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广泛的牙雕

据史料记载,中国的牙雕技术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广州的牙雕出现的时间比中原稍晚,从晋代开始,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文物中,有一捆五根大象牙,其中最大的一根长126 cm。据鉴定,象牙的原产地是非洲,可能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来的。此外,还出土了雕刻的大象、象牙俑和残牙雕刻。可见这些象牙雕刻都是进口原料。如果鉴定属实,那么广州牙雕的历史将大大推进。以前岭南人,尤其是广州和珠三角的人,都把象牙视为吉祥之物。认为可以“辟邪除秽”。这里介绍的牙雕是指象牙雕刻。广州的象牙雕刻兴盛于明末,经过历代的发展,逐渐成为广州的著名特产。

解放前,广州所有的象牙雕刻都是个体作坊经营,主要在大新路。解放后,广州市政府组织这些小作坊创办了“大新象牙雕刻工艺厂”,以便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研究开发,完善和发展广州的牙雕艺术,自此牙雕技艺有了显著进步,生产规模也有所扩大。

广州的牙雕具有浓郁的汉族色彩和精致的岭南风格。多以花木、山石、龙舟、宝塔、蟹笼等岭南山水为题材,擅长独特的镂空技法。其中以雕刻象牙球和画船闻名,尤以雕刻精美的多层象牙球著称。雕刻艺术家使用一块完整的象牙材料来挖空各种规格和层次的球体。最小的象牙球只有两三层,最大的有40层。每层都刻有龙凤花卉等各种图案,可以灵活旋转。广州牙雕艺术家雕刻的20层象牙球早在1915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就获得了特殊工艺奖。截至目前,广州的象牙球雕刻数量已达45个。该馆也是著名的广州牙雕作品。花船的船体形状像龙。船上有2-7层的亭子,船上多达3000人,旗帜,灯光等等。它生动而壮观。此外,还有用整根象牙雕成的全牙雕、渔民撒网、雕蟹笼、古代仕女等。

广州象牙微雕也是全国闻名。20世纪30年代初,广州著名微雕艺术家冯公霞在一个米粒般大的象牙色米粒上刻下了154字的孙中山先生遗嘱全文。他还在一块64页的象牙片上刻下了25000字的“* * *宣言”。他的儿子冯也是微雕大师。他继承了他父亲的技艺,创造了十八尊栩栩如生的罗汉,雕刻在象牙大米上。这些精美的微雕作品代表了广州象牙微雕的最高水平,令人叹为观止。

上世纪80年代,由于全球野生动物保护运动的兴起,大象作为受保护的野生动物,被禁止捕猎。国际上规定,任何国家不得出售象牙和象牙制品,我国政府严格遵守这一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广州的牙雕技术,尤其是象牙雕刻行业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不得不选择其他材料来替代,勉强延续这种传统工艺。45层的象牙球和亭台楼阁以及大型花船成为世界上前所未有的艺术珍品和独特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