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古村落濒临消失?

65438+2月11新闻祭祀,旧水车,山中新绿。。一个村庄或者一部《老庄子》,往往寄托着很多人无限的乡愁。但现实是,这些并不遥远的乡村生活正在慢慢离我们远去。

有这样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记者从近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古村镇大会上获悉,15年来,中国传统村落数量下降近92万个,并以每天1.6的速度持续减少。许多专家呼吁建立传统村落档案,尽快清理和抢救传统村落的财产,并颁布一部专门保护中国传统村落的法律法规。

濒临消失的古村落

10年90万中国古村落消失。

现在中国的传统村落多是南多北少东少,集中在西南和华东地区,以云南和贵州两省数量最多。据昨日(10),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智库、光明日报智库研究出版中心、太和智库、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了中国第一份传统村落保护报告(中国传统村落蓝皮书:中国传统村落保护调查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自2003年以来,中国已陆续发布。

然而,古村落的抢救和保护进度远远落后于古村落的逐渐消失。

“如果这些古村落都没了,都消失了,皮也不存在了,毛也不会附。我们到哪里去找‘乡愁’?”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冯继才曾焦虑地说。

正在消失的村落中,很多都是具有历史特色的传统村落。从2000年到2010年,中国自然村数量从363万个锐减到2710000个,10年减少90多万个,平均每天消失80个到100个,其中包括大量的传统村落。

除了古村落数量锐减,一些传统村落被破坏的现象还在继续上演。

去年7月,茶马古道滇藏线支线上的一个古村落里,一条老街贯穿其中,两边的房子都是临街而建。然而,由于一场火灾,老街上的七栋房屋严重受损。川渝一个苗寨,多建于清代至民国时期,村落空心化严重,部分瓦片破损严重。。

纵观全国,类似古村落被破坏的例子数不胜数。“在四川和重庆,也有很多村庄因村庄空心化严重而缺乏管理。部分房屋结构松散,倾斜明显,部分精美门板、窗花脱落。”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川渝调查队告诉记者。

由于各种原因,许多村庄被摧毁。上述报告中江浙组的调查人员还发现,这一地区的许多传统村落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如枫溪村、花桥村、泽穗村、山头下村、山下堡村、大窑村、徐帆村、杨湾村等,都因不同的原因而破败不堪。

如何“活”好一个争分夺秒抢救出来的古村落?

然而,很多致力于古村落文化研究的专家和志愿者并不局限于此。

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面临后继乏人的现象。比如,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专门研究村落文化的吴灿说,云南考察组考察的14个传统村落中,申报材料中列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有十几项。

在调查过程中可以发现,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保留好的民族传统和习俗,在大部分村落都很难找到。

更有甚者,古村落的古桥变成了垃圾场,游客倒在街上的食物残渣腐烂发臭...许多传统村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面临着环境破坏和污染的威胁。

据住建部负责人6月5438+065438+10月介绍,我国传统村落消失的趋势得到遏制,进入恢复期。今年启动的第五批传统村落调查,预计村落总数将超过5000个,基本纳入。

抢救传统村落的紧迫感也在督促各方尽快建立传统村落档案,清理和抢救传统村落的财产...但这些似乎都是“治标不治本”。

吴灿坦言,有必要制定一部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法律法规,鼓励传统村落建立村落保护的村规民约。“同时,要把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纳入新型城镇化的总体规划。”

“要建立‘保护问责制’,把传统村落保护纳入政绩考核体系,把文化保护作为加快城镇化的主要任务之一。”吴灿还发现,目前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已经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模式。然而,在相关参与者中,土著居民的话语权很容易被忽视。

因此,他建议,政府在规划设计传统村落的保护或利用时,也可以适当下放管理权,让原居民有机会参与传统村落的保护。

目前,中国各地也在加快抢救正在消失的传统村落。

国家在发展,没必要一直生活在落后地区。除非国家在某些领域给予人们生活中的其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