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特岗教师2011试卷及答案
1.C
【解析】中国* * *正式成立于1921,所以2011是90周年。
2.B
【解析】(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规定了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是全面的、系统的、深刻的;(3)学校有负责教育的老师。在影响人的发展的后天因素中,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教育,从逻辑上讲,也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但它是影响人的发展的有意识的因素,是可以控制的特殊因素。与那些具有自发影响的环境因素相比,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3.A
【解析】现代社会要求人们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4.D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1)方向性原则;(2)客观性原则;(3)科学原理;(4)教育原则;(5)民主原则。
5.B
【解析】创造力是以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以非智力因素为驱动,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力量。
6.C
【解析】注意力的稳定性是个体将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一个活动或物体上的特征。注意力的反面是分散注意力。个体需求和兴趣是注意力稳定的内在条件;活动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是注重稳定的外部条件。
注意广度,也叫注意范围,是指一个人能同时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一般成年人可以同时抓住4-6个(3-7个)无意义的物体。关注的广度随着个人经验的积累而扩大。同时,个体的情绪也对注意广度有影响。情绪越紧张,注意力的广度越小。
注意力的分布,又称“一心二用”,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同时指向不同对象的特征。比如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注意同时进行的活动中只有一个不熟悉,其他活动都达到自动化程度的分布情况。
注意力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将注意力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注意力的转移要求新的活动满足吸引注意力的条件。同时,注意的转移与原始注意的强度有关。原来的注意力越集中,就越难转移。
7.B
【解析】模型是事物的模拟形象,是对实际事物的模仿,而不是实际事物本身。所谓形象直观,是基于对事物形象的直接感知的直观的动态反映。比如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教学片、电视的观察和演示,都是直观的。
8.C
【解析】研究证明,过度学习可以提高保持效果,减少遗忘。所谓过度学习,是指在刚刚能够回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一般来说,花在过度学习上的时间是150%效果最好。这样既不会浪费学习时间,又能达到很好的保留效果。
9.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已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05年3月1995日通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5号公布,自2005年9月1995日起施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定的第一部教育基本法,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它的颁布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全面依法治教的新时代。
10.A
【解析】教学设计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有计划、有决策的活动。教学设计以规划和布局的形式,对如何实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决策,以解决如何教的问题。
11.A
【解析】意志自控是指能够完全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克制自己的意志品质。与自制力相反,意志品质是任性和懦弱。任性的人自律性差,不能有效规范自己的言行,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行为往往被情绪所左右。懦弱的人胆小,遇到困难或突变时惊慌失措,畏缩不前。
12.B
【解析】对学生来说是引导而不是拉动;是鼓励而不是压制;是启发,不是灌输。引导而不拉扯,师生关系才会融洽;鼓励而不压抑,学习就会轻快;启发而不灌输,学生会思考。如果师生关系和谐,学生就会对学习感兴趣。这样的老师可以说是善于启发和诱导的。《学习之书》要求教师在善待学生的同时,也要善于向学生提问。
13.D
【解析】H·加德纳(1943-)美国心理学家、学习理论家、教育学教授。加德纳在心理学领域最有影响的理论是他的多元智力理论,该理论批判了传统智力理论。他认为,人类的智能至少包括七种类型:语言智能(即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能力)、数学-逻辑智能(即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的能力)、视觉-空间智能(即通过感知识别距离和确定方向的能力)、音乐智能(即感受、欣赏和表达旋律的能力)、身体-运动智能(即支配四肢完成精确运算的能力)和人际智能。。加德纳的思想对美国进步教育家产生了巨大影响。自《智力结构》出版以来的15年间,多元智能理论在美国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存在
14.C
【解析】小组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外活动小组以自愿为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校的具体情况组建,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经常性活动。小组活动主要包括:①学科小组。②技术团队。③美术组。④体育团体等。
15.C
【解析】在几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情境中,有的孩子倾向于考虑周到,少犯错误。这种认知风格被称为沉思型认知风格。问题的题干指的是冲动型认知风格。
16.A
【解析】本题答案属于典型的枝茎内容一致的题目。可以看到,题目中的“探究态度”与题目A项中“研究型”一词的含义有关,所以选A,这是最常见的设问方式。当然,出题人不可能让选项和问题的用词完全一样,所以这种“含蓄型”居多。
17.B
【解析】刻板印象是一种已有的习惯对新行为习得的影响。英语知识不是习惯,所以不是刻板印象。记忆力是一种能力,和这个话题无关。在心理学中,迁移一次的意思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符合本题所说的意思。
18.B
【解析】活动是指让学生参与一些亲身体验。目的性的培养属于旧课程思维方式,新课程不再提倡目的性,所以这个题目不能选。流量适合与正确答案相关的混淆选项。本题描述的是培养学生原创能力的方法,所以选b。
19.D
【解析】本题四个选项是四种德育方法。讲道理就是讲道理,培养道德观念。榜样法是引导学生像榜样一样学习,熏陶法是让学生在某种情感体验中不自觉地接受某种道德观念。锻炼方法是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这是苍耳学过的。这个题目是关于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所以选d。
20.A
【解析】全身放松训练主要用在学生压力大,需要放松的时候。系统的秘密清除是心理学中常用的方法,但主要是帮助人们改掉一些坏习惯,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所以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肯定性训练,所以选a。
二、判断题
1.√
2.√
3.×
【解析】义务教育是适龄儿童、少年依法必须接受的,由国家、社会和家庭保障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一定时期义务教育的一种制度。义务教育也叫义务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强制性的、免费的和普及的。
4.√
5.√
6.×
【解析】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的区别:实施方式不同:教育法规的实施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不得违反。教育政策的实施方式主要依靠行政权力或党纪,通过号召、宣传、教育、解释、动员等方式实施,强制力有限。
7.×
【解析】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老师不可能什么都懂,学生也不可能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
8.√
【解析】夸美纽斯,17世纪捷克教育家,是“班级授课制”的真正创始人。他在1632出版的《大教学论》一书中,对课堂教学的实践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在理论上第一次对课堂教学的特点、功能和应用作了概括性的阐述和论证,为课堂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9.√
10.×
【解析】激情:强烈的情感表达。常发生在强烈刺激或突变后。其特点是迅速、凶猛、不可抑制。人在激情的支配下,往往能调动身心的巨大潜能。
11.×
【解析】学生在教学中获得的知识,既有直接经验,也有间接经验。就学生的认知任务而言,学生认知的主要任务是接受大量的间接经验。
12.√
【解析】教学法是教师运用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式,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即不容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容易形成注入式教学。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师生间的问答对话,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
13.√
【解析】学校心理咨询的目标有两个:第一是学会调节。学会适应是纠正错误的行为,养成正确的适应行为,使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就是消除人际交往的障碍,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二是求发展。要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潜力和特长,确立有价值的人生目标,承担生活责任,拓展生活方式,发展建设性的人际关系,充分发挥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良好的社会功能,过积极高效的生活。在这两个目标中,学会调节是基本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咨询可以称为适应性咨询;谋求发展是一个高层次的目标。
14.√
【解析】我国《义务教育法》为了让孩子的受教育权利整洁有效,做出了切实可行的规定。要求: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所有年满6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或种族,都应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和初级中学,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使适龄儿童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15.×
【解析】刻板印象是长期解决类似问题形成的思维和行动习惯。所以在解决新问题时,刻板印象可能会因为问题相似而很快解决,也可能会遇到不同类型的问题,采用老方法会更困难。因此,刻板印象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
16.√
【解析】在各种实际领域中,气质虽然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但对人的工作方式有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工作效率。因此,在职业选择中考虑气质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17.×
【解析】从约束不良行为的角度来说,惩罚还是有必要的,也有利于良好心态和道德的形成。当不良行为出现时,惩罚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给予一些厌恶的刺激;二是取消个人喜欢的刺激或剥夺其某些特权。
18.×
【解析】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强调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意义,是从过分关注“科学世界”到更加关注“生活世界”,并不是不要求“科学世界”。
19.√
【解析】激励可分为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当个体通过趋向或接受它而得到满足时,这种诱导就叫做正诱导;如果个体通过逃避或避免它而得到满足,这种激励被称为负激励。诱因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比如对学生来说,老师的表扬是正向激励,训斥是负向激励。
20.×
【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改变过分强调筛选和选择的课程评价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改进和提高教学实践的功能。教育评价的功能包括:导向功能、评价功能、监督功能、调节功能、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
三、论述题
1.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答: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在学习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树立新的师生观
持有不同教育观和师生观的教育者,会培养出不同的学生。
“师道尊严”的传统师生关系在管理上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的威权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是等级制的,必然导致学生的被动和消极态度,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学生的人格得不到尊重,学生自己的意见和独立思想得不到重视。
在现代社会,信息来源多样化,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教师要从原来的知识拥有者和教师转变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树立新的师生观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和基础。
(二)树立教师的威信
教师威信包括威望和信誉。教师的威信,可以通过其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水平,看作是其令人信服的力量或令人肃然起敬的影响。教师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道德修养。
(2)对学生严格要求。
(3)具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学技能。
(三)与学生的良好沟通
传统的应试教育在师生交往中忽略了真正以育人为目的的学习,导致师生交往意义的丧失。师生矛盾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相互不理解造成的,根本原因是彼此沟通太多。作为老师,要深入学生的精神世界,真正理解、欣赏、善待学生。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应该在人格上平等,在交往活动中民主。
(四)发扬教育民主,听取学生意见。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缩小师生心理差距,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需要。民主不是抛弃权威,而是在民主和权威之间选择一个更好的平衡点,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每个教师都应该有充分的民主意识,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并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采纳他们的合理建议。
2.请谈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教师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运用启发式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根据操作的难易程度,适当控制激励水平。
美国心理学家Jaecks和dodson认为,动机唤起的适度水平与作业的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唤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适中,最佳激励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唤醒水平越低。这就是著名的耶基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型曲线)。教师可以设置适当的作业难度来激发学生的动机水平。
(三)充分利用反馈信息,适当进行奖惩。
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和奖励比批评和指责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因此,教师应该表扬和奖励学生在教学中的进步和努力,以激发更多的学习动机。
(四)正确引导成绩归因,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学生完成一项学习任务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老师也要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成绩的差异,从有利于以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一般来说,归因于主观努力是有益的。
四、案例分析题
(1)答案的要点
(1)刘老师的做法符合爱岗敬业的师德。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忠于人民教育,胸怀大志,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细心辅导学生。在案例中,刘老师能够认真备课,认真讲课,受到学生的欢迎。本着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2)刘老师的实践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终身学习。终身学习要求教师不断拓展专业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小刘老师一直在努力,积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创新发展自己的教学。符合终身学习的职业道德要求。
(3)刘老师的做法不符合爱国守法的教师职业道德。爱国守法的师德要求教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职责和权利。小刘老师让不认真听讲的学生站着,这是体罚,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此外,她甚至不允许不守纪律的学生上课,这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违反了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要求。
(4)刘老师的做法不符合教师职业道德中对学生的关爱。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热爱学生,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对学生有耐心,不能讽刺、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而刘老师却违背了这种职业道德的要求,让学生罚站,不让学生上课。
(2)答案的要点
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专门的职业,不仅需要专业素养,还需要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与学生良好的师生关系。持有不同教育观和师生观的教育者,会培养出不同的学生。
“师道尊严”的传统师生关系在管理上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的威权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是等级制的,必然导致学生的被动和消极态度,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学生的人格得不到尊重,学生自己的意见和独立思想得不到重视。本案中,小明的小学班主任未能理解小明的行为,一味的批评和惩罚,使得小明的行为没有得到强化,从而影响了小明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在现代社会,信息来源多样化,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教师要从原来的知识拥有者和教师转变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树立新的师生观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和基础。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进行教学的老师,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因此,现代教师应该深入学生的精神世界,真正理解、欣赏、善待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小明的初中班主任在课外活动中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对感兴趣的科目进行探究性学习,进而走向各种课程,发现了学习的重要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
同样的学生,不同的老师,会产生不同的学生。因此,现代教师应了解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需求以学生为本,注重对学生素质和潜力的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