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八旗的起源、发展与兴衰
八旗的前身
清代中国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满族的女真人祖先以狩猎为职业。每年狩猎季节,以氏族或村庄为单位,由一位有声望的人担任首领。这种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集体狩猎的组织形式,被称为耕牛记录。一般的领袖叫做鲁牛额真理(鲁牛的意思是大箭头;尔真,又名尔真,意为主要)。
八旗的建立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连连获胜。随着势力和人口的扩大,他在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建立了黄白红蓝四旗,称为真黄、真白、真红、真蓝,旗面均为纯色。四十三年,为适应满族社会发展的需要,努尔哈赤在原有牛录的基础上建立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又增加了四旗(镶、白、红、蓝)。除了四种颜色,黄白蓝都是红色镶的,红色镶的是白色。把后金管辖的所有人都放在旗里。
八旗的分类
清朝八旗分为满清八旗、蒙古八旗、汉八旗,其中满清八旗、蒙古八旗的主体是骑兵,其普通士兵分为骑兵、战兵、守兵三个等级,薪酬依次递减。普通的满族八旗和蒙古族八旗男子,从十岁开始,每三年可以考一次。如果他们符合标准,他们将被驻军,并享受薪酬。之后,他们可以每三年参加一次晋升考试。如果他们通过考试,他们将被提升一级,他们的工资也将增加。无论你是否骑马,骑士、战士和守卫者都是等级。汉军八旗又叫乌镇朝哈(重兵),以火炮为主。
八旗的定位
清朝的八旗军队,包括八旗满洲、蒙古和汉军,行军和宿营时都住在固定的位置。据说是根据“五行相抗”理论制定的。在《八旗通志》中有如下记载:“两黄旗位于北方,借土胜水。两面白旗位于正东,金胜于林。两面红旗在西,火中夺金。两蓝旗位于南方,水胜于火。水色黑,旗指六师,或夜难辩,故以蓝代之。”根据阴阳五行学说:东方为木,色为蓝,木能克土;南方属火,颜色为红色,火能生土,生金;西方属金,色为白,金能生水、生木;北方属水,色黑,水能使木生火;中央部分属土,颜色为黄色,土能生金、生水。从五行的颜色和五行的互阻来看,八旗的方位和五行的方位是一模一样的:两个黄旗属土,土能抗水,所以在北方;两红旗属火,火能炼金,所以两红旗位于西方;两白旗属金,金能木,所以两白旗位于东方;两个蓝旗属水,水能灭火,所以位于南方。
八旗的特点
八旗初建时,兵民合一,全民皆兵。所有满洲成员都在八旗之下。旗的组织具有军事、行政、生产等多种职能。入关前,八旗士兵平时从事生产劳动,战争时霍戈应征入伍,军械、粮草都是自己提供。入关后,建立了八旗常兵制和兵饷制,八旗兵成为职业兵。清朝定都北京后,八旗兵大部分驻扎在北京附近,而守卫首都的八旗则是按职位驻扎,称为驻京八旗,俗称京旗,实际上是一支皇军。另一部分旗兵驻扎在全国各地的重要城市和军事要地,称为八旗守备。八旗有完整的体系。如崇德元年(1636),任命诸侯、郡王、贝勒、贝子、甄国公、符国公、甄国公、符国公、冯国公。八旗是按照旗的颜色登记的。八旗设立宗室学校和官学教育子女。八旗宗室的王子和军官的婚丧嫁娶都有规矩。清朝初期禁止满汉通婚,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才解禁。事实上,人们已经结婚了。
八旗汇编
八旗的最小单位是鲁牛,鲁牛的数字真的是1。5鲁牛是1贾拉,贾拉是1人;5嘉拉是1孤山,孤山有1人。鲁牛不仅是一个社会组织,也是战争时期的一个编制单位。每个鲁牛有300户人家,每户都有一个壮丁。父死子继,兄亡,全军出动,每个鲁牛才能有三百人。一般来说,每头牛只有几十个人。八旗由满清八旗的300头牛记录组成,其中已经满清的蒙古牛记录约100头,纯满清牛记录只有210头。蒙古八旗129鲁牛和汉族八旗167鲁牛。清末牛的记录数量并没有太大的增加。
据史料记载,满人牛308头,蒙古牛76头,汉军牛16头,共400头。此时八旗编成,成为满洲八旗。清太宗年间,蒙古八旗、汉军建立,旗制与满清相同。八旗由皇帝、国王和贝勒掌管,旗制不变。
八旗的兴衰
八旗兴亡,清军入关,满族人口大量涌入北京及其附近地区。为了安置八旗官兵和闲散人口,清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于是八旗官兵获得了部分旗地。士兵的土地大部分是自己和家人耕种的,大部分是因为生计所迫典当出去的。清朝统治全国后,八旗兵的生活日益贫困。虽然清朝采取了各种措施,但是直到清朝末年,八旗的生计并没有得到解决,而是陷于贫困之中。
八旗制度从正式建立到191辛亥革命后清朝崩溃,存在了296年。是清朝统治全国的重要军事支柱。为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和巩固、边疆的防御和防止外来侵略做出了巨大贡献,对满族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随着历史的演变,八旗制度落后的一面日益明显,严重束缚了满族人的发展,在战役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八旗制度与清朝的命运紧密相连,经历了由盛到衰、由衰到亡的整个历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