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姓氏的古今名人
诸葛亮(181-234),徐州杨度(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南阳卧龙人,隐居十年。三国时期蜀汉相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封为武乡侯。死后,他追求对武乡侯的忠诚。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追封为吴兴王。
代表散文作品有《一个榜样》《一部戒律书》。他曾经发明了木牛流马、孔明灯笼等,并将弩进行了改造,称为诸葛连弩,可以一弩命中所有目标。十二年(234),余建星卒于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刘禅视他为忠臣武侯,所以后人常把诸葛亮称为武侯、诸葛武侯。诸葛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贤士的代表,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诸葛瞻
诸葛瞻(227-263)名叫思远。琅邪杨度(今山东临沂)人。三国蜀汉大臣诸葛亮之子,书画大家。诸葛瞻从小聪明伶俐,诸葛瞻擅长书画,记忆力强,是个早熟的人才。诸葛亮评价说,诸葛瞻为时过早,不能成大器。
颜夕六年,诸葛瞻拜校尉,次年为羽林都督。后来升任射校尉,任副将,任尚书仆从,兼将军军师。邓艾攻打蜀时,他和长子诸葛尚、蜀将、李秋、等人防守绵竹(今四川德阳)。后来,他没有听从黄冲的建议,出城与邓艾作战。战斗中阵亡,绵竹失守。
3.诸葛恪
诸葛恪(203-253),杨度(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陈武是蜀国宰相诸葛亮的侄子,吴国大将的长子。号称神童,深得孙权赏识,拜骑都尉以弱冠。孙登为太子时,诸葛恪为太师,东宫幕僚。曾任丹阳太守,平定山越。
鲁迅死了,诸葛恪领兵当将军,掌管上游军事。孙权生前是第一个托孤的大臣。孙良继位后,诸葛恪掌握了吴的军政大权,前期革新政治,率军在东兴讨伐魏国取得胜利,颇得民心。从此诸葛恪开始轻敌,大举进攻魏国,被新城击败。回到部队后,为了掩盖自己的错误,他变得更加独断专行。后来被孙俊、孙良设计杀害,被三族消灭。
4.诸葛丰
诸葛丰,西汉琅琊(诸城)人。他从小聪明,读经典,读历史。他是龚宇的官员,帝国历史学家,后来被推荐为文学帝国历史学家。在汉元时期,他被授予李思校尉的头衔,然后成为光禄大夫。他刚正不阿,痛恨贪官和马屁精。后来因为弹劾权臣,被皇帝拒绝,降为城门校尉。诸葛丰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远祖。《汉书》流传至今,最早可以追溯到诸葛亮的祖先,也就是西汉和元朝的诸葛丰。
5.诸葛彦
诸葛丹(?——258年),字公休,郎燮(今山东沂南)人。出自诸葛亮,三国后期曹魏的一位重要将领,汉朝的一位校尉,是丞相诸葛亮的弟弟。从魏官到郑东将军。
他和司马师一起平定了吴和文钦的叛乱。后来,由于与死刑犯和邓阳的亲密友谊,以及王陵、吴等人的破坏,他变得不安起来。甘露二年(257),他起兵,得到吴栋的支持,但次年被镇压。诸葛诞被大将军司马胡芬斩首,三族灭亡。诸葛诞的数百人,全部拒绝投降,被杀。
诸葛姓在中国是复姓,诸葛姓大部分来源于葛姓。诸葛姓的杰出代表有三国蜀汉宰相诸葛亮、吴国大将等。诸葛出身单一。
早在商朝,伯夷的后裔博格就被封为诸侯。他死后,其中一个后人迁到诸城(今山东诸城),后迁到(今山东沂水县),那里已经有了姓,所以后来的葛姓以“诸葛”二字为氏。
秦朝的鹦哥(将军陈涉)在农民起义中立下了许多功勋,却被谗言杀害。汉武帝刘彻的后人因为他的不义,就给他的后代封了各郡王的爵位。结果后人以“朱”“葛”为字,以“诸葛”为姓。此外,还有一个姓“战戈”。在齐人的语系中,“占”和“诸”这两个音是不分的。时间长了,就被误传为“诸葛”。诸葛府姓,是住在琅邪郡的名门望族。秦始皇定居县城。相当于山东省的诸城市、临沂市、胶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