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龙第一次见到他的祖父康熙是在他12岁的时候。

圆明园是康熙皇帝亲自命名的。为什么叫圆明园?园的第一任主人雍正帝解释说,“圆明”二字的意思是:“圆而恍惚,君子之时也在中;和赵明溥,人民的智慧。”其中,“圆”是指一个人完美的品德,超越常人;“明”就是政治表现光明、完美、睿智。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贤明君主的理想标准。那么清朝皇帝在圆明园是怎么生活的呢?

据《清实录》记载,康熙皇帝曾五次走进圆明园。第一次是康熙四十六年十一月十一日。当时,圆明园是尹的御花园。

康熙皇帝最后一次走进圆明园是在康熙61年3月25日。69岁的康熙皇帝,45岁的雍正帝,12岁的乾隆皇帝,三个皇帝之间有一次历史性的会面,这是史书上记载的唯一一次会面。现在看来,这个花园应该是雍正帝精心布置的。康熙皇帝特别喜欢牡丹花。雍正帝在圆明园建了一座牡丹亭,并邀请他的父亲观看。康熙皇帝兴高采烈的时候,在花丛中看到了自己的孙子李弘,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

康熙皇帝有35个儿子和50多个孙子。这些孙辈中的大多数人甚至从未见过爷爷的脸。乾隆皇帝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据说康熙皇帝特别喜欢他的机智聪明,后来当面夸乾隆皇帝的母亲生了这么好的儿子,是个“有福气的人”。就这样,康熙皇帝破例把李弘拉到身边抚养。先是和他一起住在长春园,然后带他去避暑山庄,持续了近半年,直到今年冬天康熙皇帝死在长春园。

历史上一直有这样的说法。正是因为康熙皇帝看中了他的孙子李鸿章,才最终把清朝拱手让给了雍正帝。隆帝即位后,特意在牡丹亭上题写了“济恩堂”的匾额。一方面表示他对爷爷的感激,同时也表示他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是在这里发迹的。

圆明园作为皇家园林,摆脱了故宫的高墙、炎热的夏季和格子建筑的单调。正因为如此,圆明园成为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等皇帝居住和生活多年的地方,直到咸丰皇帝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逃往热河,园内被英法侵略者焚毁。正如乾隆皇帝在诗中所说,“紫禁城四周红墙环绕,不如有园。”

皇帝通常在一月元宵节前从紫禁城搬到圆明园。皇太后、皇后的妃子、王子和公主以及其他家庭成员也搬进了花园。入冬后,皇帝一家从圆明园搬回皇宫大内。这样一年两次,在当时被称为“大搬迁”。雍正帝即位后,按照清朝礼仪制度的要求,在宫中为父守丧27个月,才得以在雍正三年八月首次以皇帝的身份入园圆明园。之后每年在圆明园长期居住,最短185天,最长247天,直到2003年8月23日在圆明园去世。11年间,雍正帝游览圆明园47次,停留2314天,平均每年210天。差不多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圆明园度过的。

就像圆明园的故宫,之前的成绩都浪费了,之后的成绩都浪费了。圆明园的卧室主要集中在九州的青岩风景区,它位于郑达光明殿的北部,皇帝在那里处理国事。前朝和后宫在同一轴线上。宫殿坐落在一个岛上,前后都是湖泊,左右各有四座横跨溪流的桥。

九州的青岩殿是皇帝的主卧,相当于故宫的养心殿。从雍正初年开始,殿内就有康取暖的卧房,分别称为东暖阁和西暖阁。据记载,乾隆年间,每当冬天来临,圆明园内皇帝后妃的寝宫就安装了324个取暖炉。道光年间,九州青岩寺西有三寺。咸丰帝喜欢住在这个大厅里。咸丰十一年,咸丰皇帝在避暑山庄去世时,为了防止大臣独揽大权,特意将一枚“御赏”印和一枚“同门弟子”印送给五岁的皇帝,并要求朝廷政令加盖这两枚印才能生效。慈禧太后是小皇帝的生母,“同仁堂”的印章由她掌管。后来慈禧太后等人终于发动政变,让他们听政。

当皇帝住在圆明园时,他的大臣们跟随他在园中学习。在清朝,太子被称为兄长,兄长的书房被称为“上书房”。圆明园上书房位于钱潮区东侧的福元门洞深处,与皇家画院如意殿一墙之隔。它由南北相连的两个小岛组成。大厅里悬挂着雍正帝亲笔签名的“斯文宰子”等四块匾额。

太子6岁正式入学,教官由皇帝指定。上课时间是早上5点到下午2点半,然后放学一起吃饭。下午的课程是军训。武术训练场所叫高山流水,也有不同的含义。根据档案中的记载,太子一年只有五天假读书,只有元旦、端午节、中秋节、皇帝生日和他自己的生日可以放松一下。

根据清宫的记录,这座花园在鼎盛时期有2000名仆人。不仅有管理园林事务的官员、太监、宫女,还有工匠、农民、蚕农、喇嘛、道士。

圆明园鼎盛时期有620名太监。他们主要负责皇帝后妃的日常生活。其中一个是技术娴熟的太监,平时负责看守和练习长枪、大刀、弓箭。正是这些技艺高超的太监们,在后来侵略者入侵圆明园的时候,拿起手中落后的武器,进行了一番顽强的抵抗,终于为中国人民赢得了一口气。

再说说园里的工匠服务。乾隆五十二年,圆明园工匠人数为667人,嘉庆十年增至908人。他们的职责非常细致:703名园丁负责园区的卫生;54名园丁,负责花园维护和花卉摆放;54名门卫,负责进出水闸门的开启和关闭;还有三个水手在公园里掌管皇帝的游轮凤翔号多年。园内有184船,主要由宦官管理。

从雍正二年开始,圆明园设置了专门的营房,由八旗营房和内务部三旗营房组成。圆明园军营最多6847人,官马最多3244匹。圆明园周边,共设置133前哨。

在圆明园周围,修建了八座军营保护军队。清代八旗制度是军民结合,既是军队组织,又是户籍组织。每个营的最高长官,营,总有12套房子,依次递减,但普通士兵也给三套房子,让老婆孩子住。完全可以想象,安全部队在已婚有儿方面的战斗力并不高。兵营的武器装备主要是长枪、弓箭、大刀等。能发射铅球的猎枪被认为是“军中利器”。

在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