栅栏的象征意义

中国人总是有一种围墙情结,这从万里长城就可以看出来。早在公元前656年,南方的楚国就开始修建“方城”,拉开了中国历史上修建长城的序幕。战国时期,齐、魏、赵、秦、燕、中山等国也修建了长城。其中赵、秦、燕与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相邻。他们在修筑诸侯互防长城的同时,还在北方修筑了“拒胡长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北筑蒙恬长城,镇守藩篱”,废弃了分隔各国的长城,将赵、秦、燕北部边境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加以扩建和修缮,首次形成了西起临洮,西至辽东的一万余里长城。修建万里长城的秦始皇,可以在军事上防御北方的匈奴,确保胜利,巩固进攻。此外,他“焚书坑儒”,以为“精兵必守要害,惟必信陈利炳。世界已经被决定了...关中固,金城千里,帝王子孙永有事业。”不想,皇帝的千古事业,就像他送童男童女长生不老的梦想一样,付之东流,被陈胜、光武等“一瓦绳枢之子”所毁。所谓长城——千年万代的想法——只是实现了皇帝的心理安全,无非是始皇帝的一厢情愿。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明朝朱元璋赶走了元兵,汉人得天下,却始终面临着元人卷土重来的危机。出身基层末流的朱元璋从起义的经历中了解到长城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于是采纳了朱升“筑墙高、积粮广、称王慢”的建议,于洪武元年派军队到徐达在居庸关等地修筑长城。没想到万里长城,却抵挡不住“冲冠上火”,导致大清人长驱直入,多年不坐。到了抗日战争,很明显长城在日军的火力面前就更没用了,那就不用说了。

在今天的中国,长城已经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和历史遗迹,还有像孟姜女这样的传说和故事,它们共同构成了整个长城。最近北京的高考作文题目是《北京的象征》。我认为长城对中国的意义不仅在于旅游景点和历史遗迹,还在于它是一个符号,一个代表中国人传统心理的符号,所以它具有重大的象征意义;这个符号的象征意义不仅仅是我们表面上看到的,更是深藏在中国人的心里。毫无疑问,作为如此重要的历史遗产,其内涵显然是非常丰富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中国人心理深处的“篱笆情结”。“篱笆情结”集中在两个方面——领土意识和安全感。

安全感是人们对其生活环境安全状态的认识和体验。所谓“安全”,一方面是指安全的状态,即免于危险和恐惧;另一方面是指对安全的维护,即安全措施和安全机构。我们通常指的是社会保障、国家安全、产业安全、工作安全等等。围栏带来的安全感有更多的内容,就是心理上的安全感。安全感我想大家都懂。围墙的存在给了围墙里面的人一个与世隔绝的空间,让他们不会受到围墙外面的东西的干扰——即使这种干扰不存在,它也只存在于围墙里面的人的心理中。领土意识比安全感更有意思。我看过一些国外的大学校园,社区等。,很多都是开放的,大学校园、社区等场所的空间向外界延伸,代表着欧美开放文化和社会之间各种元素的融合;甚至一些非常著名的墙,比如柏林墙或者在建的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墙,都有其明显的实用目的——安全。但这在中国是很不一样的。几乎所有的建筑或建筑都是用长长的墙与外界隔开的,这就使得外界与墙内明显隔开。甚至几乎没有没有围墙的大学校园。功能上,当然有安全方面的考虑,但并不限于此。比如苏州园林就比较明显。苏州园林多为小空间,官宦人家的后院,四周高墙密布,只留一扇不起眼的门(当然也有中国传统审美的因素)。中国传统美学讲究“隐逸”。被它包围,剩下的就是他自己的地盘了。明显的地域分隔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中国人的土地所有权意识,也就是疆域意识——大多数中国人都想当皇帝,这种疆域意识让人在心理上感到满足。中国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最崇高的目标,疆域意识给人以“治国、平天下”的基本印象。用一句时髦的广告语来说就是“我的底盘我做主”。让我们看看中国那些历史名城的城墙。除了抵抗侵略,他们或多或少都有明显的土地所有权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觉得北京的故宫——宫墙就是这方面的代表。

加围栏安全吗?不尽然!贼要偷,不管你加不加围栏;而好市民是绝不会骚扰人的。栅栏的优劣很难评价,但它从心底里增加了一种“栅栏情结”,让它的存在更有逻辑。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但也是中华民族深处难以解开的“情结”。我想,当毛泽东同志说出“不到长城非好汉”这样雄壮的感叹时,他心里还是深深地记得“红旗在西风中翻滚,今日手握长缨,黑龙几时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