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第二课堂的几种形式
在第二课堂教学改革中,要坚持四个结合的原则。
第一,知识、兴趣和意识形态的结合
好奇的青年学生对生动具体的历史日期和事件感兴趣,但第一堂课的教学往往不能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和需要。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来弥补第一课堂的不足,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和深化。作者结合戊戌变法讲述谭嗣同的故事。结合辛亥革命讲孙中山的故事,讲农民运动和鸦片战争。结合历史谈实际,活跃了学生的学习气氛,加强了思想教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爱国热情,使他们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第二,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
能力是从培养兴趣开始的,是在活动中形成的,培养能力的活动要有趣味性、探索性和创造性。为此,笔者向学生介绍了一些开展历史兴趣活动的方法。比如要求学生编历史报纸、历史图表、历史游戏扑克、历史象棋,绘制成套的历史人物肖像,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审美能力,从而补充第一课堂的不足。
第三,全面发展与个性相结合
中学是打好基础的阶段,要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学生之间的差异是由于他们不同的心理素质,爱好,性格和环境条件。有些人往往在某一方面很有天赋,我们要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发挥长处和优势,在注重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他们成长为有技能的有用人才。利用第二课堂,组织学生根据个人爱好和特长,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成立历史故事阅读、课后评论、历史演讲、图表等课外活动小组,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和特长的机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四,教师的积极作用应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第二课堂教学中,作者主要做了一些组织、启发和鼓励学生的工作。无论是集体活动还是学校举办的大型活动,笔者首先要求学生想办法在活动中主动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独立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