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属于哪个朝代?
爱新觉罗·叶璇皇帝(穆林德:engzugosinh shwangdi 1654+0654年5月4日-1722年2月20日),即康熙皇帝,清朝第四位皇帝,京师之后的第二位皇帝。康熙年:康,安宁;Xi,繁荣——取其意,所有的人都幸福,世界繁荣。蒙古人称恩赫·阿木·古浪汗或阿木·古浪汗(蒙古语意为“和平安宁”,是汉字康熙的意译)。他8岁登基,14岁掌权。他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维护者,为清朝的兴盛奠定了基础,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大好局面。谥号何天鸿云纹吴锐哲龚建慷慨孝顺诚信立功大成仁帝。
叶璇是顺治皇帝福临的第三个儿子,他的母亲,张康皇后佟佳氏,是一位普通的公主。顺治去世前,太子未被册封。顺治十八年,顺治皇帝接受汤若望的建议,选择叶璇为继承人,因为他有天花免疫力,并以遗诏的形式立叶璇为皇太子。顺治十八年,叶璇登基时年仅六岁(虚岁八岁),次年正月(1662二月),改康熙。同时,遗诏任命索尼、苏克萨哈、齐巴毕隆和鳌拜为侍郎。
康熙8岁丧父(疑),10岁丧母。母亲病重时,叶璇“日夜侍候,尝汤药,目不闭,衣不解开”;母亲去世后,叶璇彻夜未眠,无法回家,不停地哭泣。康熙后来回忆说,他年轻的时候“在父母膝下,没有一天尝试的机会。"
康熙上任不久,就宣布停止圈地,放宽垦荒地免税期。他也开始整顿吏治,恢复了京检、规划等考核制度。为了防止被臣下欺骗,康熙还亲自出京考察,了解民情和吏治。其中最著名的是六次南巡,此外还有三次东游、一次西游,以及上百次的京畿蒙古之行,极大地促进了康熙对民情的了解。他还亲自视察黄河,监督河道工人,并下令整治永定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