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岩:又一个中石油?揭开中国盐的历史
中盐历史
中盐的前身是中国盐业公司,成立于1950年2月。它由中央贸易部(后改为商业部)直接管理,主要从事华北、华东和中南地区盐产品的采购、运输、调拨、销售、储存和出口,并在中央贸易部的授权下,领导和管理批发私商的食盐贸易。1954划归中央轻工业部管理。
揭秘中国盐业历史1965年2月为了对食盐产销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管理,打破地区和部门界限,中央政府在中国盐业公司的基础上成立了国家盐业信托机构,由国务院授权集中统一管理全国盐业。那一年,薄一波兼任国家计委副主任,轻工业部党委向薄一波和中央作了关于试点盐托和今后意见的报告。
1968年,盐业信托被迫解体。1980,中国盐业公司更名为中国盐业总公司。2000年划归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SASAC)管理,为大型国有独资企业。
中岩:又一个中石油?
中国有一千多年的历史。1990和1996年,国务院分别发布《盐业管理条例》和《食盐专营办法》,对盐业进行规范和调整。基于这两个文件,我国在食盐批发领域形成了从中国盐业总公司到省级盐业公司的垄断体系。这种垄断体制形成的垄断属于国家垄断,通常被视为合法垄断。
2004年,中盐年产量为15万吨,占全国产量的18%。盐产量280万吨,占中国产量的30%;盐年销售额654.38+0.6万吨,覆盖全国4.2亿人口,占国土面积的36%,总资产37亿,控股子公司46家,员工5.3万余人。
2011年末,中盐年产盐1462万吨,居世界第二位,盐的供应和运销占国土面积的37.85%;总资产规模发展到436亿元,全资及控股子公司47家,员工5.5万余人。
截至2013年9月底,中烟营业总收入达到204.07亿元,同比仅增加9.79亿元。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均为亏损,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4.28亿元,而去年同期亏损654.38+0.565438亿元,由政府补贴2.36亿元。
从过去近10年的数据来看,处于垄断地位的中盐利润规模没有增加,反而亏损,需要依靠财政补贴才能生存。这种情况和中石油、中石化等大部分国企没什么区别。
中烟多次被炮轰垄断。
如果说中烟的定位是服务型国企,那么亏损也情有可原。但从中研官网来看,它有两大任务:一是做强做优,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二是承担国家食盐专营的生产经营任务,保障全国合格碘盐供应。
资产得到了保值增值,但中国合格碘盐的供应并没有得到保证。
2009年5月,由卫生部牵头,在浙江、辽宁、福建和上海低调开展了沿海地区居民碘营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原本用于预防大脖子病的碘盐导致公众体内碘含量超标,存在极大的健康风险。这一结果引起了对国家加碘盐政策的严重质疑。
2010年7月26日,卫生部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中碘含量(征求意见稿)》,承认碘过量威胁健康,建议降低食盐中碘含量。此前,中国三次调整食盐中的碘含量。碘盐含量的反复调整,暴露了食盐专营导致的碘含量“一刀切”的弊端。时至今日,“我们要吃非碘盐”“补碘要精细化”,这些声音还在。
不仅如此,中盐垄断造成的市场盐价高也广受诟病。
5438年6月+2008年10月,毛向提交了《关于请求对&权;lt;食盐专营办法&;gt;合法性审查议案,认为1996颁布的《食盐专营办法》涉嫌违反《反垄断法》。
2009年,东方公益法律援助起诉北京盐业垄断暴利,法院不予受理,后来不了了之。2009年,国务院国资委企业监事会监事陈国伟炮轰盐业垄断:我国盐业垄断体制改革应加快,以破解国企垄断,但中国盐业总公司阻挠了这一改革。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春晓曾撰文指出,我国盐业体制政企不分,特许经营权和监管权合二为一,导致很多地方特许经营权膨胀,监管弱化。
中烟何去何从?
中盐对食盐生产、批发、零售全行业的垄断,并没有保证国人的用码安全,但同时也造就了天价盐。我不禁要问,中烟还有多少腐败和灰色收入没有被曝光?中烟和中石油有什么区别?中烟继续垄断的意义是什么?
2013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企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国盐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第一家以古代盐业的中字头命名的现代公司会效仿中石油打破垄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