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粤剧史
-
粤剧,又称广府戏或粤剧,起源于南戏,广泛流传于广东、香港、澳门、南洋及美国、加拿大的华人社区。是中国最早走向世界的地方戏。用“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广东人,有广东人的地方就有粤剧”来形容最合适不过了。粤剧是一门集唱、做、打、乐师音乐、舞台服饰、抽象形式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文学性、音乐性、戏剧性并重,是中国传统戏曲包括粤剧的基本特征。粤剧是中国戏曲家族的重要成员(中国有360多个地方剧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岭南文化的精髓。六十年代,周恩来同志曾说:“昆曲是江南的兰花,粤剧是江南的红豆”。将粤剧与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相比较,可以看出粤剧在中国剧坛的地位。从此,“南方红豆”成为粤剧的美称。
一、粤剧的起源与发展。毫无疑问,广州是粤剧的中心,也是粤剧活动最繁荣的地方。但粤剧的发源地在佛山,“粤剧”最早的名字是旧金山和新加坡,两地相隔重洋。中国的历史很值得深思。
探讨粤剧的起源,首先要了解粤剧的起源和历史。但关于粤剧起源于何时,却是一个混乱的案例,一直都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人说粤剧最早形成于南宋后期,因为佛山祖庙曾经有一个石台,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因此,粤剧史专家赖伯江先生认为,粤剧形成于明朝万历年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因为“早期粤剧团的行业组织——琼花会馆,于明朝万历年间在佛山大箕尾成立...琼花会馆的建立,说明万历年间粤剧队伍的数量已经相当可观,有必要建立艺人组织。”(赖伯江《粤剧史》)
无论700年还是400年,粤剧在佛山的起源已经确定。400年的历史被认为是中国戏曲家族中的老前辈。“国剧”京剧在清末由徽班传入北京,受到朝廷的青睐,随后在京畿一带形成并流传,至今只有百年历史。那么,为什么广东最大的地方戏的发源地不在经济文化中心广州,而在佛山呢?原来,明清两代和中国历史上大多数封建王朝一样,官员多由朝廷任命,在各地任职,也就是说,县以上的“朝廷官员”都是外族人。而由洋人组成的官员队伍,自然会带上洋班,旧称“外江班”,与本地班一较高下。没有官方的市场和官方的支持,地方班很难在广州立足,转而投向当时的商业重镇佛山,所以粤剧发源于佛山也就不足为奇了。
广府戏从南戏开始,大体遵循“外江班演外江戏——地方班演外江戏——地方班演地方戏——地方班用粤语演地方戏”的发展轨迹,粤剧发展基本成熟。
用广州话表演地方戏的地方戏班的历史不是很长。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一个叫青天的人写了一本叫《广东行》的书,里面有:“广州傅的范桥是一个梨园的头。.....残昆曲苏白,类似乌娜。另外都属于一个宽腔,齐声唱,声音混在一起。”这里说的“满音”是广州当地的方言,“杂陈”是混在当时的“歌剧院官话”里的。这说明雍正年间,广东地方戏班开始尝试用粤语演出,但只是“杂耍”,大多用普通话演唱。直到20世纪20年代,粤剧才基本完成了从演播普通话向粤语的过渡。即使在今天,在粤西和广西,仍然有许多传统的粤剧是用普通话演唱的,其中的一些,如《柯老爷》,在大多数戏曲中仍然用“戏曲室普通话”来表达。
用广州话唱的戏当然是粤剧。近年来,一张粤剧团在美国演出的照片上,写着“1883年三藩市积臣街剧院粤剧演出”的字样,这是“粤剧”这一表述最早的民间记录。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当时的清政府驻新加坡外交官李忠禹记载,新加坡的几家戏院都演出粤剧,这是最早的使用粤剧的官方文字记录。此时,省内地方戏班仍以“京剧”为名招揽生意。估计当时“京剧”的钱比粤剧高,有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直到1918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徐克主编的《清钞》,才正式出现了“粤剧”一词(赖伯江主编的《粤剧简史》)。从此,“粤剧”的称谓正式取代“广府戏”和“粤剧”,成为广东最大的剧种名称。
第二,粤剧与粤剧的相互学习与吸收。一般认为粤剧是从粤剧中分离出来的,其实不然。如前所述,粤剧一直是沿着“外江班演的外江戏——地方班演的外江戏——地方班演的地方戏——地方班用广州话演的地方戏”的轨迹发展的,所以粤剧最初的成分是外江戏,也就是南戏,包括昆曲、益阳戏、徽剧,这也是粤剧至今仍作为地方戏使用的原因。这些南戏传入广东后,吸收了南音、鲜水歌等地方音乐元素,形成了自己完整的音乐体系。形容为“外江老斗(父亲)去广东娶了一个珠江漂亮姑娘,生了个儿子叫‘粤剧’”最合适不过了。
粤剧从一开始就姓岳,父母都是当地原住民。最早的粤语音乐起源于当地的“八音班”,是专门为婚丧嫁娶演奏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后来逐渐发展成南音、粤语、咸水歌、木鱼、龙舟、榕树方言的说唱歌曲。外江戏传入广东后,粤剧及时吸收了该剧的快板和黄儿唱腔,所以到了今天,粤剧和粤剧相互吸收,相互借鉴,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难舍,完全融为一体。但有一点要明确:粤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种,是以“歌舞讲故事”为主要叙事模式的综合艺术,以“讲故事”为主;而粤剧则是曲艺的一个流派,是一种以歌唱为主要手段的曲艺形式,强调的是“唱”。
基于岭南文化的包容性,决定了粤剧和粤剧的开放性和创新性。有人认为粤剧、粤剧保守落后,这完全是没有根据的。广东背靠广阔的中原大地,面向广阔的海洋,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最终形成了包容开放的岭南文化。说到粤剧、粤剧,就是要用“拿来主义”,而且要心安理得,绝不手软。在粤剧中,可以说我们敢于使用各种歌曲,各种音乐,包括国内兄弟剧种,西洋音乐,宗教音乐,民间曲调等。,用在粤剧里也会同样和谐流畅。如粤剧《西厢记》选段了凡的《东墙的月光》,用的是2002年广州粤剧团排练的《春江花月夜》中的时间歌《我好想你》,建国50周年前夕清远市作曲家王景祥先生创作的《祖先之歌》结尾用的是时间歌《歌唱祖国》。
在吸收外来音乐方面,粤剧似乎比粤剧更肆无忌惮,因为任何一首歌只要用粤语填词,用广州话演唱,都可以称为“粤剧”。上世纪初的电影歌曲如《四季歌》、《上海的夜》、《太阳来了再来》等。现在已经成为最常用的粤剧品牌。一位北方专家曾开玩笑说:“只有你们粤剧敢这样,你们也能这样。”粤剧和粤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由此可见一斑。
三、粤剧艺术传播的媒介——红船。就像京剧艺人自认为是“梨园子弟”一样,粤剧艺人自称是“红船子弟”。那么,什么是“红船”呢?
早些年粤剧的演出地点主要在珠三角,但珠三角河网纵横,马车是绝对不行的,船就成了最好的选择。那为什么叫“红船”而不是“黑船”或“红船”呢?业内一直有不同的说法:一是雍正帝南下福建,想去看戏。他派了两条船去广东接演员去演出。为了方便无道官员放行,弓被涂成红色,为后世所沿用;二是用“红”“洪”的谐音,因为当时很多艺人都是洪门社的成员,寓意反清复明;第三,广府人认为“跑马船三分险”,将船涂成红色,寓意避祸。旧时代红船子弟浪迹江湖,远离父母兄弟,最重要的是忠诚。所以戏班里的同辈以兄弟姐妹相称,长辈则以叔伯叔伯为尊。
红船子弟不仅忠诚,而且具有崇高的民族精神和革命传统。广州粤剧《凤仪》名班里的“二花脸”,见证了晚清的腐败。1854年响应天地会号召,带领粤剧艺人在佛山起义。曾一度拥兵十万,成为“平靖王”。艺术家以义为王,古今中外都不多见。清末,许多粤剧艺人直接参与或支持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组织“知止史班”,利用粤剧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宣传民主革命,编创新剧,抨击贪官污吏,甚至到南洋演出,为革命筹款。许多艺术家也入团开展革命活动。粤剧演员李文甫在三·二九广州起义中英勇牺牲,成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