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将军的一生

陈光将军的一生

人民解放军的开国将领中,有林彪、聂、罗荣桓、徐海东、黄克诚、杨勇、杨得志、梁兴初...三位元帅、两位将军、四百多位将军出自同一个传说中的师,即八路军115师。该师前身是井冈山时期的红一军团,在八路军中实力最强。抗战八年,该师浴血奋战263次,歼敌565438+10万余人,荣膺三军之冠,名满天下。

解放战争时期,从原来的115师发展起来的27万精锐士兵转战东北,成为日后四野的中坚力量。谈到四野,平时不轻易表露感情的林彪曾说:他们都是我115师的老部队。但曾任红一军团代团长的陈光,在1938年3月林彪退出抗战舞台后,担任115师代师长,为115师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解放后鲜有他的踪迹,历史学家也刻意回避。陈光怎么了?是退休还是别的?作为一名党史工作者,作者通过各种考证和采访,揭示了这位被冤枉了30多年的传奇战士的辉煌和坎坷的一生。

共青团国际部第一任老师

陈光,原名陈世春,湖南宜章人。1905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0岁入私塾短暂三年,14岁弃学务农。1926年,北伐军进入湖南。陈光的家乡宜章县成立了农民协会,他成为了该协会的会员。次年年底,经陈冬日和当地地下党员陈俊介绍,加入了中国。1928 65438+10月初,朱德、陈毅率领1000余人到达宜章,异常兴奋。在即将捐出“马日事变”后收缴的12步枪时,组建了农民赤卫队,随后配合红军参加湘南暴动。解放后,领导罗晓的原红二方面军主要领导人肖克将军评价说:“陈光当时给的12步枪,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当时红卫兵武器很少,多是大刀、长矛、土枪。有这几十支步枪很不容易,对宜章暴动的成功意义重大。”

湘南起义成功后,陈光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三独立师第二十九团连长。1930年2月,蒋介石发动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围剿。陈光现在是红四军纵队一支队的副支队长(纵队领导人是林彪)。中央苏区反围剿中,红四军三个纵队在红六军二纵队配合下,首先在福田地区消灭了敌先锋军一个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战役中,林彪的指挥所遭到突围之敌的围攻。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陈光率队突入前方,安全救出林彪,自己却在战斗中自缢身亡。事后,不善言谈的林彪到收容所看望陈光双,再三感谢,并主动要求为他找工作。

同年6月,陈光的红四军、公刘军和红十军组成了红军。在文佳的一次战斗中,胡耀邦的家乡,已经晋升为营长的陈光第三次受伤。敌人的子弹穿过他的右膝,卡在骨缝里,血流如注。战友们把他抬上担架,他挣扎着滚下担架,爬回自己的位置,直到战胜敌人。10月,红四军改组,林彪为军长,罗荣桓为政治委员。陈光泽因作战勇敢,被提升为陆军10师30团团长。结果,固执、直言不讳、易怒的陈光和两位领导人开始互相合作。

次年5月至9月,国民党发动第二次、第三次围剿。战争期间,陈光升任第10师参谋长,率领该师出色地完成了战斗任务。165438+10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陈光被授予二级红星勋章。年底,调任红四军十二师师长。1933年8月,蒋介石调集百万大军,运用碉堡战术,对中央苏区发动了残酷的第五次围剿。为了扩大红色,党中央成立了国际知名的“共产主义青年团国际部”。当时这个师的共青团员占70%以上,平均年龄只有18。为了把这些“红孩子”培养成坚定的合格战士,中央军委反复选拔师长、政委人选,最终决定派战术素养好、政治觉悟高、指挥能力强、作战勇猛的陈光担任该师师长,政委由年仅17岁的总政治部青年部长肖华担任。

“共青团国际部”在陈光、肖华的领导下,在福建一战中歼敌500余人,缴获大量枪支弹药。为此,朱德、周恩来等领导同志专门表扬了这个师,称赞他们是“铁拳第一审”。三个月后,陈光被调到红二师。虽然只在共青团国际部待了三个月,但正如萧华将军后来评价的那样,“陈光很努力地培养这支年轻的军队,打好了基础,起了重要作用。”

红军代理团长

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影响,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1934、10、14日夜,陈光率领红二师渡过太渡河,踏上长征路。长征开始,陈光率领红二师担任前卫任务,掩护军委纵队和后续部队,经过浴血奋战终于来到贵州。“黎平会议”后,红军转战遵义,红二师四团被选为前卫。陈光奉军委首长亲自命令,率领耿飚、杨成武政委率领的四个团强渡乌江天险。后来转回师部,指挥六团、四团,攻占遵义,分别夺取娄山关、占领松巴,再重新集结兵力沿西北守卫,与兄弟们一起守卫遵义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被重新确立为领袖。随后,陈光率领红二师参加四渡赤水,成功挺进川西。中央红军到达大渡河安顺场渡口,面对蜂拥而至的数十万敌军,进退两难。当时正是五月雨季,安顺场渡口水流湍急,河床宽阔,工程部队无法架设浮桥。全军千辛万苦弄来的四条船,不过是沧海一粟。只有夺取泸定桥,才能保证部队能渡过大渡河,避免石达开在这支部队覆灭的命运。重任又一次落在了陈光的肩上。他率领红二军团第四团以每天120公里的速度奔跑,创造了军事史上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的奇迹——飞越泸定桥,为红军北上开辟了道路。

走出草地后,红二师率先进入赣南。另一个著名的自然灾害——腊子口挡住了红军的去路。这个关隘夹在连绵不断的群山之间,像两座山峰之间的一条窄窄的口子,刀斧劈开。两边都是悬崖峭壁,下面是湍急的河水,中间只有一座木桥,是进出腊子口的唯一隧道。林彪、聂等军首长同陈光一起仔细观察地形,决定由陈光、第四团政委杨成武指挥。经过一夜激战,终于攻克了腊子口。1944在延安中央党校学习时,部党组曾这样评价陈光的这一业绩:“长征中,腊子口对敌进攻,陈光为中央红军北上脱险立下了汗马功劳。”

119年10月19红军进入陕北吴起后,陈光任红四师师长,彭雪枫任政治委员。在“直罗之战”中,他率领第四师,在邻近部队的配合下,以主攻为任务,最终一举攻克直罗镇,歼灭敌109师,俘虏牛元峰部下5000余人。“Xi事件”后,陈光接替已调任红军大学校长的林彪,成为红一军团代团长。直到半年后,红军兵团改编为八路军115师。

接替林彪担任115师师长。

1937年8月,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彭分别任副军长,下辖115、120、129三个师。其中115师实力最强,有15千人,由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合并而成。115师成立之初,师长是林彪,副师长是聂(实际上是政委),政治训练师师长是罗荣桓。它有两个旅,343旅和344旅。徐海东担任第344旅的准将将军,陈光泽担任第343旅的准将将军。

9月,115师战斗胜利,创造了中国抗战史上的奇迹。林彪集中该师兵力,伏击山西平型关,歼灭板垣师二十一旅六万五千四百三十八+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第一次伟大胜利。一个月后,陈光和老搭档肖华率343旅再次伏击杨光,歼灭日军1000余人,取得杨光大胜仗。往往有很多偶然因素改变了历史序曲。次年三月,林彪在一次清晨晨练中被晋军击伤,生命垂危。他立即被带回延安,转往苏联治疗。经中央军委提议,八路军总部任命陈光为115代理师长。

很快,115师大分开了。聂荣臻率部上五台山,建立晋察冀根据地。陈光和政治委员罗荣桓随主力东进。他们进入齐鲁后不久,就指挥杨勇修筑了范坝,树立了八路军的威信。随后,他又全力直扑泰山西,建立各级抗日政权,有力地威慑了津浦铁路中段的日军。5月初,日军在山东的最高指挥官高安亲自集结8000余人的部队,兵分九路。在飞机、坦克、火炮的掩护下,他斗志昂扬地横扫太西西部,伺机找到115师的主力。

这时,陈光率领的石志、686团、金浦支队、鲁西区委等3000余人,突然被敌人四面包围。事实上,早在日军行动开始时,陈光就有预感日军会对115师进行大规模扫荡。然而,罗荣桓去董文支队检查时不在家。他虽然有些觉悟,但没想到日军会有如此大规模的九路围攻。当陈光意识到形势的严重性时,他决定进行紧急突破。11年5月拂晓,日军在重炮火力掩护下,向各条战线发起进攻,出动飞机轰炸扫射。115师部所在地卢芳村的房子翻墙倒了,地动山摇。这是陈光在多年的战斗中遇到的最被动、最危险的局面。他命令所有部队不惜一切代价坚守阵地,夜间突围。各条战线上的守军也英勇顽强地抗击敌人,打退了一次冲击。

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陈光到686团的前线去监督战事。该团官兵深受鼓舞,坚守阵地,连续九次打退了敌人的疯狂进攻。驻守在卢芳村东凤凰山阵地的师特务营和金浦支队,也打退了敌人的五次进攻。战况激烈时,日军差点入侵115师。陈光立即命令特务营的一个连、师的一个骑兵连和津浦的一个支队等。,由师指挥所掌握,迅速反击,勇敢与敌斗争,最终打退了敌人,守住了阵地。保卫总部机关的安全。

激烈而残酷的战斗持续了一整天,敌军联盟队长上田大辅共死伤1300余人。黄昏时,敌人停止了进攻,并试图在第二天早上再次进攻。夜幕降临后,陈光立即致电总部参谋长王秉璋,研究确定当晚突围的路线、时机和具体安排。夜间10后,利用敌人不夜战的弱点,紧急调动和埋设重物资后,从敌阵地的缺口处分东南和西南两路隐蔽包围。12日拂晓,我们安全抵达东平以东的兀颜姓村一带。5月12日拂晓,115师渡过汶河,跳出卢芳村,在东平以东的兀颜姓村与政委罗荣桓会合。这就是抗战史上著名的“土地房突围”,也是陈光日后受委屈的一大伏笔。

在这次战役中,115师伤亡300多人,损失了一些骡马和辎重,暴露了军队的一些问题。对此,一些干部颇有微词,有的甚至指责陈光“指挥失误,吃了点亏,不好向中央交代”。陈光听到这些话时的心情可想而知,但在罗荣桓的鼓励下,他的情绪才稳定下来。两个月后,陈光包围了手里只有三四百人的日军永田旅,大获全胜。战后第二天,八路军总部就发布了通令嘉奖,称这是一场漂亮的“歼灭战”。陈光的名声传遍了山东。他和政委罗荣桓密切配合,以至于山东军民一提到115师,就称之为“罗辰”。

随后几年,陈光与罗荣桓一起,粉碎了日军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突袭,取得了甲子山、梁山、山城等著名战役的胜利。当初进入山东的旅者不到一人,到抗战结束,已经发展到65438+万人以上。陈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以至于在日本总部,有关部门专门为他们写了一本小册子来指导他们的行动。

65438年至0945年,陈光在延安出席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并成为全权证书委员会委员。他生性直爽,对参加七大的人选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感性和理性都不为过。没想到,这一举动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以“陈光想抵制党代会”为由,直接给毛泽东写信,指责他的“反党行为”。这也成为对陈光不公正的又一控诉。

毕竟,毛泽东是在井冈山会师时认识连长的。经过调查,他立即给陈光回信说:“我理解你的观点。有些观点是对的。你在山东走的路线是对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将是一次团结的、成功的大会。我相信你能为这次大会奉献自己。会后可以交换意见。”陈光收到信,松了口气,把它放在口袋里。七大后,毛泽东果然信守诺言,专门邀请陈光和夫人史瑞初到家中做客,与他们亲切交谈。毛泽东高度评价了陈光参加革命以来的贡献,并对他今后的工作作了许多指示和批示。

当时的延安审查组经过综合评估,在陈光的《历史总结》中作出如下评价:“陈光是我军的军事人才之一。他一贯忠诚,具有虚心为党为阶级学习、联系群众的优秀品质。”“抗日战争中,陈光率115师转战华北,1939进鲁,创造了梁山歼灭战、土家突围等著名战役,使我党我军声名鹊起,苏茹局势大开,根据地建立。”

所谓的“扣留电台”事件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东北成为国共双方关注的焦点。根据中共中央决定,林彪、陈云、彭真率65438+万干部日夜兼程奔赴东北,罗荣桓、黄克诚率八路军、新四军与苏皖军并驾齐驱。陈光本来回到了山东,但由于形势的变化,他也和林彪一起赶到了东北。5438年6月+10月,陈光与罗荣桓、旧军会合后,中共东北局决定在黑山、北镇设立第二道防线,由陈光负责指挥。出于战略需要,罗荣桓立即把从山东带来的电台和机要人员交给陈光使用。

约两个月后,林彪率东北民主联军指挥所启程前往阜新。此时,国民党军队已占领锦州和沟帮子,战斗一触即发。情急之下,林彪得知陈光的办公室里有一个大功率无线电台,连忙打电话给陈光,要求电台和机要人员火速赶往阜新。陈光认为没有无线电台就不能进行通信和指挥。况且林彪部有两个大功率的日电台,他马上回电希望不要调电台。林彪则两次来电继续催促调整,并严厉批评陈光扣留电台,使他无法指挥作战。见此情况,陈光忙着调遣电台和机要人员,准备送给林彪。不料,当锦州之敌大举入侵陈光部并仓皇撤退时,陈光不得不收走电台和机要人员。电台交不上来。随后,性格内向、行事隐秘的林彪多次在公开场合指责陈光“无理占领电台,不服从命令”。

在东北几年,在林彪、罗荣桓的控制下,陈光参与指挥攻打长春、拉法、新站。曾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军长、松江军区司令员,率部参加江南三大战役,参与指挥焦家岭、城子峪、德惠等战役。1949年初,陈光担任第四野战军副参谋长。3月进北平时,林彪未经东北局或罗荣桓同意,在会上再次点名批评陈光,不让他骄傲自满。

随军南下,广州委屈了。

由于他们之间的微妙关系,陈和林之间的矛盾达到了白热化。1949年5月,陈光随第四野战军司令部到达武汉。5438年6月+次年10月,任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广州警备司令。元旦那天,陈光离开妻儿,前往广州上任。对于陈光信的最后一份工作,他的妻子史瑞初对笔者说:“陈光在防止在京居功自傲的会议上被点名批评后,一度情绪低落。到了武汉,心情有所好转。接到新任命后,他高高兴兴地去了广州上任。但对新环境、新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缺乏应有的认识和必要的思想准备。”

陈光到任后,在时任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广东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叶剑英的领导下,负责打土匪、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市场物价。广州靠近港澳和海外,是新中国的南方前哨,什么都要做。和许多在枪林弹雨中牺牲的战友一样,陈光遇到了人生的新课题,缺乏城市管理和建设的经验。当时中央明确规定情报工作在港澳台进行。

工作中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和高度的纪律性。因此,陈光在掌握政策时,主观简单,不够细致,犯了一些大错误。同时,他从地方利益出发,违反家乡宜章的干部政策和一些规定,将烈士子女和知识青年招募到广州开办培训班。

对于这些错误,组织上发现后,叶剑英亲自找他谈话,劝他认识并改正错误。然而,由于个性的原因,以及该组织的错误有些不真实和夸大,陈光有严重的反对意见。据他的妻子史瑞初说,“陈光在组织里和他谈话时很不平静。他一听说那些错误是不真实的,被夸大了的,他的情绪马上就波动了。原来,当叶帅与他交谈时,他们互相握手问候,气氛很融洽。但最后还是吵了起来,甚至拍了桌子,谈话不得不不不欢而散。后来在广东省军区党委组织生活会上,大家继续批评它的错误。结果,陈光因为上述原因又发脾气了。叶帅当时说,‘陈光,你是党的高级干部,是老同志,总要讲组织原则。’陈光说,“我只是不能接受无原则的批评。双方都不会让步。"

鉴于陈光的错误和矛盾态度,中南军区报请中央,给予其开除党籍处分。7月23日,1950,陈光受到了更严厉的处理。一大早,陈光的老部下、时任广东省军区参谋长的原115师作战部长李作鹏邀请他到广州荔枝湖游玩。陈光非常高兴。他们去湖里划船,还吃了一顿野餐,非常愉快。但当他下午返回时,陈光惊讶地发现,他在路上的住所戒备森严,跟随他多年的老厨师流着泪看着他,周围都是他不认识的士兵。所有的警卫都被疏散了,住所也遭到了搜查。在二楼的房间里,李作鹏尴尬地看着他,然后朝保安部长点了点头。安全部部长发出上级电报,宣布免去其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兼广州警备司令职务,并立即将其软禁。

事实上,对陈光的处理意见已于7月22日晚由中南军区电告广东省军区。鉴于陈光的强势性格和优秀老同志,电文尽量强调不扩散,具体实施由广东省军区党委安排,警卫人员先换岗后就地软禁。但是如何实施呢?广东省军区连夜召开党委常委会(未通知陈光出席),由叶帅主持,拟定了几个方案,未获认可。最后,李作鹏自告奋勇,邀请陈光到湖边游玩,并派人去搜查他的住处。客观地说,李作鹏提出了这个建议。第一,基于多年的战友情谊,他希望老战友们能玩得开心,叙叙旧,然后再投入另一本书。第二,也是执行上级指示尽量不扩散。作为幕僚长,这是他的职责,我们不能因为后来的转变而在这件事情上责怪他。

陈光被软禁后,据当时看守陈光的保安王大树说,“我参加了一个警卫班来照顾他。当陈光在二楼听到他的处理意见时,他非常激动。因为执行人都是他的老部下,不便做任何解释。最初几天,他吃得很少,经常发脾气。我职位低,只负责看守,就对他说,首长,你的问题我们不懂。领导派我们来这里有三个任务,一是保护你的安全,二是照顾你的生活,三是限制你的自由,不准下二楼。可以向组织反映意见,但不能一直发脾气不吃饭,影响身体。”

陈光连连摇头,两行清泪挂在脸颊上。盛怒之下,他拿出珍藏在个人口袋里的一封毛泽东1945写给他的信,愤怒地说:“有人陷害我。毛主席了解我,信任我。我要见毛主席。”说完,把信递给王大叔。王大叔看完信,叹了口气,劝道:“首长,不要着急。事情会澄清的。可以向毛主席汇报情况。”陈光典点点头,情绪稍微稳定了一些。

处理陈光问题的最终决定权在中央。当时中央是根据中南军区、华南分局、广东军区的报告处理意见。解放之初,一切都处于初级阶段,不可能有像今天这样严密完整的监督纪检体系。对待党的干部,基本上沿用了战争年代的方法,难免会有轻率和马虎;同时,由于性格原因,陈光和

有些同志,特别是一些掌管军队的荣源和战争将领,有一些不满;犯了错误后,陈光与该组织产生了严重的对立情绪。自然,各种因素综合起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死于武汉,30多年后终于平反。

这年5438年6月+10月,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不知什么原因,陈光在王大叔和其他警卫的护送下,被转移到武汉,软禁在中南军区的一栋二层小楼里。期间多次有原中南军区总部以各种方式看望他,他从昔日的英雄沦落为今日的楚囚。陈光百感交集。你为什么尴尬?接下来的三年半,他被囚禁在这里,从未离开过二楼。

对于他的错误,显然是夸大了。虽然当时的中南局、中南军区派苏静、刘兴元、梁必业找他谈话,劝他承认错误,但陈光认为,土地房的突破、七大的审批、电台的无理扣压、对港澳台的情报工作、宜章私招儿童等重大错误,与事实出入很大,处理很不公正;他还认为林彪是因为历史节日故意害他,因此拒绝接受组织对他的处理。事情就这样拖了下来。

1954年6月7日,陈光冤死在那栋两层小楼里,享年49岁。此前,他有精神疾病的症状。但死因尚未解密。一切都将归于尘土,但是非将留给后人。陈光去世一年后,他的妻子史瑞初带着两个儿子,随母姓,安静地生活在北京。如今两个儿子都明白了很多,都不愿意再提父亲的悲剧。

30多年后,在纪念长征50周年之际,包括罗荣桓元帅夫人林月琴在内的10多名熟悉陈光的老同志联名上书陈云,希望重新公正处理陈光问题。1987中共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军委纪委、总政治部组成联合调查组。经过仔细审查,发现他们在解放初期犯的错误纯属人民内部矛盾,受到林彪的诬陷和打击,导致长期被非法关押和错误处理。1988年4月,经中央批准,撤销对陈光头作出的“反党”结论,恢复其党籍和名誉。此时,距离陈去世已经34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