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八宝粥的习惯和佛、儒、道有什么关系?
中国喝腊八粥的历史有文字记载,已经有1000多年了。最晚始于宋代。腊八这一天,无论是朝廷、政府、寺庙,还是黎民百姓家,都会煮腊八粥。明代加入大米、银杏、核桃仁、栗子煮粥。到了清代,喝腊八粥的习俗更加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和王子都要给文武大臣和侍从吃腊八粥,并把米饭和水果分发给寺院,供僧侣们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祖;同时,家人团聚在一起吃饭,给亲戚朋友送礼。著名的雍和宫腊八粥,除了糯米、小米等五谷杂粮,还有羊肉丁、奶油。粥面上撒着红枣、桂圆、核桃、葡萄干、瓜子、绿肉丝。
农历十二月之所以叫“腊月”:祭书上有解释:“蜡人,索耶,十二月,集万物而求食。”“蜡”类似于“蜡”。祭祀祖先叫“蜡”,祭祀神灵叫“蜡”。“蜡”和“蜡”都是祭祀活动,大多在农历十二月举行,所以人们把十二月称为腊月。
腊月是一年的结束,古代的人无事可做,就出去打猎。一是为了获得更多的食物以弥补食物的不足,二是用野生动物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长寿和避免灾难。
腊月有很多民俗。十二月初八,“腊八粥”是用杂粮做成的。一些农民甚至将腊八粥扔在门上、篱笆上和柴堆上,以此来祭祀五谷神。12月23日,俗称“小年”,一些地区的人们会展示香蜡刀和蜜饯作为对“灶神”的供品。其实现在大部分人都不信“神”之类的。这是遵循一些古老的习俗,现在有争老人供品的习俗。
早在宋代,十二月初八,七宝五味粥,即“腊八粥”,就被送到东京开封的各大寺院。宋代孟元申在《东京梦里行》中记载,十二月初八,“寺院举行佛浴,送七宝五味粥给他的弟子,称为‘腊八粥’。大家都是日本家庭,吃的是水果杂料粥。”又称“佛粥”。宋代大诗人陆游在诗中说:“今佛粥多相济,以为江村存新事。”也是关于腊八送粥的。
腊八粥不仅为僧人所享用,也深受民间喜爱。元、明、清三代沿袭这一饮食习俗,清代最为盛行。有诗说“腊八家家煮双弓,榛子桃仁染红。我喜欢叫儿看它,佛影无边。”周觅的《武林旧事》说:“初八,寺庙和百姓用核桃、松子、奶菇、柿子、栗子做粥,称为腊八粥。”清代夫差敦冲在《燕京岁时腊八粥》一书中说:“腊八粥以黄米、白米、糯米、小米、菱角、红豆、去皮枣泥等煮成。,以及外染的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子、松子、白糖、红糖和猥琐。,颇具北京特色。元代人孙国写了一个拜访燕都的故事:“十二月八日,送关白粥,粥里混有米饭和水果。货多者胜,这个故事沿袭了宋朝的故事。“腊八粥作为一种民间习俗,在夏历的12月8日吃,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
除了祭祖、敬神的活动,腊八节人们还要追疫。这项活动起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病。作为一种巫术活动,湖南新化等地至今仍保留着腊月敲鼓驱疫的习俗。
“释迦牟尼开悟日”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前,全国各地的佛寺都举行佛浴会,诵经,并沿袭释迦牟尼出家前一位牧民献乳糜的传说,为佛祖熬制香谷果粥,给弟子和善男信女吃腊八粥。据说有些寺院,在腊月初八之前,僧侣们会沿街捧着施舍的碗,把收集来的大米、栗子、枣、坚果等材料煮成腊八粥,分发给穷人。传说吃了可以得到佛的加持,所以穷人称之为“佛粥”南宋陆游的诗说:“今日佛粥多互利,对面是江村存新。”据说杭州名寺天宁寺有一座存放剩饭的“米栈楼”。平时寺里的和尚每天把剩菜晒干,积攒一年的余粮,在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给信众吃。它被称为“福寿粥”和“福德粥”,这意味着他们吃了它们后可以增加他们的幸福和长寿。可见当时的僧人对美食之德的珍视。
宋代吴写《梁璐之梦》六年:“初八,庙号腊八。大沙寺等地有五味粥,称为‘腊八粥’。”此时腊八粥早已成为民间习俗,但当时皇帝也是用它笼络众臣。《永乐大典》记载“是月初八,禅家称之为腊八节,煮坏粥给佛吃。”清朝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世宗将北京安定门国子监以东的府邸改为雍和宫。腊八,在宫内的万福阁等地,用锅煮腊八粥并请喇嘛僧人诵经,然后将粥分发给宫中大臣品尝,以备节日食用。《光绪顺天府志》云:“腊月初八,永和官煮粥,定制之,遣大臣监之,盖饭之。”
一个传说是...
说起腊八节,大家可能都不陌生。如果说腊八节的传说,知道的人屈指可数。
传说1:来自“红豆扮鬼”的习俗
传说古代五帝之一的颛顼,死后把三个儿子变成恶鬼,出来吓唬小孩子。在古代,人们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大人以为腊八节小孩中风,身体不好是瘟疫鬼造成的。这些恶鬼无所畏惧,只怕赤(红)豆,所以有“红豆扮鬼”的说法。所以腊月初八,用红小豆和赤小豆煮粥,以祛疫迎祥。
传说二:为纪念饿死在长城遗址的民工,
秦始皇修长城,所有民工都奉命前来。他们很多年不能回家,他们依靠家人给他们送食物。一些家在千山一水之隔的农民工,无法送饭,导致很多农民工饿死在长城遗址。有一年腊月初八,没有饭吃的民工合伙积攒了几把粗粮,放在锅里煮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饿死在长城下。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在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作为纪念。
传说3:来自印度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今尼泊尔)数独国王的儿子。他看到众生身心俱苦,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放弃皇位出家。苦行六年,腊月初八菩提树下成佛。这六年苦行,一天只吃一麻一米。后人没有忘记他的苦难,每年腊月初八吃粥留念。“腊八”成了“成佛日”。“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前,全国各地的佛寺都举行佛浴会,诵经,并模仿释迦牟尼出家前一位牧民供奉乳糜的传说,煮香谷果粥供奉佛祖,称为“腊八粥”。腊八粥被赠送给弟子和善良的男女,以后成为民间的习俗。据说有些寺院,在腊月初八之前,僧侣们会沿街捧着施舍的碗,把收集来的大米、栗子、枣、坚果等材料煮成腊八粥,分发给穷人。传说吃了可以得到佛的加持,所以穷人称之为“佛粥”南宋陆游的诗说:“今日佛粥多互利,对面是江村存新。”据说杭州名寺天宁寺有一座存放剩饭的“堆饭楼”。平时寺里的和尚每天把剩饭晒干,积攒一年的余粮,在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给信众吃,称为“福寿粥”、“福德粥”,寓意吃了能增加幸福,延年益寿。可见当时的僧人对美食之德的珍视。
传说4:教育后辈节俭(1)
早些年,有这样一个四口之家,一对老夫妻,两个儿子。老两口很勤快,常年干农活。春天犁地,夏天锄地,秋天收割,为一天而努力。家里存放的各种食物,有大有小。他们院子里还有一棵大枣树。老两口精心培育的枣子,又脆又甜。当他们收集起来卖掉的时候,他们可以卖很多钱,他们过着非常富裕的生活。
老两口为了给两个儿子成亲,奔波一生。
眼看着儿子一天天老去,可以娶妻了,老两口都太老了。父亲去世后,他告诉兄弟们要好好种庄稼。老母亲去世的时候,告诉哥哥们要好好照顾院子里的枣树,要攒钱娶媳妇。
一家四口现在只剩下两个兄弟生活。弟弟看到这么多粮食,就对弟弟说:“我们有这么多粮食,够了。今年休息一年吧!”"
弟弟说:“这枣树今年不紧实。反正我们不缺枣吃。”
就这样,两兄弟越来越懒,越来越贪婪。只知道你年复一年的吃喝玩乐,几年就把所有的食物都吃光了。至于院子里的枣树,枣子一年比一年差。
今年是腊月初八,家里实在没什么吃的。我该怎么办?我哥找了个小扫帚,我哥带了个小簸箕,在大仓库和之前存放粮食的小仓库的夹缝里扫。他从这里扫了一把黄米粒,又从那里找了一把红豆。就这样,几粒聚在一起,数量不多,但样本很多。最后,他找了几颗干红枣放在锅里一起煮。做好饭后,两兄弟开始吃五谷杂粮做的粥,两眼对视,才想起父母临死前说的话,非常后悔。
两兄弟饱受懒惰之苦,失去孩子后,第二年都很努力。和父母一样,过了几年又过上了好日子,娶了媳妇,有了孩子。
为了吸取懒惰的教训,人们应该永远不要忘记勤俭持家。从那以后,在腊月初八,人们就吃用五谷杂粮煮成的粥。因为这一天是腊月初八,所以人们称之为“腊八粥”。
传说5:教育年轻一代要节俭(2)
西晋时,有一个很懒的年轻人,总是游手好闲,游手好闲,可是他的新婚妻子多次劝他都失败了。然而,年底十二月初八,家里不做饭了,小伙子饿了。他把家里的米缸、面袋、锅碗瓢盆都找了一遍,把吃剩的粉和可食用的下脚料洗干净放进锅里,煮了一碗糊状的粥喝。从此,他苦苦思索,后悔不已。当地人借此机会教育孩子每到腊八就煮粥喝,既表示在腊八这一天不会忘记祖先勤俭节约的美德,也希望神灵带来丰衣足食的好年景。
传说六: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
当时岳飞率领部队在朱仙镇抗金,正值严冬九月。岳家军衣食无着,饥寒交迫,百姓纷纷送粥。岳家军吃了一顿百姓送的“人人饭”,结果大获全胜。那是十二月的第八天。岳飞死后,为了纪念他,人们在腊月初八用杂粮和豆子煮粥,终于成为一种习俗。
传说7:腊八粥救了朱元璋一命。
据说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就给一个有钱人放牛。有一天,我放牛回来,走过一座木桥。奶牛滑了一跤,从桥上摔了下来,摔断了腿。老富翁很生气,把他放在一个没有食物的房子里。朱元璋饿极了,突然发现屋里有个老鼠洞。他打开一看,原来是老鼠的粮仓,里面有大米、豆子、红枣。他把这些东西放在一起,煮了一锅粥,吃起来很甜很好吃。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又想起这件事,让厨师煮了一锅各种五谷豆混在一起的粥。那天正好是腊月初八,所以叫腊八粥。
习俗
北京的腊八粥可以说是最精致的了。白米饭里混的东西很多,有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子、桂圆、葡萄、银杏、苔藓、玫瑰、红豆、花生等。不下20种。人们在腊月初七晚上开始淘米、泡果、去皮、去核,半夜开始用小火炖。腊八粥直到第二天早上才煮好。
腊八节在陕北高原,粥除了米饭和豆子外,还有各种干果、豆腐和肉。吃完后还要在门上、灶上、门外的树上放粥,辟邪避灾,迎接来年农业丰收。而且,腊八这一天是禁止吃蔬菜的。如果你在这一天吃蔬菜,庄稼里会有更多的杂草。在腊八节,人们不仅吃腊八粥,还用粥祭祖和粮仓。
在陕西一些很少或不产大米的地方,人们吃腊八面而不是腊八粥。用各种蔬果做成肉末,擀出面条。在腊月初八的早上,全家人一起吃饭。
甘肃传统煮腊八粥用的是五谷杂粮和蔬菜,不仅家人吃,还分发给邻居,用来喂牲畜。甘肃武威讲究“苏腊八”,吃的是大米粗米、扁豆米或粗米,煮熟后配炒籽、麻花吃。民间称之为“豆粥泡”。宁夏做腊八饭,一般是用各种豆类加大米和土豆煮粥,再加上用小麦粉或荞麦粉切成菱形柳叶的“麦穗”,或做成小圆蛋的“麻雀头”,再加入葱花油,然后煮。像陕北,全家只吃腊八饭,不吃蔬菜。
西宁腊八节不喝粥,吃麦仁饭。腊月初七晚上,把刚磨好的麦粒和牛羊肉一起煮,配以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经过一夜的慢火,麦粒饭很香很好吃。
江苏人吃腊八粥有甜的和咸的。腊八粥要加枸杞、菱角、核桃仁、松子、芡实、红枣、栗子、木耳、蔬菜、金针菇等。如果咸粥煮好了,加蔬菜和油就可以了。
浙江人通常用核桃仁、松子、莲子、红枣、龙眼肉、荔枝肉等熬制腊八粥。,又甜又好吃。据说这种煮粥的方法是南京传下来的。
腊八前一天,人们通常用钢锅舀水结冰。等到腊八节破冰吃。民间有个说法,腊八节吃了冰,第二年就不会肚子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