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之邦的古代礼仪

古老的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标准、完备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被世人称为“文明礼仪古国”。我们可以从《礼记》中得出这样的结论。整个东亚和东南亚文化的精髓就是传承中华文明,就是证明。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被称为“礼仪之邦”,中国人也以礼貌著称。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面很广,几乎渗透到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中国古代的“礼”和“礼”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礼”是一种制度,一种规则,一种社会意识。“一”是“理”的具体表现,是以“理”的规定和内容为基础的一套系统完整的程序。

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而从氏族制度和等级制度中派生出来的,所以具有那个时代的特点和局限性。今天,现代礼仪与古代礼仪大不相同。必须摒弃为剥削阶级服务的礼仪规范,注重吸收在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待人接物有礼貌、仪容整洁等。,并加以改造和继承。这对培养良好的个人品质,协调和谐的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氛围,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现代价值。尊老敬贤如下:1。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政治伦理关系都是由宗族和家族的血缘关系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们在家庭中尊敬祖先,在社会中尊敬长辈。因为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礼治和仁政,所以尊贤成为历史的要求。孟子说:“尊老爱幼,接君在位就庆祝”(注:孟子叫儿子离开)。“庆祝”是一种奖励。这种古代的传统礼仪,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对于温暖的人际关系和有序和谐的伦理关系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说到尊敬老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古代尊老并没有止于思想和说教,也没有止于普通人的生活。从君主、士族到整个官绅阶层,都在实践和形成一套尊老规则和赡养老人的礼制。《礼记》记载:“古之道,五十非滇弟子,授以长者”(注:《礼记》)。也就是说,50岁以上的人不一定要去打猎,但在分配猎物时要获得丰厚的份额。有些古籍还对和老人说话时的音量做了明确的要求。比如《养育之时读书》说:“侍奉父母,声音容易被消音。不要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对他们大吼大叫”(注:“养育之时读。话”)。《弟子规》也说:“不宜卑而无知。“三国时期有个尊贤的典故,叫《三顾茅庐》。据说刘备很欣赏诸葛亮的才华,想请他帮自己征服天下,就不厌其烦地亲自邀请诸葛亮到自己居住的草堂。诸葛亮再三同意。从此,诸葛亮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为刘备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纵观中国古代史,凡是有所建树的君主,大都非常重视尊贤用贤,并将其视为国家安全的决定性因素。如果平时不尊重贤人,在紧急情况下,贤人是不会为国家分忧的。不是有才能的人不为国家着想,而是国家迟迟忘不了士子,所以“能在本国生存的人从来就不存在”(注:《墨子亲士》)。

我们今天提倡发扬古代的“尊贤之礼”,就要赋予现代新的人才观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内容。当今社会,各种竞争越来越激烈。各种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就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只有从思想到具体行动尊重和爱护人才,全社会才能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形成足够强大的人才队伍,立于不败之地。第三,对他人有礼貌是任何一个文明社会、任何一个文明民族都高度重视的。因为礼貌是人类社会促进友好和谐的人际交往的道德规范之一,也是与他人建立和谐的桥梁。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进程,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中华民族历来非常重视遵守礼仪规则,对他人彬彬有礼。这些耐人寻味的经历,很多都是有启发性的。具体来说,主要有两个方面。

(1)善待他人与人相处,先做好人。而这个“善”应该是发自内心的真诚,中间真诚,外表正式,而不是花言巧语和繁文缛节。《礼记》云:“以礼待夫者,自卑感,敬人也”(注:《礼记·曲礼上》)。如果你表面上恭敬热情,内心却虚伪,或者只是内心恭敬,却没有表情,这是不够的。应该在外表上保持一致,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摩擦,进而相互尊重和爱护,友好相处。要尊重别人,就要平等对待别人,不分等级和级别。如果只祭奠上层,以财权取人,以利益取人,其实就是小人所为。《论语·子涵》载:孔子看见穿丧服、戴帽、穿礼服的人和盲人。他们一见面,就算这些人年轻,孔子也会站出来。走在别人前面时,你必须走得很快,以示尊重。古人也有一些尊重他人的方式。首先,要尊重他人的意愿,了解他人的需求和禁忌,不要强迫他人这样做。不要要求别人做自己做不到的事,也不要要求别人接受自己不喜欢的事。古人云:“不怨别人做得不如自己,不为别人强,不为别人坏而吃亏”(注:文子·魏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论语颜渊)”就是这个意思。在与人的交往中,幽默和善意的玩笑往往能给人带来轻松愉快,但千万不要拿来取笑。拿别人的名字当笑话,或者给别人起不雅的外号,都是非常不尊重人的。南北朝时,颜之推曾这样评价这种不敬和愤懑:“愚者在此世,则互相戏耍。或者那些名为海豚和小牛的,有见识的,旁观的,还想捂耳朵,情况就对了。”

(2)礼尚往来是对他人礼貌的重要标准。也就是说,接受别人的善意,我们必须以同样的礼貌回报。这样,人际交往才能以平等友好的方式良性循环下去。所以《礼记》说:“礼尚往来,去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去也是不礼貌的”(注:《礼记·曲礼上》)。对于恩人来说,应该是一滴水之恩,泉涌相报。在古人眼里,没有什么比忘恩负义更伤仁的了。孔子说:“以德报德,以德服人”;“以德报怨,百姓必遭报应。”。可见,“以德报德”是以物待人的基本道德修养。当然,交流的礼貌也要适度。送礼物的初衷是表示尊重和回答。所谓礼物有轻有重,并不是越多越好。正如《庄子·三木》一文所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水;君子淡泊亲,小人甘于舍。无缘无故的加入,也会无缘无故的离开。”第四,一个人的长相是他的修养和文明程度的体现。古人认为,礼仪庄重,进退有度,尊称执事,温文尔雅,既能维护个人尊严,又有助于求学德。古代的思想家曾经把动物的皮毛与人的外貌相提并论。没有皮毛的动物不可能是动物。人失风度,即不是人。古人对乐器的要求难免过于繁琐。其中最重要的是以下三个方面。

(1)着装仪容:弟子的规矩要求:“冠须直,结须结,袜鞋须紧。”这些规范对于现代人来说还是很有必要的。帽子适当打结,鞋袜裁剪严密,是乐器范畴概念的基本要求。如果一个人衣冠不整,鞋袜不正,往往会让人感到厌恶甚至恶心。这样的人谁会亲近?当然,着装一定要适合自己的职业、年龄、生理特点、生活环境以及所接触的人的风俗习惯,做出得体大方的选择。化妆和做作只会适得其反。

(2)行为: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有力,学不固”(注:《论语·学》)。这是因为只有庄严才有威严。否则就算学习了也巩固不了。具体要求“立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即站得直,坐得稳,动得利索,侧着睡。在公共场合不可轻佻,不可亵渎,而应庄重,谨慎,冷静,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注:《论语·颜渊》)处处符合礼仪规范。

(3)言语修辞:语言是人们思想、情感和文化修养的一面镜子。古人说“辞是诚的,所以也是有用的”(注:文)。把文字的真诚修改作为立业之本是有道理的。而且要“言出必行”(注:《论语·鲁兹》)。要赢得油嘴滑舌的人的信任是不可能的。二是要谨慎。古人说人生而为天,舌头上紧紧裹着两排牙齿,嘴唇上盖着厚厚的一层,就是说人说话一定要小心。当然,古人并没有要求人们少说话,而是根据具体情况说话。说话的时候就说了,沉默的时候就沉默了。子曰:“能言而不言者,失人也;不要用言语和它说话,失态。知者不失人,言者不失言”(注:《论语·卫灵公》)。事实就是如此。

以上几个方面是中国传统礼仪的精髓。虽然时代变了,但古人对gfd的重视和对整洁美观的要求,还是值得今天借鉴的。外在形象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也传达了一个人对整个人生的内在态度。他有着优雅的外表,无论走到哪里,他都把文明的春风带到那里,受到人们的尊敬。毫无疑问,传统礼仪文明对我国的社会历史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一般来说,越是有文明礼貌的人,社会就越和谐稳定。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礼貌,守纪律,我们的生活将更加愉快,而国家和社会将更加有序和文明。从这个角度来说,礼仪起到了政法所不能起到的作用。长期以来,大量礼仪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处于相互渗透、共存的状态,礼仪文化的糟粕具有不可低估的负面作用。我们忽略了传统礼仪和文明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长期以来,社会和学校对礼仪教育重视不够,很多不文明行为也随之增多。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该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使传统文明礼仪古为今用,重建一套现代文明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