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安碑林博物馆的导游词?
第1条:
Xi安碑林博物馆,原名陕西省博物馆,创建于1944。以具有900多年历史的“Xi安碑林”为基础,以收藏、研究、展示古代碑碣、墓志铭、石雕为主的艺术博物馆。
Xi安碑林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有碑刻、墓志铭、石雕、画像石以及书法、绘画、拓片等文物,尤其是历代墓志铭、拓片。
馆藏碑刻、墓志数量众多,收藏时期系列齐全,跨越2000多年。
博物馆区由夫子庙、碑林、中国古代石雕艺术展三部分组成,占地34667平方米。“十一五”以来,新建了以“长安佛韵”为主题的石雕艺术博物馆,获得了*精品工程“鲁班奖”和“十大优秀作品”展览奖,形成了“一轴两翼”的展览格局。
第二条:
Xi安碑林博物馆位于文昌门遗址附近,由碑林和石刻艺术组成,其中历代碑志碑林是博物馆的亮点,包括颜真卿、刘公权、怀素等著名书法家的题字,以及《石台小经》、《开城石经》两块唐代碑石。
在碑林博物馆,你可以欣赏到历代的碑文和墓志,这里的碑文和墓志收藏跨度超过2000年。珍品中有:颜真卿的颜李沁碑、颜家庙碑,为标准“颜体”;刘公权的《大法师神秘塔》是“柳体”最典型的代表作。从晋王羲之留下的墨迹看唐代高僧怀仁编的《大唐三藏序碑》:著名草书家怀素,用豪放的笔法写了一千字。
除了书法家的石刻,两个最受游客欢迎的题字是“石台小经”和“开石成经”。《石台小经》是儒家经典,碑文由两个皇帝用四种字体书写,即唐玄宗李隆基用隶书书写碑文,用楷书做小笔记,然后在碑文做出后在碑侧用行书批注,而这块碑上的碑文是唐肃宗的恒力用篆书书写的。《开城石经》刻于唐文宗开城二年* * *公元837年* * *,共十二经,包括诗、书、礼、变、春秋。
在碑林博物馆浏览时,还可以欣赏到石雕艺术博物馆的四神墓门、唐昭陵六马图、孔子见老子图、青龙朱雀图等精美石雕。看完戏,还可以买到印有原碑文的“拓片”,不过这里的“拓片”价格也不便宜,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如果你的要求不是很高,可以去碑林附近的书院门步行街买碑石,价格也比较便宜。
第三条:
Xi安碑林始建于公元1087年,是中国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古代碑林艺术宝库,陈列着从汉代到清代的碑刻、墓志等1000余件。这里石碑众多,故名“碑林”。
Xi安碑林内容丰富,不仅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也是古代文献、典籍、石刻的集大成者。它记录了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些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因此享誉海内外。Xi安碑林是在唐代藏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代人所说的石经包括唐玄宗李隆基在公元745年写的和公元837年刻的。
石雕艺术博物馆
新石刻艺术博物馆以“长安佛韵”为主题,展出北魏至宋代石刻约150件,代表了历史上长安佛教艺术的最高水平。展览分为造像碑区、造像区、大型造像区,全面阐释了长安模式下佛教造像的典型风貌和艺术风格。2011《长安佛韵》获全国博物馆十佳展览,新石刻艺术博物馆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西安的斯特拉斯森林
Xi安碑林创建于***1087***二年宋哲宗元佑。经过金、元、明、清、民国时期的维护和增补,Xi安碑林规模不断扩大,碑志数量不断增加。现在收集的汉代以来的碑志、墓志有4000多件,数量为全国之最,收集时间序列完整,跨越2000多年。
孔庙
Xi的夫子庙在唐代时就在尚书省西角的国子监附近。宋代几经迁址,崇宁二年***1103 * * *余策终于将文庙和付雪迁址到“府城东南角”,也就是现在的Xi安碑林博物馆旧址。至今保留下来的照壁、牌坊、凌杏门、华表、蓟门、碑亭、梁壁,多为明清建筑。
第18届Xi安碑林国际书展
165438+10月16,“第十八届Xi安碑林国际临沭展”在Xi安碑林博物馆东西临沭展展出。本次展览有97幅* * * *组的日本临体书法作品,是从500多幅临体书法作品中精选出来的优秀获奖作品,囊括了真正草书的各种书法风格。
北林石雕艺术室
Xi安碑林石刻艺术室建于1963,牌匾由陈毅元帅题写。展览主要涵盖了汉代至明清时期的墓葬石刻。其中有东汉二兽、汉代画像砖、唐代李守时棺椁及墓志、昭陵六马等。,雕刻技法多样,风格各异,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优秀石雕。
第一展厅
展出12部经典,包括《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氏传》、《论语》、《孝经》、《尔雅》等。,60多万字,165438石。《孟子》,清代补编,也陈列于此,合称十三经。这些经典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必备书籍。当时,为了避免学者抄写经书、永久保存时出现错误,他们把经书刻在石碑上作为范本,设置在长安国子监进行校对。《开石成经》是目前仅存的一套完整的石刻经典。第二展厅
著名的书法纪念碑被展示,主要是在唐朝。从内容上看,《景教在大秦传播中国碑》和《不空和尚碑》是研究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珍贵资料。在书法价值方面,有余士南的孔庙碑、褚遂良的通州圣教序碑、欧阳询的黄福诞辰碑、欧阳通的道隐大师碑、张旭的残破千字文、刘公权的神秘宝塔碑、高僧怀仁、王羲之收藏的大唐三僧圣教序碑、颜真卿的多塔碑等。其中怀仁高僧花费24年心血,用内府珍藏的王羲之墨迹刻成《圣教序》,再现了书法家王羲之的飘逸之风。此外,碑文由唐太宗和唐高宗作序,赞扬了杰出的佛教玄奘,以及玄奘撰写的感谢表和心经,被誉为“三绝碑”。
第三展厅
展出的是从汉代到宋代的各种书法字体。有唐代《梅园神泉诗序》等篆书,汉代《曹全碑》等隶书,唐代《臧怀客碑》等楷书,唐代《慧剑禅师碑》等行书,隋代《智勇前文子碑》等草书,唐代《怀素前文子》和《张旭读通帖》等,都是享誉海内外的书法珍品。
第四展厅
展出的有著名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頫等的诗词和文献。从宋代到清代,以及明清时期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石碑。还有一些宋代至清代的线描,其中宋代刻有唐太极宫残迹、唐兴庆宫、清代刻有太华山全图、关中八景等,对研究古建筑和旅游景点有参考价值。
第五展厅
展示了宋、元、明、清的地方史料,大部分是清代的。这些石碑中有不少记述了修庙、记功德、分田、助学、修渠等。,是研究当时社会和地方历史的资料,在书法艺术上也有一定的价值。
第六展厅
展出的石碑除了少数元明人的诗词外,多为清代诗词歌赋。其中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清代康熙帝、林则徐书写的石碑更是稀世珍宝。
7号展厅
展出的是清代刻有春华秘阁的石碑,共65,438+045平方米。在石雕的两侧,有各种各样的封建皇帝、著名官员和书法家的字体,甚至还有王羲之和王献之的草书。是不可多得的名碑。那些看过“”的人也: