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鲁剧”在哪里吗?
国家级非遗“鲁剧”是山东地方剧种。
庐剧,又名变相扬琴、秦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八大剧种之一,也是山东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大部分地区和江苏、安徽、东北三省部分地区。它发源于山东省东北部的黄河三角洲,由山东秦书演变而来。它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和优美的唱腔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1900左右,鲁戏搬上舞台;1917后,鲁剧团进入济南、大连等城市演出;1951年,第一个鲁戏专业剧团济南鲁声琴剧团(济南鲁剧院)成立。1953,第一个省院团——山东鲁剧院成立。
“鲁剧”文化底蕴深厚。
鲁戏自形成以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纵观鲁剧艺术的整个历史演变过程,大体遵循着“山东舒勤(说唱扬琴)-伪装舒勤(又称伪装扬琴)-取名鲁剧”的演变发展。山东舒勤最早产于山东省西南部,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山东舒勤曲调优美,押韵委婉;用词造句、俚语自然流畅、简单幽默,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书目多以民间传说和群众熟悉的历史故事为素材,贴近生活,妇孺皆知,易记易唱,易于传播和普及。因此,山东秦书在鲁西南形成后,迅速传播到山东各地。
参考以上内容:百度百科-鲁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