尽的注释,集多种学派之大成。梁启雄的《荀子注》、张世彤的《荀子注》和张珏的《荀子译注》各有特色,是理解荀子思想的好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