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桥镇的历史与人文

人们把安顺地区的屯堡村比作“绿色海洋中的白色文化岛”。说“孤”是指它的独特性:极其悠扬的语言,极富江南韵味的石头建筑,多姿多彩的民俗活动,“活化石”的民间戏剧,等等。其中,透露着明朝遗风的服饰,给初来安顺的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服装是一种文化载体。各民族不同的服饰反映了各自的审美情趣、思想追求和文化积淀。屯堡人的衣服以蓝色和蓝色为主,这不能不被视为他们对来自长江的祖先的依恋的叙述。

屯堡男装以短排扣长袖为主。双排扣上衣由此扣住,俗称“三口袋”,因右上胸有一个口袋和两个下摆而得名。双排扣上衣一般用绿蓝白布,钉5、7个扣子。穿长衫时,戴阿宝青布手帕或羊毛手帕,腰间系一条绿布带。这条裤子的腰和腿很宽。如果把两条腿和腰绑在一起,可以装100多斤粮食,又凉快又实用。

夏天穿凉鞋或布鞋和短衣服;冬天,我穿长袍和皮底鞋。这种长钉鞋类似于作战靴,俗称“战靴”。这种“战鞋”既有保暖的功能,又有防滑的功能,所以在冬季阴雨连绵的贵州山区是不可或缺的实用之物。穿上这些靴子,屯堡人看起来威武而充满活力。就像一首民谣唱的那样:“脚上要穿皮鞋,走路要像风。”走南闯北强,妖怪也避之不及。"

屯堡人出门办事,总喜欢带着麦秸编织的草帽。这顶草帽是用白色麦秸做成的,由一个女人一根一根接起来,编成一条长辫子,用针线一根一根缝起来。精致的草帽是女性心灵手巧的展示,也是深爱的寄托。所以草帽不仅是防雨防晒的用具,也是爱的信物。难怪男人唱民谣的时候会唱出这样的心声:“戴着草帽赶秀,就像喝了蜂糖。”

屯堡长老戴毡帽或包青布头手帕,穿长衫,不系腰带,穿布鞋,拿长竹竿点烟。有的小肚子上挂着牛皮缝制的“裹肚”币。毡帽和江南水乡男人戴的毡帽一样,一般都是羊毛或者羊绒制品。老人们一旦戴上毡帽,一辈子都不会洗一次,一年四季都戴在头上。所以,这顶毡帽总是油光锃亮,好像画过一样。

精致的烟杆是老人们的宠物。拿着长长的烟杆走在街上是祝福的表示。长约1.2m的烟杆由竹节密集的竹子制成,竹节越多越密越好。用麻线或铜丝编网将竹根包成管,用桐油勤擦烟杆,使长烟杆黑红发亮,尖端常引人注目。烟杆上应挂古钱币或用金属链装饰的雕花胡桃木制品等装饰物,既有装饰作用,又便于将烟杆挂在屋内墙上或手扶行走。好的烟杆是独一无二的工艺品。当你目睹屯堡老人嘴里叼着烟棒流着口水,对抽烟如痴如醉的神态,听他们在一股青烟中讲述着祖先“北迁南迁”的往事,你心里真的有一种特别的滋味。。

屯堡人的服饰特点主要表现在女装和打扮上。屯堡妇女一直保持着明朝的遗风,如长袖、长袍、尖头鞋等,并在许多史籍中作了如实的描述。。

“安顺府治?民风:“屯军包子,皆在洪武调北三月南。女子用银绳扎头发,分为三股,有一个大环,都是凤阳汉服。"

纵观当今屯堡村的女性服饰,虽然年轻女孩为了追求时尚,已经失去了独特的古风布风格,但一旦结婚,周围的环境又让她们回归到传统的服饰风格。穿着或蓝或蓝或紫或粉或绿或白的衣服,是一种“丝头带”,挂着长长的丝绦,袖口和衣襟上镶嵌着美丽的花边。长发扎成马尾辫编织的发网,银玉簪,腕上银镯,耳上挂银玉耳环,脚上尖平绣花布鞋,额上白布腰带。如今,服装上加了一条方形头巾和一条缎带黑腰。

汉族是一个善于吸收他人长处的民族。随着时代的变迁,它是在唐朝原有的服饰上,由“胡夫”、“付曼”等其他民族的服饰演变而来的。而屯堡妇女只是不改祖制,穿宽袍大袖。在过去的岁月里,屯堡妇女也表现出一种摆脱习俗和传统的自由。当封建礼教的阴霾笼罩神州大地,女性以“三寸金莲”作为对美的变态追求,“裹脚”让很多女性痛苦流泪。而屯堡人则反风俗习惯。他们不以小脚三寸为美,任其自然,自得其乐。虽然被认为是反时尚的,被鄙视为“大脚怪”,但在战乱不断、男人上战场的特殊背景下,却为他们从事复杂的家务和农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说起“大脚怪”,屯堡人中间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明朝洪武时期,国事已定,天下太平。某年元宵节,帝都放上灯笼,热闹非凡。朱元璋的原配夫人马皇后被人们欢乐的气氛所吸引,带着几名宫女和太监悄悄离开皇宫去观看灯笼。一路上灯火辉煌,天气五彩缤纷。我看到一位皇后欣喜若狂,不经意间忘乎所以,露出了一双大脚。我惊呼,惹得游客围观。马皇后尴尬、失望地回到宫里向朱元璋发脾气。朱元璋笑而不语。后来,他让人给马皇后做了一双粽子似的鞋子。马皇后穿上后,长裙笼住了她的大脚,却露出了一双上翘的尖角。从此,皇后穿的“尖头绣花鞋”就被屯堡人一代一代地模仿。虽然这个传说有点牵强,但想到屯堡妇女不忘祖规的头饰,就能看出屯堡人对故土的深深眷恋。

生产尖头绣花鞋是屯堡妇女的一件大事。从十几岁开始,我就要在妈妈的指导下学习刺绣,结婚时能绣几十双鞋。所用图案多为常见的农作物花卉和传统图案,如荷花、瓜花、牡丹、石榴、红梅、蝴蝶、鱼、喜鹊、凤凰等。图案多为象征吉祥幸福的“双凤争鸣”、“喜鹊攀枝”、“双梅盛开”、“富贵牡丹”。这些图案不仅反映了他们的审美情趣,也传达了他们的思想追求。如:象征“多子多福”的石榴、蝴蝶、鱼,象征吉祥的喜鹊、凤凰,象征富贵的牡丹等等。按照这些图案绣出来的鞋子,要用十几根彩色丝线,讲究色彩搭配和图案的和谐,给人美感。农活不太忙的六月,屯堡姑娘们就邀上三五个团,在走马角上“坐六月”刺绣。虽然天气炎热,但他们寄托了美好的愿望,就像一首民谣说的“六月虽是艳阳天,绣楼是好春。绣一只喜鹊飞出去。我什么时候才能见到我的郎?”

屯堡姑娘不仅绣鞋子,还绣帽子花、枕头套花、背扇花等服饰图案。这些服装图案大多是花鸟鱼虫等自然生物,他们将这些生物绣得惟妙惟肖,同时又别有一番情趣。女孩一生绣了100多朵花。婚礼当天,他们集中在新郎家,在村民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大量质量好的绣花产品自然会受到大家的称赞。那是对姑娘们最好的评价。因为这些刺绣品倾注了姑娘们的心血,寄托了她们对美好的向往。就像他们心中的那首歌:“熬夜绣枕头,绣一幅鸳鸯戏水图。”有一天,枕着枕头睡觉就像躺在云里。"

每次去庙会,走亲访友,屯堡妇女都会认真打扮一番,无数的长袍、大袖、绣花鞋汇聚一堂,可以说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时装模特表演,一场无声的刺绣比赛。精美的做工,多彩生动的刺绣品,让人赞叹屯堡妇女的心灵手巧。这时,人们仿佛看到一幅明代的民俗风情画在屯堡村飘扬。

年长的屯堡妇女被称为“太婆”,衣着比较朴素,多以青色为主。它的头饰比较简单,头发在脑后扎成一个发髻,用马尾辫编织的发网覆盖,插上一个简单的发卡,再用一块绿色的纱手帕或绿色的布包好。大袖长衣的首领,绣着简单的花边,系着绿色的布带和腰布,穿着尖头绣花鞋。冬天小腿用绑腿包裹御寒。这些老奶奶出门赶庙会、走亲戚时,肩上挂一个黄布挎包,腰带上系一条折成正方形的毛巾,撑一把红油纸伞,三三两两地相邀。当我们聚在一起时,我们喜欢念佛或聊天。他们低声吟唱佛经,唱出了人生的艰辛和感悟:“人生如山上草,春绿已久秋;挂露如玉,冬不见草。佛也,南无触托米!"

帽子是孩子的主要标志。从出生到青年,男孩子都要戴小帽子、大帽子、缎子帽子等帽子。用布缝制的花帽、兜帽为虎头,显得“虎虎生威”,帽上绣有梅花、桃花或鱼鸟图案。风帽后面有一条长长的防风布,冬天用来御寒。花帽、风帽用玉雕或银雕装饰,中间为观音菩萨,两侧为刻有“长命富贵”、“一生幸福”字样的小菩萨或饰品。摇头晃脑,亮点闪闪,仿佛年轻的生命在跳动。这些神灵的吉祥摆件,寄托着母亲对子女的殷切期望,祈求菩萨保佑子女“长命百岁”,未来幸福美满。这个小女孩戴着一顶没有帽檐的花帽子。帽檐上绣着各种吉祥的花草,一条小辫子从帽檐后面垂下,活泼生动。

孩子们脖子上戴着铜或银项链,挂着诸如长命锁或玉佩之类的挂件。简单的图案和文字,如“长寿和财富”被刻在锁或玉佩上。在手上戴一个银或合金制成的手镯。手镯上挂着几个铃挡。当你握手的时候,铃铛会发出一阵响声。这个年轻生命的跳动声,会让这个家庭无比幸福。幼儿要在胸前系一个腰似的“白水袋”,中间缝一个荷包。它不仅可以吸收幼儿的口水以保持衣服的清洁,还可以盛放一些简单的食物,供孩子随时食用。“口水兜”由双层或多层布料制成,并绣有银杏花、荷花等图形。

幼儿还会在胸前挂木制的鱼形玩具或类似面条棍的“磨棍”。幼儿口中衔木鱼或“磨牙棒”有助于牙齿生长。

孩子穿简单的衣服裤子,鞋子很讲究。这双小花鞋是妈妈小时候精心绣的,里面充满了爱和生命。花鞋上绣有鱼、鸟、龙和其他动物的图案。作为一个女生,绣花鞋是一件既高兴又羞耻的事情。一首民歌唱出了他们复杂的感情:“只绣喜鹊梅,再绣鲤鱼跃龙门;以后穿在孩子脚上,儿子就是大师了。"

屯堡服饰是屯堡风情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妇女的长袖、长袍、尖头鞋和独特的“凤阳头”与南京博物馆收藏的明代服饰和发型相似,讲述了屯堡人祖先南征的古老故事。从那些刺绣中,我们可以看到江南刺绣细腻、舒展、流畅的风格,线条跳跃、构图紧凑的艺术个性,江南的韵味,明朝的遗风(注:随着时间的发展,小镇的服饰有些方面可能会发生变化,但不是全部)。大西桥镇包家拳是包家屯村民世代相传的著名拳种。它主要诞生于唐朝以前,历史比著名的“少林拳”更胜一筹据安徽徽州府志记载,金太康年间(280-289),车卫鲍镇守长安,从北方将鲍家拳带到安徽歙县。洪武二年(1369),鲍家屯鲍姓始祖鲍奉朱元璋之命“北调南来”远征贵州,还把鲍家泉从安徽徽州歙县带到了贵州安顺。如今,徒手、棍法、单刀、双刀、枪等108套包家屯拳,在包屯村已经传承了22代、23代。明清时期,方圆几十个屯堡村的武术以包家屯最强。所以有“九溪坝(九溪村)拳打脚踢包家屯”的说法。

以棍法为例,主要运用劈、扫、戳、挑、拉等棍法技术,与步伐、步法、姿势形成套路。要求练棍法,手臂浑圆,表现出勇猛、快速、有力,用棍法打大面积的特点。练武要用心学。你必须反复练习每一套拳法和棍法。学习需要时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学习和练习武术,要有一年四季艰苦奋斗、持之以恒的精神。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学不会的。在学艺练武的教学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三多”:一是动作多,拳、棍、刀、枪等不同。,每套有十个以上的动作;二是方向和路线变化多,往返,左转右转,路线复杂;第三,每一个动作都包含很多因素。外面有手、眼、身、步的规范,里面有精神上的配合,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师傅注重直观形象的示范,主要是带头。徒弟明确动作路线后,师傅要求动作准确,符合规范。同时,师傅讲解和示范了武术的攻防动作。

每一代包家拳都有几个武功很高的人。按照祖训的要求,这些武功高的人对年轻人学武有一个要求,要脾气好,脾气好,不惹事。第二,学武术的第一课,师傅要说“你学武术之前没学过礼仪,学武术之前没学过道德。”包家拳历来重视礼仪和道德。学了以后,不准欺软怕硬,不准盛气凌人,浪费自己的路。你只能勇敢,只能礼貌地说话,遵守诺言。如果你不听教导,我们会知道你的家法会严惩你,后果自负。

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出版的《鲍氏族谱》记载,鲍氏义和团成员鲍尊三、鲍氏第十五祖鲍元达,生于清朝道光年间。他们也很贤惠,待人和善,适合咸丰、同治之乱。贵州盗贼出来蹂躏社会,包尊三用包家拳保护平坝。

包尊三作为团练的团长,在他的办公室里,无论远近,都是公正、平和、宽厚、清正、廉洁的。人们称赞他是一位不偏不倚的国务元老,是一位有德行、有修养的人。难道不是纯道德的事情吗?时至今日,人去楼空,还是要追根溯源。这是一段特别的回忆。

武术作为防身、健身、强身健体的运动,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给人美的享受,作为优秀的民族文化,造福人类。传承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包屯村人的心愿。

解放后,包志华、包云峰、包吴奎、包正安、鲍方、包英伦、包吴起、包少安等。其中,七位老人都健康地活到了七八十岁,而现在依然健康的鲍已经82岁了,还能示范鲍家拳和跳地。鲍令友,60岁,徒弟很多,比如鲍安宏、鲍令宾、鲍继勇。2005年6月5日+2月,包屯村的8名女青年加入了学习包家拳的队伍。2006年2月65438+3月,这支新手屯堡女子武术队登台亮相,为建站、水利部等专家表演。虽然不熟练,但还是有一种酷酷的英气。青少年和小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也很高。他们利用寒暑假学习武术。

历史上积淀的浓厚军事色彩,使得包屯至今还保留着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武术,也是安顺市所有屯堡村落中唯一保存下来的拳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