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青庙的历史变迁

根据清代乾隆年间学者孙景烈在武功县所作的《太风记》(翰林院校阅)、嘉庆年间知县张树勋所作的《武功县志》和《民国县志草案》:

明朝成化年间,淇水河发生了特大洪水。苏坊村、梁青庙、苏武庙、“苏公故里”的石牌坊被夷为平地,寺庙和村庄的房屋全部在洪水中沉没。

明嘉靖四十三年,当地学者张贵和张廉提议将梁青寺迁至原寺南的苏武家族佛堂。

明朝万历年间,张廉报请上官批准,将苏武庙迁至武功县北关(今武功镇)香山庙,后被水淹,后迁至西坡头路(今旧址),明末被兵焚毁。

后来搬到北关香山寺,他也不画水了。至今没有寺庙。

清康熙三年,武功县令倪集资重建,将寺庙迁至武功县北关(今武功镇)香山寺,建了三座寺庙。可惜没有再画,至今没有庙。

咸丰九年,苏武故里太素十八会在成化年间被洪水冲毁的苏武牌楼原址上重建苏武牌楼。

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被人破坏。

于是,武功县就有了三座梁青寺庙,分别是康家山梁青寺、香山寺梁青寺和苏坊村梁青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