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椒肉丝是古代御厨必备?
青椒肉丝是一道很常见的家常菜。
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个是我小的时候在家里,父母用青椒丝给我家的味道。
第二个故事来自几年前一位日本青年作家在中国的半年"青椒肉丝之旅"。
虽然他的青椒肉丝之旅本质上是被迫的——这个人是《三国演义》的铁杆粉丝,他以粉丝的身份来中国参观了很多《三国演义》涉及的古迹。
但是,作为一个资深宅男,他一句中文都不会说。分布在大半个中国的100多处三国古迹,因为他是三国迷而流传下来。他熟悉汉字“关羽”和“张飞”,可以写在纸上,一路询问。
但他的一日三餐不能靠这一招。毕竟《三国演义》里没有“西红柿炒鸡蛋”“宫保鸡丁”这样的菜。幸运的是,这个人在为期六个月的三国之旅中,每天都吃同样的两道中国菜——其中一道是麻婆豆腐(上次我们谈到过)。
因为作为一个日本人,他是唯一能张嘴说出名字的中国菜。这两道菜在日语里的发音和汉语里的发音差不多。同时,这两道菜也是日本最受欢迎的中国菜之一。
我也喜欢吃青椒肉丝。蒸着上桌,一看就是绿白相间,绿的是青椒绿,白的是肉丝白。色清后味清,肉丝嫩滑,青椒丝脆甜。当然,这只是一般概念中的1.0版本的青椒丝。
青椒丝作为一道普通的家常菜,有很多变化。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同样是我们说的五湖四海的青椒丝,其实是不一样的。可以是“异端”版的小炒肉,可以是“破产”版的鱼香肉丝,也可以像日版一样用笋丝和甜嘴来改良。
从食材的搭配上,这里可以用青椒,彩椒,辣椒,那里的肉丝,牛肉丝都可以与之抗衡。
虽然我们今天的青椒丝可以转化成很多版本,但是青椒丝的正式成型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也就是100年前左右。
准确的说,青椒肉丝的故事,是两股波澜壮阔的美食洪流相撞而诞生的短篇。
第一次饮食泛滥是关于肉丝的。在中国,古籍中最早将肉切成肉丝的方法是“万”。据两千年前秦汉时期的《礼记》记载,万是将肉切成薄片,再将薄片切成细丝,与今天的肉丝加工方法非常接近。
到了距今16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最早的炒肉丝已经出现在《齐姚敏书》中。到了宋代,铁锅在民间普及,炒肉丝作为正式菜肴开始发展。到了明代,出现了炒牛肉丝;到了清代,炒肉丝进入全盛时期,在民间获得了极大的普及,展出了许多变化,开始走向精致化。
清代著名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记载了一段炒猪肉丝:“切丝,去筋去皮去骨。用清酱、酒降片时,用植物油把白烟煮化成烟,然后放入肉,搅拌均匀,再放入蒸粉、醋一滴、糖一撮、葱、韭菜、蒜。”
袁枚还强调,为了保证味道和口感,他的精致版炒肉丝每次只炒半斤,而且肉丝越细越好。做饭需要火,不需要水。
相对于炒肉丝千年历史的宏大叙事,与之匹敌的青椒将在2000年的傍晚加入。而且青椒的引入只是整个花椒世界传播史宏大叙事中的一个插曲。
胡椒起源于美国。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胡椒于公元1500年左右传入欧洲,明末清初传入中国。
起初,中国人将辣椒视为观赏植物,到了清朝康熙时期,辣椒开始进入菜肴菜单。写于清中叶的《吊鼎集》中,已经记载了一些以辣椒为原料的菜肴。
但就是在《调鼎集》中,也没有任何以青椒为食材的菜肴的记载。
这是因为,作为一种不太辣甚至更甜的辣椒,青椒传入中国的时间比普通辣椒要晚。在众多种类的辣椒中,青椒可以算是最晚进入中国的一种,在清朝道光年间就开始推广种植,但直到清末民初青椒才普遍进入家庭烹饪。
青椒虽然在辣椒的历史潮流中陷入较晚,但进入家常菜菜单后,其推广速度和普及范围都堪称奇迹。青椒因为产量大,口味独特,特别容易烹饪,很快在中餐中崭露头角。
光明碰撞:青椒+肉丝
在这场青椒入中餐的历史尝试中,青椒炒肉丝这道家常菜一出现就迅速走红,堪称两种食材宏大历史潮流的一次辉煌碰撞。
袁枚招待客人的时候,很重视炒肉丝,因为它有两个好处。第一个是,炒肉丝是一种方便快捷的菜肴,立即受到欢迎。第二是肉丝口感细腻,可以拿。
清末,同样令人向往的精致肉丝,终于遇到了口味独特的青椒。
美食家唐出生于1908年,旗人。他家有两个响当当的人物,就是清朝光绪皇帝的两个妃子,甄妃和金妃。
据唐回忆,当年他家请厨师,试工时要考一汤一菜一饭。汤是鸡汤,考察了厨师的慢火厨艺,菜是青椒炒肉丝,考察了厨师的武功。重要的是,肉丝要炒得嫩滑可口,青椒要炒得香脆不泛,这样才能通过考验。显然,在那个年代,青椒肉丝已经成为了考察厨师技艺的一道门槛。
越普通,越见功夫。在青椒丝的方便快捷中,一味的坚持精致,应该算是100年前人们与我们今天达成的* *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