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
乌鲁木齐在蒙古语中的意思是“美丽的牧场”。1755(乾隆二十年),即平定准噶尔汗国末期,乌鲁木齐开始大规模开发。为了彻底平定准噶尔叛乱(最终平定于1757年),清政府在九家湾(即现在的乌鲁木齐)修建了基地并驻军,并将此地命名为“乌鲁木齐”。
1758年(乾隆二十三年),清军为满足人口增长、垦荒和商业贸易的需要,在今南门外修筑土城,“一周五分,高一尺二尺”,这就是乌鲁木齐城的雏形。?
1763年(乾隆二十八年),老土城向北延伸,达到周长五里四分。完工后,乾隆皇帝将扩建后的城市命名为迪化。
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又在迪化城西建新城——共宁城(老城),官兵驻营。
扩展数据
乌鲁木齐最北端位于头屯河下游,距五家渠市区3.5公里,最南端到达阿拉沟以南的夏格哲岭,南北最宽处153公里。城市最东端在高崖子牧场以东的石窑艾肯沟,最西端在胜利大板以西的天格尔岭。最长的大概是190公里。海拔580 -920米。自然坡度为12‰-15‰。
乌鲁木齐地形开阔,山区广阔。南部和东北部高,中部和北部低。最高点是天山博格达峰之巅,海拔5445米;最低的在金梦水库大运河的南侧,海拔490.6米。两地水平距离75公里,高差4954.4米。山区占总面积的50%以上,北部冲积平原不到总面积的1/10,市区平均海拔800米。
乌鲁木齐市三面环山,北部平原开阔。东部有博达山、卡拉塔格山、东山;西部有喀拉扎山、西山;南部有加善东段、伊连哈比尔(天格尔山)和吐格达班塔格。辖区地势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大致分为三级台阶:第一级台阶为山地,海拔2500-3000米或更高;第二层次是山间盆地和丘陵,海拔1000-2000m;第三级是平原,海拔600米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